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生育政策效果不及預期:任澤平建議設立國家生育基金

12月14日,育媧人口研究智庫宣布成立,同日發布了《中國人口預測報告2021版》。報告指出,中國在2020年生育率僅為1.3,比日本更低,全年僅出生1200萬人,出生率創有記錄以來最低水平。如果不能採取有效的生育鼓勵措施,2021年生育率將進一步降低到1.1左右,出生人口可能降至1000萬左右。就報告提到的中國生育率持續下降和鼓勵生育政策等問題,梁建章、任澤平、黃文政等學者專家接受了多家媒體採訪。以下是部分問題的回答。

Q:現階段鼓勵生育政策可能會遇到的困難是什麼?

梁建章:「政策不是說越多越好,而是要看力度,力度最後還是要用錢來衡量。」

生育成本高,最後是錢的問題,就是到底生育成本降了多少?另一個是時間問題,時間其實也是可以用錢來衡量的。報告提的幾個方案,對二孩,多孩家庭提供(1)現金和稅收補貼;(2) 購房補貼;3) 增建託兒所等措施。只要我們有財力的準備,下這個決心,都是非常可行的。

現在應該是一個非常好的下決心來大力鼓勵生育的時機。現在國內正面臨內需不足,產能過剩的問題,這個節點推出鼓勵生育的政策時機上非常好。我們通過幾萬億的鼓勵生育的錢,既可以解決人口的問題,又可以達到刺激經濟的目的。

Q:已推出的生育政策會對生育率產生怎樣的效果?

任澤平:現有的政策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低生育率的很多陷阱和困境。比如說高房價的問題,比如說,包括教育成本偏高的問題。如果政策力度不及預期,那麼未來的生育率也是不及預期的。

政策力度不及預期的第一個原因,是認識問題。近些年有很多誤導我們人口政策生育政策的認識,諸如認為中國還是七億人口合適,未來人口減少是好事。認為發達國家都會進入人口老齡化、少子化,中國未來人口老齡化、少子化也是正常現象等等。未來需要進一步推動人口問題、生育問題方面的一些研究。

應該在國家層面建立三孩生育基金,來承擔各種鼓勵生育政策的成本。三孩生育基金可能會比棚改貨幣化效果更好。棚改貨幣化反而導致三四線城市的房價上漲,但是三孩生育基金如果能夠促進人口的長期的平穩健康發展,增加中國未來人口的活力,這樣我覺得花的錢是值得的,提高了中國未來創新的活力和經濟的潛在增長率,也包括提升了每個家庭的幸福指數,降低了我們的生育成本。

Q:育兒假的延長等等政策,會帶來哪些影響?

任澤平:諸如「延長產假」的政策,這種休假激勵貌似慷慨,但是慷的是企業之慨,是政府請客讓企業買單。這種休假激勵增加了企業的負擔,可能會變相導致女性在就業市場上受到歧視。所以一定要讓生育的成本合理地在個人、企業和政府當中進行分攤。

梁建章:中國的流動性非常大,鼓勵生育政策是全國一盤棋,無論是鼓勵生育基金還是其他財政撥款,這筆錢都需要中央財政來出。 因為地方政府多生一個小孩,未來未必能為當地貢獻稅收。一是地方政府缺錢,二是激勵跟付出也不對等。所以無論從成本、從收益、可承受角度,一定是中央政府來承擔出錢而不是地方政府和企業。

同時我們還是要把就業的環境更加靈活一些, 996這樣一種方式肯定是不利於家庭和女性的,未來應該更多提倡混合辦公,靈活辦公。還要推動傳統婚嫁觀念和男女分工觀念的改變,使得我們這個社會女性的獨立性跟職業發展越來越提高,同時又能保證夠生育率不再下降下去。

Q:鼓勵生育一孩和鼓勵生育三孩的政策應該有什麼樣的不同?

黃文政:稅務和其他各種政策可以更有利於婚姻,使年輕人結婚在經濟上有一定的動力。生三孩的話要先生二孩,生二孩要先生一孩,生一孩的前提基本上都是要先結婚。現在中國的結婚率不斷在下降,結婚的人數一年比一年低,甚至未來會被離婚人數超過,這是非常嚴峻的問題。現在很多政策實際上對於婚姻不是太有利的,比如說稅務政策,聯合報稅並不能省稅,現在中國都沒有聯合報稅,很多人為了買房子還要離婚。

Q:如何看待人口下降、老齡化、消費人口不足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任澤平:整體挑戰大於機遇 。中國的老齡化、少子化所帶來的情況,已經比比皆是了。現在年輕勞動力正變得稀缺,人口結構開始往中老年或者往壯年的方向發展,這會帶來社會勞動力成本的上升和活力的下降。如果還是現在的生育率趨勢,大約再過三五十年,大約在2050年、2060年前後,我們可能就會變成一個倒金字塔。三十年之後,2050年前後65歲以上人群的佔比將超過三分之一。放眼望去,大街上滿頭白髮。這樣的社會活力顯然不是我們所希望看到的。

梁建章:少子化、老齡化的影響有一個十幾年的延遲。短期來說,中國整體經濟還是有很好的發展空間。但現在的人口危機必然會影響中國十幾年後、二十年以後的競爭力。可以說多生一個有一百個好處,少生一個有百害而無一利。你少生一個,老齡產業還是這麼多老人,但是少了一個年輕人,各方面的需求產業,都會下降。唯一有好處的可能是寵物產業,沒有想到任何其他的好處,沒有機遇可言。現在這個時機來推出鼓勵生育政策,是為長遠的一代人,為中國未來的經濟發展打好堅實的基礎,同時也解決現在穩經濟的目的。

黃文政:中國人口未來的問題, 並不像很多人認為的,只是結構問題。數量的下降也是很大的問題。人口老齡化對經濟的影響是有底的,而人口數量的衰減是沒有底的。現在中國總人口是佔全世界的18%左右,出生人口只佔到世界人口的10%。到本世紀中葉大概降到5%,如果是按中預測的話,到本世紀末就只有2%、3%左右,屆時中國就會完全失去一個人口大國的地位了。除非把生育率提升到一定的水平,否則人口會持續地衰減,對於整個社會,對於經濟發展,對於我們的國力都有非常大的影響。

總的來說,幾位學者專家認為,人口和生育鼓勵,短期會拉動需求,長期看增加了人力資本的供給。從個人和企業角度,多生一個小孩可能是負擔,從經濟的角度,從國家和社會的角度來說,少生有百害而無一利。因此鼓勵生育政策一定要從長遠著想,從整體利益著想。希望《中國人口預測報告2021版》的發布以及育媧人口研究智庫未來的一些研究,能儘可能引起社會各界對生育率下降問題的重視。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220603.html

(1)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投稿專員的頭像投稿專員
上一篇 2024-12-09 12:11
下一篇 2024-12-09 12:13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後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