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音樂人」早已不是熟知音調音階的科班專利了,技術已經進步到不可思議的地步 —— 只要你有想表達的東西,就算不會樂器也能作曲寫歌。
街聲大事「軟硬」欄目,帶你盤點那些簡單好用的音樂設備。有了它們,最快五分鐘你就可以成為音樂人!
從來沒有一個時代,做音樂有現在這麼方便:動動手機、拍拍身邊的設備,一段音樂就出來了。不必學習複雜的和聲、需要機械練習的指法、甚至聲音也可以用機器做到「符合標準」。
1950年代,吉他成為當時最盛行的樂器,無非是因為它簡單好上手,從而引發了幾十年的搖滾樂和流行音樂崛起。嘻哈盛行,因為嘻哈更好上手,只要你有自己的態度,不會唱歌也無所謂,沒有樂器也可以用其他藝術家的片段採樣。而電子音樂盛行的現在,你可以只用一個軟體,就可以編輯出自己的音樂,朋友們也可以在其中 party all night long。
有一本著名的吉他教程叫做《吉他入門三月通》,而現在用一個軟體弄出一首歌大概一兩個小時就可以了。用更直觀更高效的方式作音樂,和花費大量時間堅持搖滾精神、古典精髓、爵士靈魂……到底哪個更符合這個時代呢?
在你的襯衫口袋裡做音樂:Pocket Operator
這家公司名叫 Teenage Engineering,從這個名字,你就知道這家公司的路子了。乍一看,這個玩意兒就像一個計算器/電子寵物/遊戲機……但實際上它是一個鼓機、合成器、採樣器,可以用各種效果器來製造不同的音色。
有專業的音頻輸入輸出系統,一些音樂人還會把 Pocket Operator 的聲音錄進專輯裡。看看下面音頻達人 Andrew Huang 的視頻,你是不是也對這個小東西躍躍欲試了?
從49刀到89刀,就算你無視它作為正經合成器的音色,作為禮物送給朋友也是非常新鮮有心的選擇哦!
讓你成為蹦迪達人的方向盤:Zoom ARQ 系列
這個方向盤大小的設備,會讓你成為派對的主宰者。

我們以 Zoom ARQ 系列中的 AR-96 為例,468種鼓和樂器的音色,70多種合成器音色,還有幾十種數字效果器。內置2路1/4″線路輸入、2路1/4″線路輸出,以及1路帶有獨立音量控制的1/4″耳機輸出,用 USB 介面連接到電腦之後還有更加詳細的調節。
特別酷的是,它還有體感功能:隨著你以不同角度傾斜它,音樂也會有不同的效果。
外面的一圈圓環可以拆卸下來,當做手鈴,或是鼓機面板、midi 鍵盤。伴著 ARQ 發出的五顏六色的閃光和動次打次的音樂,是不是感覺已經坐不住了?
三分鐘學會彈吉他:吉他和弦神器
從這個名字我們不難看出,這款產品主打的就是那些按和弦手疼,從而放棄吉他的初學者們。

按一個鍵即可代替需要幾個手指按出來的和弦,這看上去確實不錯。可是自己熟悉指板的快樂,吉他這架「小交響樂團」(貝多芬說的)的獨特魅力也就蕩然無存了,你也就無從知道 C 和 Am 和弦之間血濃於水的感情…… 萬一我想要按一個bE屬七降九降13呢?
當然,美國鄉村音樂里早就出現了這種偷懶的演奏方式:Auto harp。一個按鍵按下去,你只要掃弦就可以了。

用 Auto Harp 彈一首《星晴》是不是更帥一點?
原來還能這麼配和弦?
Tessitura and Mapping Tonal Harmony


Tessitura 和 Mapping Tonal Harmony 都是音樂教學類軟體。Tessitura 更偏重於了解任何調式、音階,而 Mapping Tonal Harmony 更加偏重和弦進行,以及在每個和弦里可以利用的音階。
這兩個軟體都屬於最開始用覺得沒啥,但配合著教學視頻,會漸漸發現音階與和弦的神奇。
要吉他音箱有什麼用?
Kemper Profiling Amp & AX8

吉他效果器的風潮總是一波一波的。2008、2009年左右,很多吉他手賣了他們的 Gt5、Gt6,開始燒單塊。這兩年,越來越多的吉他手又回歸了合成效果器。
近幾年的所謂合成效果器,是通過廠家對吉他音箱拾音進行採樣而得到的音色,質感比十年前的吉他聲音要強不少。即使錄音,很多人也會選擇這樣的效果器進行錄製,畢竟麥克拾音對吉他音箱、麥克、以及所在空間的要求都很高,如果沒有一定經驗,效果多半不如廠家精心設置的採樣好聽。
除了以上這些,你還想到了什麼你覺得逆天的、或者開腦洞的音樂器材和設備?
「軟硬」 是街聲大事一個關於音樂人使用的軟硬體的欄目。除了音樂人對於設備的使用習慣,我們也會推送與音樂軟硬體有關的、通俗易懂的好看文章,由此可以看到音樂的昨天、今天、明天。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210131.html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