解螺旋公眾號·陪伴你科研的第2005天
老司機版實用技巧,為小白用戶晉級為資深用戶鋪路!
ImageJ (
https://imagej.nih.gov/ij/)是美國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開發的基於Java的免費公共圖像處理軟體,在生物及醫學圖像分析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ImageJ可在一個窗口中顯示多個空間或時間相關的圖像,這些圖像集稱為圖像棧(Stack),組成Stack的圖像稱為Slice。Stack圖像是SCI論文中常用的圖像類型:

今天半夏給大家分享Stack圖形的概念、基本操作與實際應用。
1 Stack圖像介紹
數字圖像不僅是二維圖片或具有多個通道的二維圖片,Stack圖片具備有三個空間維度:X,Y和Z。
Hyperstacks具有四個以上維度,例如X(長),Y(寬),Z(片),C(通道)和t(時間幀)。
下圖為ImageJ官網示例Stack圖片t1-head.tiff,2維圖像(XY視圖)窗口如左側窗口(256 x256),當前Slice為129張圖片的第58張。t1-head.tiff圖片屬性如右圖所示:

共聚焦圖片Z-Stack層掃可以得到Stack或Hyperstacks圖片,下圖為共聚焦系列圖片,該圖片包含紅、綠兩通道以及Z軸25張切片:

圖片屬性可通過Image -> Properties得到:

2 如何顯示Stack圖片中的所有切片?
Make Montage可以得到一個單一圖片,該圖片包含Stack圖片中的所有圖像,步驟為:
Image -> Stacks -> Make Montage。Make Montage命令窗口可以通過Columns與Rows設置產生圖片的布局(下圖為7列3行),選擇製作Montage切片的範圍(First Slice,Last Slice)等:

下圖是SCI文章中的Montage圖:

反之,Montage圖也可以轉換成Stack圖。方法為:
Image -> Stacks -> Tools -> Montage to Stack。
3
Stack圖像Orthogonal Views(正交視圖)
正交視圖除顯示Stack圖像的XY視圖外,還可顯示XZ、YZ投影圖像。XZ、YZ投影圖像顯示在原始圖像的旁邊:

步驟為Image -> Stacks -> Orthogonal Views。滑鼠點擊位置為三個視圖的交點,交點可在XY、XZ與YZ視圖中顯示,可以拖動滑鼠來控制交點位置:

拓展:正交視圖的應用
正交視圖在SCI論文中常用來顯示三維共定位,下圖層掃共聚焦圖片通過正交視圖可顯示BrdU與GAD在三維空間中存在共定位:

正交視圖實際上僅能提供來自不同角度的臨時數據,如何得到上述SCI論文中顯示的圖片?
以confocal-series.tif圖像為例,步驟如下:
1、 ImageJ軟體打開confocal-series.tif,Image -> Color -> Stack to RGB將多通道圖片轉變為RGB圖片,此時confocal-series.tif為RGB圖片且包含多張切片:

2、 正交視圖:Image -> Stacks -> Orthogonal Views

3、 保存XY、XZ與YZ視圖
XZ、YZ視圖直接通過File -> Save as tiff:

XY視圖保存:
XY視圖保存需要將不同切片進行Z方向投影,方法為Image -> Stacks -> Z projection…

Z projection功能支持6種不同的投影方式:
Average Intensity,均值投影,每個圖像的像素是Stack圖像中所有圖像在相應位置像素的均值。
Max/Min Intensity,最大/最小投影,圖像中每個像素是Stack圖像中相同位置所有圖像中的最大/最小值。
Sum Slices,Stack圖像的總和。
Standard Deviation,所有切片的標準差。
Median,中值投影輸出的圖像,圖像中每個像素是Stack圖像中在相應位置像素的中值。
在此我們選擇Max Intensity,得到XY視圖:

File -> Save as tiff即可。
4、打開PhotoShop(PS),打開保存好的XY、XZ與YZ視圖:

使用直線工具在各視圖中畫直線:

得到SCI文獻中三維共定位正交視圖:

拓展:
Z projection可將共聚焦層掃圖片進行最大密度投影得到清晰的圖像,例如具備突起的細胞。左側為Stack圖片,右側為經過Z projection最大密度投影的圖片,最大密度投影的圖片可以完整的顯示星形膠質細胞的突起:

4 Stack圖像3D投影
3D投影是用來創建一個沿著(X、Y或Z軸)旋轉的投影,該投影具有三維效果。
步驟為:Image -> Stacks -> 3D Projection…


File -> Save as Gif可以創建3D效果的動圖,SCI論文中可以用這種方法來顯示三維動態效果:

5 Stack圖像繪製Z軸剖面圖
Z軸剖面圖可以獲得選擇ROI(感興趣區)的平均灰度值,方法為:
Image -> Stacks -> Plot Z-axis Profile…

使用矩形、橢圓、不規則或自由形狀工具在confocal-series.tif中繪製ROI:

點擊Plot Z-axis Profile 獲得結果Live即可得到實時ROI對應的Z軸剖面圖:

應用實例:
分析時間序列圖像。下圖是Elife(IF=7.616)中記錄時間依賴的鈣成像,橫坐標是時間縱坐標是鈣信號,反映的是不同時間點鈣信號的動態變化:

步驟:
1、 ImageJ打開時間序列Stack圖像,Z軸為時間:

2、 添加感興趣的ROI,Image -> Stacks -> Plot Z-axis Profile…即可得到ROI熒光強度隨時間的變化:

點擊List得到ROI熒光強度隨時間的變化的數值,保存數據可進行重新繪圖:

今天給大家分享了ImageJ分析Stack圖像的基本操作及其實際應用,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224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