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2019就要結束了,臨近春節小夥伴估計都在計劃怎麼回家了,我這段時間同樣也是忙的不可開交,都好幾天沒有更新文章了,今天抽點時間更新一篇,在這裡我提前祝我的粉絲朋友以及所有頭條的小夥伴新的一年心想事成!
前面的文章都是介紹的如何選擇台式機硬體以及安裝方式,很多小夥伴就問我能不能更新一些關於筆記本電腦的相關知識,必定有很大一部分小夥伴由於工作原因或者是其他特殊情況不方便帶台式機,就只能選擇筆記本電腦了,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筆記本電腦該如何選擇。
接下來我將分三部分來介紹筆記本的相關知識,我再次申明一下方式屬於個人總結,如有什麼瑕疵的地方還望大家見諒。
✪ 第一部分 筆記本品牌簡介
✪ 第二部分 筆記本性能區分
✪ 第三部分 筆記本如何選擇
第一部分 筆記本品牌簡介
就目前來說筆記本品牌是非常多的,有傳統的老牌廠商,也有互聯網的新秀品牌,接下來我就給大家總結一下目前市面上常見的型號,部分小品牌我就不介紹了。
老牌品牌: 華碩 微星 戴爾 海爾 宏碁 神舟 惠普 聯想 三星 LG 蘋果 清華同方等等……
互聯網品牌:雷神 小米 華為榮耀 機械師 機械革命 炫龍 火影 麥本本等等……
其實所謂的互聯網品牌大部分都和老牌廠商有一定聯繫,就好比雷神就和海爾有關,機械革命 火影和清華同方有關,炫龍和神舟有關。
這裡還涉及到兩個品牌我單獨拿出來說那就是外星人和未來人類,這兩個屬於高端遊戲筆記本,價格高到你不敢想像,外星人是戴爾旗下專門為遊戲打造的,而未來人類估計很多人不知道,大部分認為是國外品牌,其實他是國產品牌,全名藍天電能股份有限公司,與台灣藍天電腦集團達成戰略合作,所以很多人會說是台灣藍天貼牌這個也沒問題。
第二部分 筆記本性能區分
說到性能我們肯定要談CPU,顯卡,內存,硬碟,其中CPU和顯卡是最為重要的參數,接下來就談談性能定位。(注意此篇僅針對英特爾,AMD下篇文章介紹)

❶談之前我們先要對筆記本CPU後綴字母有一個大概認識,不然選擇筆記本的時候你會很糾結,下面就是後綴字母所代表的意思

Y 屬於超低電壓版,超低功耗版,超低頻率,超級省電,也就是說除了省電是優點其他都不敢恭維,典型的上網本以及部分平板電腦。
U E EL屬於低電壓版,一般帶這個字母大部分都是輕薄辦公本,這部分主打續航,易攜帶,建議商務人士選用。
M 標壓版本 屬於移動版本標準版本,可拆解更換CPU,整體性能較好,適合大型應用及遊戲,不過五代以後就不在使用了。
H屬於高壓版,支持超線程,直接和主板焊在一起,是無法進行更換的,性能和M一樣,從五代以後基本都是用H了。準確來說應該是替換M的。
X屬於超高性能版,這部分處理器可拆換,性能也比較強悍,一般應用超大型應用以及3a遊戲,缺點同樣明顯那就是發熱了較大。
Q屬於旗艦性能版本;這部分性能要大於x,適合於發燒應用及遊戲,同樣缺點發熱量大,一般為了解決這個散熱問題,這部分筆記本都很厚。
K 和桌面級含義一樣,不鎖倍頻代表可以進行超頻。
上面都是標註的一個字母的含義,那麼兩個字母的怎麼解釋,其實兩個字母在一起也就是兩種含義合一起,就比如HQ連在一起就是不可更換高性能處理器,MQ就代表可更換標壓處理器,HK 代表高性能不可更換處理器並且可以超頻,其實就這麼簡單。
不過還有一部分筆記本大家要留意,為了追求性能部分品牌型號直接採用的桌面級處理器,對於這部分性能來說性能不錯,但由於平台限制同樣也無法長時間高負荷運行,一般來說廠商都會進行降頻處理。
❷移動版處理器系列型號及性能定位。
其實這個移動版和桌面級整體定位都差不多,常見的系列有凌動,賽揚,奔騰,酷睿,不過有一點同系列處理器移動版要比桌面級性能低一個等級,也就是說移動版i7性能基本上也就在桌面級i5級別,不過部分型號同樣採用桌面級處理器,對於這部分來說需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

按照整體性能從小到大分為凌動,賽揚,奔騰,酷睿,其中酷睿系列又分i3 i5 i7 i9 按照性能從小到大分別是i3 i5 i7 i9。

除此之外就需要配合系列,數字以及後綴字母綜合對比了,比如我們常見的i7 9750h 給他解分開i7屬於高端處理器,9開頭的代表第九代,中間的數字代表定位理論上越大越好,h結尾代表高性能並且是直接焊在主板上面不支持更換。

不過第十代部分處理器就和前幾代有所不同,最主要的是架構有所改變,工藝更強,核顯也有所提高,就好比i7 1060G7,對於這部分處理器來說分辨的方法又不一樣,這裡大題還是和前幾代一樣,只不過後後綴的G代表核顯的定位,我們把這顆U拆開含義如下,i7代表系列定位,10代表第十代,6代表性能定位,理論上越大越好,G代表核顯性能,同樣也是數字越大越好。

接下來我就列出九代到十代常見的移動端處理器型號及詳細參數。
十代i7到i3型號對照表:

九代i3到i9型號對照表:

❸顯卡整體性能定位
筆記本顯卡分兩種一種就是使用核顯,目前英特爾九代處理器核顯大部分都是超核顯630,基本上和獨立顯卡gt 730差不多,十代使用的是全新核顯銳炬Intel®Iris®Plus Graphics,這部分基本上可以和低壓版N卡mx150差不多。

接下來就是獨立核心顯卡了,筆記本不比台式機顯卡可以單獨做出來,由於平台限制同樣只能和主板封裝在一起,這樣最大的問題就是散熱和空間設計,一般來說9系列之前顯卡都會帶字母M,代表是移動版顯卡,其性能和桌面級相差一個等級,舉個列子就好比筆記本的960M顯卡,他的實際性能也只和桌面級750TI差不多,不過10系列以後就取消了桌面級和移動版了,統一一個型號了,性能也是相差無幾,所以10系列以後基本上桌面級和移動版性能都一樣了,不過這裡根據不同廠家的設計方案和散熱 方案,實際性能還是會有5%到10%的差距。

至於性能的定位也就和桌面級一樣了,從型號上面就可以看出,就比如1660TI,前面兩位數代表的第幾代,越大代表製作工藝越好,第三位代表性能,理論上越大越好,TI是後綴代表加強版,不過目前新系列顯卡後綴為Super同樣也屬於加強版,另外20系列後開頭字母為RTX的屬於高端顯卡並且支持光追功能。

第三部分 筆記本電腦的選擇
看了上面的相關知識點,接下來我們就來說說如何選擇筆記本了,具體方法如下:
❶ 根據自己的用途和預算合理的選擇對應配置的筆記本,也就是說如果主打長續航,易攜帶那麼建議選擇抵押版的輕薄筆記本即可,個人建議至少i3起步,內存至少8g起步,4g的年代已經成為過去了,硬碟最好是有固態硬碟,千萬不要圖便宜買超低功耗本,否則後期你會很糾結與無奈,常見型號i3 9100E 9100EL 以及十代100G4,顯卡方面使用核顯即可。

❷ 家庭用戶如果選擇筆記本那麼還是建議標壓版筆記本,內存大於8g,標配固態硬碟,處理器系列建議i5以上,常見型號有i5 8750H 9400H以及十代1035G7,顯卡方面建議mx250以上。

❸ 遊戲用戶建議選擇標壓以上i7處理器,內存大於8g最好是16g,標配大容量m.2固態硬碟,常見處理器型號有i7 9750H 9850H 以及十代1065G7,顯卡方面建議至少GTX1650起步。

❹ 發燒友用戶建議選擇i9標壓處理器,內存至少16g,需標配大容量m.2固態硬碟,顯卡不低於2070,常見型號9880H 9980H不知道小夥伴有沒有發現,部分廠家為了追求極致性能把桌面級處理器都搬進了筆記本,其中i9 9900k就是代表,不過散熱一直是個頭疼問題,即便是目前最好的散熱方案也還是無法完美解決。

最終總結
其實這個筆記本選擇方式和台式機也差不多,主要的問題就在於筆記本由於平台限制不可能像台式機一樣可以發揮硬體的極致性能,即便是現在很多筆記本廠商採用和桌面級一樣的處理器和顯卡,但是最後由於平台限制,散熱問題得不到很好的解決最終還是會導致和同配置的台式機有一定性能差距。
我們在選擇筆記本的時候同樣也需要根據自己的用途和預算選擇適合自己的筆記本,有些時候別只看價格,如果你本身想購買一台玩大型遊戲的筆記本那麼建議你一定選標壓以上處理器並搭配中高端獨立顯卡,千萬別指望低壓U搭配核顯就可以滿足。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210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