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極體(Diode),是一種只允許電流由單一方向流過的半導體器件。從二極體內部PN結引出兩個接線端子,當外加適當正向電壓時,二極體會導通,電流從陽極流向陰極,相反,在外加適當反向電壓時,二極體會截止而沒有電流通過,這就是單嚮導電性。
它的原理圖符號如下圖所示:

要理解二極體的單嚮導電特性,首先了解組成二極體的半導體材料:硅與鍺。
物質是由原子組成的,而原子由原子核與電子組成,原子核帶正電,電子帶負電,在正常情況下,原子核與電子的帶電數是一樣的,由於正負抵消,整個原子呈現電中性,即對外不顯電性。
通常電子以原子核為中心運動,這與太陽系中的行星繞著太陽公轉一樣,如下圖所示:

我們也常用下圖描述電子與原子核之間的關係:

原子核外圍的電子排列是有一定的規律,我們以下面這種方式來表達。

雖然看不懂你在說什麼,但好像很厲害的樣子,好在我們只需要了解最外層電子數,如上圖所示,最外層電子數為3
材料的穩定性由最外層電子數決定,一般最外層電子數少於4時為金屬性,大於4時為非金屬性,最外層電子數為8時最穩定,而當最外層電子數為4時,這種材料即容易失去電子,又容易得到電子。
我們的故事就是從最外層電子數為4的材料開始的,它們通常是硅(Si)或鍺(Ge),它們的原子結構如下所示:


下面我們以硅材料為例進行講解。
當一大堆的硅元素在一起生活時,由於每個硅元素的最外層電子數都是4,這種狀態是很不穩定的,大家雖然財力是一樣的,你不喜歡我,我也不是很瞧得起你,但既然要長久地生活在同一片天空,還是要忍辱負重形成一種相對穩定的狀態。前面我們提到最外層電子數為8是比較穩定的,於是它們商量了一下,與周圍的每個人共用一個電子,這樣每個硅元素的最外層電子數都最是8,達到了相對比較穩定的狀態,如下圖所示:

其中,被兩方共用的電子稱為價電子,而那一對電子形成共價鍵連接相鄰的兩個原子。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這些生活在一起的硅元素必將和平共處相安無事,直到世界的盡頭,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是骨感的,這種共價鍵的連接方式不是很穩定,它對溫度與光線很敏感!
如下圖所示,當受到溫度或光線的挑撥離間時,硅元素之間的共價電子會獲得足夠的能量從共價鍵中跳出來,我們將跳出來的電子稱為自由電子,而將該電子原來的位置稱為空穴(也就是座位了)

這些跳出的電子一旦多了起來,相應的空穴也會多起來,在外加電場或其它能源的作用下,鄰近價電子就可以填補到這個空位上,而在這個價電子原來的位置上就留下新的空位,以後其它電子又可轉移到這個新空位上,這樣就使共價鍵中出現一定的電荷,如下圖所示:

你可以認為是自由電子移動到了A位置,也可以認為是空穴從A位置的移動到了B位置,這種運動是相對的。
我們把由單一類型半導體元素的材料稱為本徵半導體,它是不含任何其它元素的結構完整的半導體晶體。當由於熱與光的因素,使價電子獲得足夠能量掙脫共價鍵的束縛而跳出成為自由電子時,我們稱這種現象為本徵激發,同時將自由電子與空穴稱為載流子。
本徵半導體中的載流子越多,則導電性能越好,因此當溫度越高時,更多的價電子會變成自由電子,相應的會有更多的空穴(它們之間也可能會不斷地複合),這樣載流子就更多了,自然導電性能越好。
很明顯,本徵半導體中的自由電子和空穴數量總是相等的,因為空穴的出現是因為電子的離開,就像一個人對應一個座位,沒有任何其它多餘的電子出現,也沒有多餘的空穴出現,成雙成對…
生活很愜意!
有一天,一個叫做硼元素的窮外鄉人進入了這個村莊,它的最外層電子數為3,加入到這個硅元素團體後,覺得硅元素的這種共價鍵生活方式不錯,也與它們商量也一下,與四周的鄰居共用4個電子,這樣形成了最外層電子數為7,雖然因為少了一個電子而多出了一個空穴,但這裡的硅元素都很好相處,少了就少了嘛,當村裡其它硅元素共價鍵因為溫度或光線的因素跳出自由電子時,這個自由電子就補住這個硼元素的這個空穴,這樣硼元素因為多了一個電子而成為不能移動的負離子,而之前的硅元素因為失去一下電子而成為空穴。

後來,越來越多的硼元素加入到這個村莊,每個加入的硼元素都因為同樣的原因多出一個空穴,同樣硼元素會因為得到電子變成負離子,這樣空穴就會越來越多。
我們把在硅本徵半導體中摻入的硼元素稱為雜質,摻入雜質後的本徵半導體稱為雜質半導體,雜質半導體分為P型半導體與N型半導體,而這個空穴占多數載流子的雜質半導體稱為P型半導體(空穴帶正電,Positive),如下圖所示:

此時少數載流子電子也是有的,只不過相對載流子空穴佔少數而已,日子就這麼一天天過下去了…
有個叫磷元素的富戶人家,它的最外層電子數為5,路過這個村一瞧,你丫的,全都是窮人,空穴滿天飛,於是拔腿就跑到了鄰近的硅元素村莊,只嫌沒多長條腿,要是遇到打劫那還了得,這麼多現金在身上真不方便。
這個鄰村還沒有來過外鄉人,村裡人雖然都不富有,但也很殷實,於是富人決定留下了,村裡人對它也很客氣,與它分享共用電子的生活方式,磷元素覺得不錯呀,於是也與周圍硅元素鄰居共用了4個電子,形成了最外層電子數為8的相對穩定結構,但這樣一來,自己就多出來了一個電子,富人琢磨了一晚上就決定不管了,誰想要誰要去,希望可以拉動本村的經濟,富人因為失去一個電子而成為不能移動的正離子。

正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越來越多的磷元素加入了這個富村,每個加入的磷元素都會因為感恩而留出一個電子,這樣電子就會越來越多。
我們把電子占多數載流子的雜質半導體材料稱為N型半導體(電子帶負電,Negative),如下所示:

此時空穴載流子也是有的,只不過相對電子載流子佔少數而已,日子也就這麼一天天過下去了…
P型半導體窮村的村長一看N型半導體富村的發展情況,心裡不平衡了,於是找富村村長商量一下,可否把我們村的經濟情況帶動一下,都是一個鄉的,差距太大傳出去不好。富村村長稍一思量就答應了,同時跟村裡人傳達了一下,兩村合併如下圖所示:

剛剛合併的時候,N型半導體的電子載流子濃度很高,所以很多電子都往P型半導體那邊跑,並與其中的空穴複合。
這個合併的過程也可以認為是P型的空穴向N型擴散,因為電子的移動方向總是與空穴的移動方向相反的,總之是多數載流子向少數載流子區前進,如下圖所示:

我們把因濃度差而引起載流子由高濃度區域向低濃度區域的轉移,稱為擴散。
理論上講,兩個半導體合併之後,P型半導體中的多數載流子空穴與N型的多數載流子電子會全部複合,但合併開始後,每次電子與空穴的複合,都會相應產生正離子與負離子,它們將產生內部電場力阻礙由於濃度差而帶來的擴散。這個電場力會把P型半導體中的少數載流子電子往N型半導體中轉移,同時把N型導體中的少數載流子空穴往P型半導體中轉移。

我們把電場的吸引或排斥作用引起的載流子移動叫做漂移。
很明顯,對於兩個材料的合併來說,擴散作用力是起正作用的,而漂移作用是起阻止作用的,這兩個作用力是同時開始的。
剛開始的時候,擴散作用力比漂移作用力大,因此中間有一大片的電子與空穴都複合在一起,最後只留下不能移動的正離子與負離子,但是隨著複合的空穴電子越多,留下的正離子與負離子也越來越多,形成的內電場越來越大,最後與擴散能力達到平衡,如下圖所示:

N型富村村長一看阻礙力(漂移作用)有點大,與P型窮村村長合計了一下,就先這樣吧,不要再繼續了,先看看效果如何。
我們把P型半導體與N型半導體合併後形成的正負電荷區稱為PN結(也叫耗盡層),從P型半導體(P區)引出的電極稱為A極(anode,陽極),而從N型半導體(N區)引出的電極稱為K極(kathode/cathode,陰極),這樣就形成了一個二極體了。
下面我們來看看這個二極體的特性
如下圖所示,P區接電壓正極,N區接電壓負極(稱為電壓正向偏置)

我們從小到大調整外加電壓V來對二極體進行測試。
當外加電壓V比較小時,由於PN結內電場的存在阻礙外電場的作用,此時二極體呈現出一個大電阻,正向電流幾乎為零,好像有一個門坎,我們把這個門坎電壓稱為死區電壓VTH,硅管的VTH約為0.5V,鍺管的VTH約為0.1V。
雖然二極體還沒有導通,但是由於外電場的作用,P區的多數載流子空穴與N區的多數載流子電子都向PN結移動,並與PN結中的正負離子相互中和,使PN結的電荷區變窄。
當外加電壓V大於死區電壓VTH時,二極體因內電場削弱而開始導通,並形成了正向電流IF(Forward current),同時在二極體兩端會有一定的正向壓降VF(Forward voltage),硅管的VF約為0.7V,鍺管的VF約為0.3V
如果外加電壓V持續增加,則正向電流也相應會增加,取決於外部限流電阻,這個IF有最大值,超過後二極體會損壞
其V-I曲線如下圖所示:

如下圖所示,將P區接外電壓V的負極,N區接外電壓V的正極(稱為反向偏置電壓)

此時外加電場與內電場的方向一致,因而加強了內電場,使PN結加寬,從而更進一步阻礙電子擴散,呈現出一個大電阻,由於此時的電阻不是無窮大,因此會形成微弱的反向電流IR(Reverse current),其值越小越好
當反向電壓增加到某一時刻時,壓在蝸牛上的最後一根稻草來了,外加電壓突破了內電場,此時反向電流將急劇增加,我們稱這個電壓為二極體的反向擊穿電壓VBR(Breakdown voltage)
其V-I曲線如下圖所示:

可以看到,PN結外加正向電壓時,電阻值很小,PN結導通;施加反向電壓時,電阻值很大,PN結截止,這就是它的單嚮導電性。
下圖為二極體單嚮導電性的典型應用,由4個二極體組成的橋式整流電路,將輸入的220V交流電壓整流成脈衝直流電壓VP。當交流電壓的正半周到來時,由於二極體的單嚮導電性,D1與D3截止,D2與D4導通,從而輸出直流脈衝電壓VP將負載電燈泡點亮。

當交流電壓的負半周到來時,D2與D4截止,D1與D3導通,輸出直流脈衝電壓VP同樣可以將負載電燈泡點亮

其輸入輸出波形如下所示,實際應用中,由於電容C1(一般容量很大)的存在,脈衝直流電壓的波動會小一些。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209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