傢具企業的「寒冬」,從幾年前就開始了……
2014年4月,經營了10年之久的東莞市漢平傢具因為資金鏈斷裂,資不抵債而倒閉。
當然,漢平傢具不會是在「寒風」中倒下的第一家傢具企業,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風繼續吹,2015年5月,在全國有365家體驗店的標卓家居突然宣布:「標卓家居將以破產重組的形式結束」。
2018年初,員工規模達600多人,廠房建築面積近50000平方米,年產值超8億元的好來屋傢具宣布破產。
2018年8月,「中國辦公傢具十大頂級品牌」誠豐傢具(中國)有限公司破產清算。
……

江西小伙貸款10萬元創業
而那些抓住趨勢用力往前跑的人,卻看到了不一樣的風景。
1993年,在廣東打了一輩子工的杜永紅回到貧困的贛州南康,創辦了當地最早的一家傢具廠。幾年後,越來越多的傢具廠像下餃子一樣沸騰在南康大地上。
到了2012年,江西小夥子小羅從外地回到南康時,南康的傢具市場規模已達100多億。
這個世界就是這麼奇妙:就像男人們不喜歡化美妝,但是最好的化妝師永遠都是男人一樣,窮山溝里的南康此前一直不生產傢具,近年卻硬生生地踩出了一個近2000億市場的傢具產業群,成為遠近聞名的「傢具之鄉」!

南康的木匠倒是很多,廣東對外開放後,南康 「10萬木匠下廣東」,一鑿子一鑿子的將廣東傢具的名氣給鑿出來了。
南康傢具市場的形成和壯大,經歷了兩個明顯的飛躍階段。
第一個階段,上世紀90年代初期,第一批外出打工的人賺到錢回家後,在家鄉創辦了傢具廠,由此一傳十,十傳百,帶動了南康傢具產業突飛猛進。
第二個階段,2012年前後,藉助於南康政府扶持傢具市場的政策和電商平台的營銷力,南康很多像小羅這樣的「傢具人」的命運,也發生了根本改變。

作為一個在江浙干過銷售,多少見過一些世面的人,小羅具備了基本的互聯網思維,所以,2012年回到南康後,他敏銳地意識到南康傢具企業同質化的問題:大家都一窩風地做貼牌,一個企業想從中突破,太難了,就像養蠱,還沒等到把對手幹掉,可能自己就先掛掉了。
既然傳統的手工作坊式的經營難以為繼,就必須找到差異化競爭優勢。
小羅的做法是轉型做傢具配件,即為大廠做配套。為此,他向政府申請了10萬元的大學生貸款,加上自己的9萬元創業獎金,開始了自己在「團團圓」的創業歷程。
方向走對了,前面的路就好走了。2013年,他們工廠的配件產品生產出來後,小羅發揮之前干銷售的特長,第一年廠里的銷售就達到700多萬,第二年直接干到了1500萬。
電商平台這個全新的渠道則讓他看到更大的可能。

做家居配件年銷6億的秘密
如今,小羅的團團圓公司已成為南康小有名氣的公司,一年的銷售額達到6億:生意好得很痛苦!
現在回顧一下,團團圓的成功「上位」其實是有規律可循的。
首先,就是上文說的,當千萬人都盯著同一塊市場的時候,雖然這塊市場的盤面夠大,但是,對於一個初入者而言,如果沒有足夠的實力,殉道的機率倒是很大。而團團圓則從細分行業中找到差異化競爭優勢,再次證明了一件事:把任何細分的行業做到足夠優秀,照樣有吃不完的市場。

其次,電商平台在供應鏈、產銷模式上的助力。
其實,團團圓最厲害的地方不是做到了傢具界的「價格屠夫」,而是它對產品的設計、成本和質量的把控上幾乎做到了極致。而要實現這一點,離不開電商平台的助力。比如說,各電商平台推出的工廠直發模式縮短了中間環節,保證了低價,同時,電商平台的認證體系對產品質量提出了要求,這才讓團團圓在性價比上有了更大的發揮空間。
還有,做自己的品牌,讓別人模仿。
如今,贛州的實木傢具產業集群規模從2012年的100億突進到2019年底的1800億元,增長18倍。從業者從10萬人增長到現在的40萬人,傢具企業6000多家,傢具物流企業492家。但是,如果用審視的眼光看一下就會發現,很多產品都是模仿別人的,特別是和廣東的傢具企業比起來,南康傢具並不具備品牌優勢。所以,團團圓也以電商渠道為突破口,自創了 「優居未來」品牌,特別是在加入拼多多的「新品牌計劃」後,在拼多多大數據賦能和流量支持下,「優居未來」品牌的品牌效應也得到不斷擴散。
一個做家居配件的企業年銷6億的秘密是什麼?時代總會狠狠獎勵那些總是能看到趨勢,並且能找到自己優勢的企業和個人!

有的人生意好得太難受,
有些人終將被淘汰!
如今,國內的大家居產業的市場規模已逼近5萬億,這麼大的市場,電商巨頭們不可能看不見。
比如說,阿里巴巴幾年前吹響進軍家居市場的號角後,還差點和家居市場的線下實力玩家美凱龍和居然之家等生髮事端。
2013年,美凱龍率先宣布「封殺」天貓雙11,明確提出禁止品牌的產品在阿里電商平台的支付和配送,後來,在居然之家等企業加入後,反電商聯盟一度增加到19家。

然而,接下來的劇情也說明:家居電商化的洪流是不可逆的,也是任何個人都不可抵抗的。
2018年2月,阿里一次性領投居然之家130億,占股15%,成為居然之家第二大股東。
2019年5月,紅星美凱龍宣布引入阿里巴巴43億元戰略投資,阿里獲得美凱龍不少於10%的股份。
除了參股家居巨頭,阿里更感興趣的是如何利用大數據快速實現企業轉型。於是我們看到,不久之前,阿里巴巴推出了旗下家居家裝平台——躺平,一個集家居直營、在線裝修設計、DIY搭配於一體的電商平台。
在產品設計上,躺平的最大利器是三維家,這家智能家居雲設計、雲製造平台此前已獲得阿里數億元的投資,在數字化、智能化方面,三維家的實力可以直接吊打對手。
所以,阿里對躺平的期望從一開始就很高:在2021財年內,躺平智造將會在100個城市發展20000家合作門店,預計合作品牌將達200個。
這也意味著,躺平供應鏈供應了一個直接打通工廠的零售通道,以及家居標準化的服務。

這同時也意味著:那些不懂家居智能化和數字化為何物的企業,終將會在新的時代競爭中被別人拉下來。
所以,對所有家居人而言,眼前就是一道分水嶺:跨過去,看到的是一個更大的世界;跨不去,感受到的將是凜冽的寒風。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212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