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的爆炸增長相信每個人都深有感觸。在每一次換手機、換電腦,每一次設備提示你磁碟空間不足時,你都會意識到,身為普通人的你居然有這麼多的數據。整理個人數據都是相當痛苦的事情,這些年相信大家也沒少為它們費心思,東邊開個會員,西邊買塊硬碟,又怕用的時候不方便調取,又怕隱私泄露分分鐘社死,處於一種有很多辦法但缺乏好辦法的狀態。
隨著NAS類設備的逐漸普及,普通用戶總算是有了更好存儲備份個人或家庭數據的解決方案,這就好像是給自家數據「租房子」多年終於給它買了一個安穩的「小別墅」,我們的那些對於數據的類似安全、調用方便等需求也被一次性滿足,可以說是非常的理想,很多人都動心了。今天聚牛科技給大家帶來的是兩款最近比較熱門的個人雲設備的對比評測,它們分別是聯想個人雲存儲T2和海康威視MAGE20。2000元左右的它們不但有大廠背景背書,也比較有價格優勢,是很多人的首選產品,今天我們就來詳細的體驗一下,看看它們的成色究竟如何,哪一款更適合我們普通用戶入手。
外觀設計對比:別搶戲是重點,就做個安靜的美存儲挺好
為了更詳盡的進行對比,筆者還是選擇從外而內去吃透這兩款產品,因此,評測我們還是從最最膚淺的「顏值」開始談起。


個人雲設備不同於隨身背著的移動硬碟、相對來講無形的網盤,它到底是需要實實在在的放置在室內,一般還是放置在距離路由不遠的、比較顯眼地方,所以如果顏值拉胯,其實還是挺讓人難受的。值得欣慰的是,這兩款產品都採用了比較百搭的白色為主,並沒有選擇傳統NAS設備普遍的理工男風格,面對大家如今已經可以說是千人千面的家裝風格也沒有什麼壓力,不會顯得太突兀,可以恪守本分,安安靜靜地做一個美存儲。

詳細來看,聯想個人雲存儲T2是白色為主,金色為輔的配色,比較素雅內斂。側面我們可以看到它輕奢流水紋紋理,設計風格可以說是很東方了。這個設備放在家裡有一種顯得比較精巧大方,相對不那麼鋒芒畢露的它,給人更多的是人畜無害的溫馨感受。

寬度83mm的海康威視MAGE20相對來講顯得要比寬度106mm聯想個人雲存儲T2窄一點,但是由於它高度有187mm,比高171mm的聯想個人雲存儲T2還高出一些,所以也沒有更省地方,同樣需要佔據一定的空間。它的設計基本上是一個標準的長方體,稜角尖銳簡約,側面直接給到的是大白板,正面和上方則有不太平行的豎向條紋。整體來說,該產品極簡設計風格明顯,頗有工業產品的氣息,外殼的塑料感比較突出,缺少了一些家居的溫馨感。

為了散熱,兩款產品都在背面為風扇開了「天窗」,位置其實差不多。不同的是,聯想個人雲存儲T2的風扇明顯尺寸更大,佔領了背部的大部分區域。

海康威視MAGE20這邊則更含蓄、更小一些。

關注設備的下半部分,你會發現聯想個人雲存儲T2的中段是懸浮式設計,這不僅僅是為了美觀,也是為了在底部增加散熱開孔,儘可能的讓設備的散熱效率更高。

海康威視MAGE20的底部其實也設計了散熱孔,不過不同的是,它的散熱空間是依靠兩個墊片支撐出來的,相對來講有點捉襟見肘。
介面方面,那些必備的電源鍵、RESET孔、電源介面、網線介面咱們就不多說了,單比比那些可以傳輸數據和擴展使用的介面。

聯想個人雲存儲T2在背部設計了1個USB 3.0、1個 USB 3.0 Type-C。

海康威視MAGE20則是在正反兩方面分別安排了1個USB 3.2。
USB規格上海康威視MAGE20可能更佔優勢一些,但是聯想個人雲存儲T2可以接Type-C介面的設備或是數據線,更為方便。孰優孰劣,就看大家實際的使用需求了。
單就設計風格來講,聯想個人雲存儲T2更人畜無害,海康威視MAGE20更銳利硬核,如果是辦公室、工作室使用,筆者認為兩個都可;但如果是家庭使用,海康威視MAGE20的尖銳可能就算缺點了,考慮到老人孩子安全,筆者會更傾向倒角圓潤的聯想個人雲存儲T2。
搭建過程對比:回到本質,搭建門檻一定要低
說完外觀我們來談一談搭建。面對普通用戶而不是專業用戶的產品,其實最重要的是簡化搭建過程,功能可以多但不能繁瑣,讓人幾乎不用打開說明書就可以拿起來用是最理想的狀態。這裡,我們先來看一下兩款產品在硬碟安裝上的操作和體驗(兩款產品最大支持的硬碟容量都是18TB*2,應該是妥妥的夠用了)。

聯想個人雲存儲T2這邊採用的是磁吸式的倉門設計,打開和關閉都是比較方便的。

它的硬碟的托架設計成了拉手式,操作起來同樣非常非常輕鬆,如果你打算用3.5英寸硬碟,可以做到一顆螺絲都不用擰,分分鐘搞定安裝硬碟的操作。如果你打算使用2.5英寸硬碟,會稍微麻煩一點,需要使用產品附帶的螺絲將其固定在托架上。

海康威視MAGE20這邊的頂部蓋板開啟就相對困難一點點,需要你通過比較用力的按壓來打開。

它的硬碟托架是通過使用螺絲固定硬碟上半部分來完成固定任務的,操作起來更麻煩一點。因為有聯想個人雲存儲T2珠玉在前,我們再看到海康威視MAGE20的硬碟托架就會覺得有些過於簡陋、省料了,這種廉價感不僅體現在沒有全包圍和拉手的精巧設計,托架綿軟的質感也讓人挺沒有安全感的。並且,由於僅支持3.5英寸硬碟,在這方面的體驗可以說完全遜色於聯想個人雲存儲T2。

把硬碟裝好插上網線和電源線,就可以開始激活綁定設備了。這個部分聯想個人雲存儲T2支持掃碼綁定,也可以直接通過手機與設備連接同一個網路、打開APP自動發現附近設備來進行綁定激活。海康威視MAGE20則只能依靠後者,也就是通過發現區域網內設備來進行綁定。這裡聯想個人雲存儲T2支持掃碼綁定優勢提供了一個遠程激活的使用場景,即使人不在家,也可以通過家人發來的二維碼替他們搞定綁定激活的操作,家裡有年齡比較大的父母,自己又不在身邊的話,這個功能還有非常有用的。

設備在綁定成功後,主要的操作是給設備配置磁碟模式以及一系列的「確定」。聯想個人雲存儲T2支持RAID1模式和Large模式兩種模式,前者是雙盤備份模式,兩個盤互為備份,壞一個不影響使用,更安全;後者直接把兩塊硬碟當做一塊大盤來集中存儲數據,優勢是容量更大。海康威視MAGE20支持的則是普通模式(BASIC)和雙盤備份模式(RAID1),與Large模式不同,這個BASIC模式只能把數據分開儲存,這樣使用者就少了一個更大空間集中存儲數據的可選項。

對於風扇的雜訊我們也用分貝儀的順手測試了一下,在未開啟兩款設備時,測得的噪音數值為36.9dB,單獨開啟聯想個人雲存儲T2時,噪音數值為38dB;單獨開啟海康威視MAGE20時,噪音數值為40.1dB。結果的確令人意外,聯想個人雲存儲T2的大風扇要比海康威視MAGE20的小風扇還要靜音一些,這裡面更深的原因可能要分析風道設計之類的因素了,這一次我們不拆機,也就不進行盲猜了。由於這類設備並沒有太大的功率,這樣的雜訊差距倒也並不算太大問題,只要不是家裡人對聲音特別敏感還是可以忽略一下的。
總的來講,在搭建的簡易程度上,兩者都做得算是比較好的,操作起來都比較方便,綁定和配置都非常快捷和簡單。海康威視MAGE20在支持的硬碟的規格、硬碟的安裝方式、磁碟模式、噪音等方面都略遜於聯想個人雲存儲T2,相對來講這個環節聯想個人雲存儲T2可以說是完勝。
多端體驗對比:更多生態更多歡笑
目前大家需要備份、調用、管理數據的設備主要還是手機、電腦,考慮家庭、會議演示等場景,可能還會涉及到智能電視。考慮到客戶端是普通用戶最方便、最容易上手的交互方式,我們先來看一下兩款產品在不同的生態中是否都有布局。

首先來看聯想個人雲存儲T2,它目前支持包括Windows、mac OS、Android TV、Android、iOS五個平台,幾乎可以說囊括了大家可能會用到的所有設備類型。

海康威視MAGE20這邊目前僅有Windows、Android、iOS三個平台的客戶端可供下載,對於mac用戶、Android TV來講,可能就需要繞路通過其他方式來管理和調用數據了,多多少少有點麻煩。

1202年,大家用得最多、最普遍的肯定是智能手機,所以我們先來談談兩款手機的移動端使用感受。上面的圖片分別是聯想個人雲存儲T2所對應的「數據守護者」以及海康威視MAGE20所對應的「海康智存」App首頁截圖。數據守護者首頁更像是某些網盤的界面,海康智存的界面肉眼可見的更加乾淨、簡潔,當然這種簡潔未必是好事,大量的空白可能是一些功能的缺失。

果不其然,當我們打開兩款產品的功能頁面,我們還是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兩款產品在功能數量上的差距的。比如兩款產品都支持一些第三方工具,在兩款產品的功能頁面,都可以看到百度網盤、大鵬提速和玩物下載的身影。但相較之下,我們還是可以發現聯想個人雲存儲T2的功能更加全面,尤其是支持了迅雷下載這種大家用的比較頻繁的第三方工具。

平時我們可以讓聯想個人雲存儲T2自己去替我們下載一些電影資源,等到我們閑暇的時候,就可以不必忍受未開會員時蝸牛一樣的下載速度,直接調取資源觀看。使用手機播放已存儲好的視頻時,與僅支持自家播放器的海康威視MAGE20不同,聯想個人雲存儲T2還支持第三方的播放器,使用體驗上也更勝一籌。

筆者認為比較重要的備份和去重功能,兩者也都著重去安排,不過備份這裡依然是聯想個人雲存儲T2更加細緻一些,除了相冊和視頻,還支持音頻和文檔的自動備份,並且可以選擇是否使用流量進行備份。去重功能則算是一個被大家習慣性忽略的重要功能,在數據爆炸的時代,我們的手機、電腦裡面有多少有用沒用的文件堆積,各種報表、素材、提案、數據,還有它們的初版、修改版、最終版,混亂繁瑣且越備份越麻煩,這時候去重功能,可以有效地清除重複文檔,從而節省存儲空間,更對數據的整理和管理有著奇效。也因為有了以去重功能為首的這些數據管理功能,它們才能稱為個人或家庭的數據中心,而不是僅僅是一款單純的數據存儲設備。

說回到App的體驗上來,對於用戶數據存儲要做「個人空間」和「共享空間」區分的需求,兩款產品都進行了滿足,加密空間也都有安排。在首頁中,聯想個人雲存儲T2可以通過最上面的「圖片」、「視頻」、「音頻」、「文檔」四個大圖標進入分類列錶快速找到我們想要用的數據文件,且文檔這類特別容易凌亂的文件,它還支持按常用文件格式不同而分類,在查找一些文件時非常方便。海康威視MAGE20在這方面依然差了一些,除了圖片和視頻之外,其他文件你還是要按照機器的路徑邏輯,找到並打開對應文件夾,尋找自己想要的文件,體驗上會差點意思。

除了那些重要的文件,大家估計最在意的就是照片了。聯想個人雲存儲T2這邊支持按人物地點或智能分類來查看照片。這個功能和一些智能手機的相冊功能類似,當然也不保證分類全部正確。

海康威視MAGE20這邊的智能相冊體驗也還算不錯,同樣支持人物識別,還有寶寶相冊功能來錦上添花。但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如果和前者相比,功能性和人性化上還是略遜一籌。

說完了移動端,我們再來說說PC端。首先數據守護者的PC端除了更貼近PC的操作邏輯,功能上並沒有太多的不同,需要我們單獨聊聊的主要是它的PC文件備份功能。

這個功能是通過設定備份文件夾的方式備份電腦文件到個人雲,可以選擇連續備份、手動備份、定時備份三種方式進行備份。除了手動備份,我們日常都可以依靠「拖」字訣解決解決數據備份的問題,還是很方便的。

海康威視MAGE20所對應的PC端名字是海康私有雲盤,其實筆者也很好奇為什麼在不同的平台要叫不同的名字。它的界面同樣非常簡潔,靈魂功能自動備份被設計在了左下角。

我們也體驗了一下它的自動備份功能,它支持最多10個文件夾的自動備份,數量上其實要比數據守護者多一些,但美中不足是不能選擇備份的模式。

在我們的使用過程中,還意外地發現了一些比較細節的地方。比如海康私有雲盤並不會像數據守護者一樣,在關閉時最小化到屏幕右下角托盤當中,然後老老實實等主人再次需要它,而是像上圖這樣每一次都彈出對話框告訴我們它在那裡。實際使用中,會有點不堪其擾,這一點非常敗壞好感的。

說完了大家最高頻使用的移動端和PC端,我們來談談數據守護者的電視端。這裡,由於海康威視MAGE20還沒有支持,所以聯想個人雲存儲T2的優勢很大。電視作為合家歡場景下的主力設備,它在家庭中的地位不言而喻,以前我們跟父母一起分享旅行的照片、孩子的成長都需要讓父母去看手機、平板那塊不算太大的屏幕,或者靠手機鏡像投屏去展示。而當電視可以直接讀取存儲設備內的數據,我們就可以直接去打開它們,分享也變得更加容易。

電視端另一個筆者個人比較高頻使用的場景還是看電影,一些高清4K的資源往往非常大,不但下載緩慢,電視存儲空間和一些移動存儲設備還總是面臨放不下、拷不動的情況。有了聯想個人雲存儲T2的幫助,我們依然可以通過迅雷下載等第三方工具非常方便地提前讓它去下載好資源,並且不用像以前手機、電腦下載電影那樣,再進行一次資源的拷貝、轉移,直接依靠電視端來讀取播放,省時省心。
實際速度對比:上傳、下載不再慢悠悠
數據傳輸速度的快慢也是衡量一款存儲設備的重要指標之一,平時的自動備份還好,真到有大量素材需要備份、下載的時候,速度就變得十分重要,它可能影響你什麼時候下班、下不下得了班,以及睡不睡得上覺。


這裡我們拿兩款產品的PC端進行了上傳和下載的實測。上傳實測我們首先使用的是通過「fsutil file createnew」命令快速生成2GB的測試文件,在500M聯通寬頻和我們的路由器限制下,聯想個人雲存儲 T2的上傳速度平均在13.1MB/s,海康威視MAGE20的上傳速度平均在12.2MB/s。


在加賽中,我們將近自行剪輯過的7GB的視頻文件分別在兩款設備進行上傳,這也是為了避免網路上有”哈希值”相同的文件,導致有參賽選手走捷徑。本次測試中,聯想個人雲存儲 T2的上傳速度保持在了25.92MB/s,海康威視MAGE20的上傳速度穩定後在21.1MB/s。


在下載速度測試中,我們又把視頻下載了回來。在這個過程中,聯想個人雲存儲 T2的速度達到了30.74MB/s,海康威視MAGE20可以達到26.9MB/s。
這裡我們總結一下,在同一網路下,上傳和下載的速度都是聯想個人雲存儲 T2更具有優勢一些,不過優勢並非十分明顯。在傳輸一般大小的文件時,二者所用的時間差距不會太大,在傳輸文件量很大時,這個差距會被放大到很明顯。
總結:聯想個人雲存儲 T2更有誠意,更成熟
最後我們來總結一下,我們的評測主要針對外觀設計、搭建過程、多平台客戶端體驗和統一網路下數據傳輸四個方面進行了對比,外觀設計上,兩款產品各有千秋,但由於海康威視MAGE20鋒利的稜角,筆者認為至少在家庭場景下,聯想個人雲存儲 T2更值得考慮;在搭建過程中,聯想個人雲存儲 T2支持的硬碟種類更多,安裝硬碟、開倉門都更方便,綁定激活更是可以遠程操作,有著明顯優勢;在多端的體驗中,聯想個人雲存儲 T2所對應的數據守護者支持更多的平台,光是這一點就體現出了誠意,沒有mac 客戶端、TV客戶端的海康威視MAGE20就只能甘拜下風;速度的比拼上,兩者的差距雖然不大,但還是聯想個人雲存儲 T2比較領先,這一塊不用多說,看數據就可以了。
原本海康威視MAGE20已經是一款相當不錯的產品,但在對比之下,就有點捉襟見肘了。綜合來看筆者認為聯想個人雲存儲 T2優勢還是很明顯的,從完成度上也會讓人覺得更加完整和成熟。最後我們把價格因素也考慮進來,同樣雙盤位、配2塊4TB硬碟的版本,聯想個人雲存儲 T2在某東領券價格為2199元,海康威視MAGE20為2399元,可以說仍然是貼身肉搏的差距、聯想險勝的結局。從目前的體驗來講,筆者認為考慮這類設備的朋友們入手聯想個人雲存儲 T2更為合適。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213806.html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