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不意外,驚不驚訝?萬萬沒想到,聯想集團登陸A股的旅程,居然出現了「一日游」。
10月8日,上交所發布關於終止對聯想集團有限公司公開發行存托憑證並在科創板上市審核的決定。這標誌著聯想集團有限公司從9月30日科創板IPO申請獲受理到10月8日撤回上市申請以及被終止上市審核僅經過了一個工作日。
作為世界500強企業,聯想集團「閃退」科創板令人嘩然,也引起了極大的關注。記者向聯想集團詢問原因,不過截至發稿為止,聯想方面並未回應。

聯想集團在港股10月8日跌4.76%,收報8.81港元,總市值為1061億港元。
百億募資成為泡影
據上交所公告,10月8日,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規則》第六十七條的有關規定,上交所決定終止對聯想集團公開發行存托憑證並在科創板上市的審核。在今年初的1月12日,聯想集團在港交所公告計劃登陸A股科創板,原計劃募集100億元資金,目前來看,這成了一場泡影。
其實聯想集團之前早在香港上市。天眼查信息顯示,聯想集團成立於1984年,於1994年在港交所上市,並於1995年發行美國存托憑證(ADR)。
對於為何選擇回歸科創板,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此前接受採訪時表示,一方面,回歸科創板將幫助公司增強國際與國內兩個市場的緊密連接,實現兩個市場協同效應的最大化;另一方面,通過更好利用國內蓬勃發展的資本市場的力量,增進公司資本結構的多元優化,壯大公司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資金實力,也將助力公司為中國科技行業的創新突破和實體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
羊城晚報記者梳理聯想集團招股說明書申報稿發現,公司原計劃將募集到的資金用於新產品及解決方案研發項目,包括雲網融合新型基礎設施項目、行業數字化智能化解決方案項目、人工智慧相關技術與應用項目;其餘資金將投入產業戰略投資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
聯想稱符合「新一代信息技術」行業定位
在公告出來之後,外界都在議論,聯想集團在A股的匆匆之旅,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艾媒諮詢集團CEO張毅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候認為,這件事情比較蹊蹺。從目前的經營特點來看,聯想集團的貿易屬性遠遠強於它的研發屬性,所以是否合適科創板的定位,這個會有一定的爭議。「科創板總體從國家布局的情況來看,還是希望朝著技術研發方面為主導的一個戰略新興的方向,但從聯想的研發費用佔比來看,總體來說還是非常低的。」
據《科創板註冊管理辦法》要求,在科創板發行股票或存托憑證,需符合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生物醫藥等行業分類。
在招股說明書中,聯想集團稱,公司核心業務包括智能設備業務集團和數據中心業務集團兩大板塊。其中智能設備業務集團產品包括個人電腦、智能手機以及AR/VR 設備、智能門鎖、投影儀等一系列智能設備。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企業發行上市申報及推薦暫行規定》,屬於「新一代信息技術」行業中的「物聯網和智能硬體」領域;數據中心業務集團主要包括伺服器、存儲設備、軟體定義解決方案、高性能集群等產品,為大型雲服務提供商提供雲基礎設施和解決方案,屬於「新一代信息技術」行業中的「雲計算」領域。
聯想集團也在招股書中公布了公司近幾年來的研發費用。2018/2019財年、2019/2020財年及2020/2021財年的研發投入分別為102.03億元、115.17億元和120.38億元,累計超過300億元。聯想集團年均研發投入均超百億元,是截至目前科創板已掛牌和已申請企業中研發投入最高的企業。此外,招股書還顯示,截至年3月31日,聯想集團擁有10216名研發人員,研發人員占公司員工總數的19.48%。
科創成色遭質疑 高管薪酬過高引議論
雖然聯想集團在招股說明書中認為,公司符合科創板「新一代信息技術」行業定位。但與行業中的其它巨頭相比,聯想集團研發費用佔比並不算高,其科創成色遭到質疑。
從數據來看,聯想集團近三個財年的研發投入均超過了100億元,但3年累計研發投入占累計收入的比例平均約為3%,低於小米集團的3.59%,浪潮信息的4.19%,而且和技術驅動型企業華為比較更是相差甚遠。公開數據顯示,2020年華為在營收僅增長3.8%的情況下,研發投入同比增長7.8%至1418.93億元。同期聯想營收約是華為的46%,研發費用絕對金額僅相當於華為的8.48%。
同時,統計數據也顯示,科創板上市公司的平均研發投入佔比高達12%。其中,40家科創板上市公司2018年至2019年連續兩年研發支出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均超15%。
值得一提的是,高管薪酬過高也成為市場對聯想集團議論的焦點。招股書顯示,2018/19財年、2019/20財年及2020/21財年,公司董事、高管及核心技術人員合計分別從聯想集團領取了5.66億元、9.09億元、9.34億元的稅前薪酬,占除稅前溢利的比例分別為9.83%、12.85%、7.77%。
其中,楊元慶在2021財年拿到的薪酬總包高達1.68億元,但還有另外兩名未披露的高管比他更高薪,最高為1.97億元。聯想27名高管一年的總薪酬就高達9.33億元,占公司稅前利潤的7.77%,人均3455萬元。
此外,聯想的高負債率一直以來被認為公司是發展不健康的指征。從近三年的財務指標看,2019年資產負債率為86.34%,2020年為87.37%,2021年為90.50%,其資產負債率及負債金額總額不斷增加,也就是說,聯想集團的總負債幾乎逼近於其總資產。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211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