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entos上創建新的埠之後,只是在系統內部顯示,從系統外部是不能訪問到新埠的。那就要開放該埠。
Centos有幾種防火牆可以共存,分別有:firewalld,iptables,ebtables等防火牆工具。預設情況下,一般系統是使用firewalld來管理netfilter,但是底層調用的命令仍然是iptables等等。
那如何定義Firewalld?Firewalld提供了支持網路、防火牆定義網路以及介面安全等級的動態防火牆管理工具。
Centos7中默認將原來的防火牆iptables升級為了firewalld,firewalld跟iptables比起來至少有兩大好處:
a、firewalld可以動態修改單條規則,而不需要像iptables那樣,在修改了規則後必須得全部刷新才可以生效;
b、firewalld在使用上要比iptables人性化很多,即使不明白「五張表五條鏈」而且對TCP/IP協議也不理解也可以實現大部分功能。
firewalld自身並不具備防火牆的功能,而是和iptables一樣需要通過內核的netfilter來實現,也就是說firewalld和 iptables一樣,他們的作用都是用於維護規則,而真正使用規則幹活的是內核的netfilter,只不過firewalld和iptables的結 構以及使用方法不一樣罷了。
這裡我們使用Firewalld工具的一些使用方法。
1.firewall基礎使用(運行、停止、禁用firewalld等)
啟動服務:systemctl start firewalld.service
關閉服務:systemctlstop firewalld.service
重啟服務:systemctlrestart firewalld.service
顯示服務的狀態:systemctlstatus firewalld.service
開機時啟用服務:systemctlenable firewalld.service
開機時禁用服務:systemctldisable firewalld.service
查看服務是否開機啟動:systemctlis-enabled firewalld.service
查看已啟動的服務列表:systemctllist-unit-files|grep enabled
查看啟動失敗的服務列表:systemctl–failed
systemctl是CentOS7的服務管理工具中主要的工具,它融合之前service和chkconfig的功能於一體
2.firewall配置文件格式
查看firewall版本: firewall-cmd –version
查看firewall幫助: firewall-cmd –help
顯示firewall狀態: firewall-cmd –state
查看firewall所有打開的埠: firewall-cmd–zone=public –list-ports
更新firewall防火牆規則: firewall-cmd –reload
查看firewall區域信息: firewall-cmd–get-active-zones
查看firewall指定介面所屬區域: firewall-cmd–get-zone-of-interface=eth0
拒絕firewall所有包:firewall-cmd –panic-on
取消firewall拒絕狀態: firewall-cmd –panic-off
查看firewall是否拒絕: firewall-cmd –query-panic
3.firewall開啟埠
增加埠 :firewall-cmd –zone=public –add-port=80/tcp –permanent (–permanent永久生效,沒有此參數重啟後失效)
重新載入:firewall-cmd –reload
查看埠:firewall-cmd –zone=public –query-port=80/tcp
刪除埠:firewall-cmd –zone=public –remove-port=80/tcp –permanent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219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