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選擇一款清晰度好的顯示器?很多人購買顯示器就是看廠家宣傳或者盲目的選擇,其中有很多概念都是噱頭,但是,如果追求清晰還原度,色域是一個重要的參數,為了讓大家更理智的選擇顯示器屏幕,今天就科普一下顯示器的屏幕色域相關知識,

色域其實也可以叫做色彩空間(Color Space),而域有是一個數學概念,可以更好地說明色彩是有一定的範圍。色域是對一種顏色進行編碼的方法,就是指某種表色模式所能表達的顏色構成的範圍區域,指一個技術系統能夠產生顏色的總和。

眾所周知,明度、色調和飽和度稱為顏色視覺三特性,國際照明委員會(CIE)1931年制定了一個CIE-xy色度圖,用組成某一顏色的三基色比例來規定這一顏色,即用三種基色相加的比例來表示某一顏色,並可寫成方程式:
(Color)=R(R)+G(G)+B(B)
式中,(C)代表某一種顏色,(R)、(G)、(B)是紅、綠、藍三基色,R、G、B是每種顏色的比例係數,它們的和等於1,即R+G+B=1,「C」是指匹配即在視覺上顏色相同,

可見,CIE1931色度圖有很大的實用價值,任何顏色,不管是光源色還是表面色,都可以在這個色度圖上標定出來,色度圖中:X軸色度坐標相當於紅基色的比例;Y軸色度坐標相當於綠基色的比例;Z軸色度坐標(即藍基色所佔的比例)。因為比例係數X+Y+Z=1,Z的坐標值可以推算出來,即1一(X+Y)=Z。大概意思就是,在這個坐標系中,各種顯示設備能表現的色域範圍用RGB(紅、綠、藍)三點連線組成的三角形區域來表示,三角形的面積越大,就表示這種顯示設備的色域範圍越大。
一、常見的色域標準,
目前常見的屏幕色域標準有四種,分別是sRGB、Adobe RGB、NTSC 以及 DCI-P3。
1、sRGB
微軟聯合HP、三菱、愛普生等廠商聯合開發的sRGB(standard Red GreenBlue)通用色彩標準,對於Windows來說,它是預設的色彩模式。sRGB 是目前使用廣泛的一種色彩標準,我們平常接觸到的內容絕大部分都是以 sRGB 作為標準的(尤其互聯網內容),因此,屏幕的色域覆蓋越接近 100% sRGB(Full sRGB)越好!

sRGB 代表了標準 (standard) 的紅(Red)、綠(Green)、藍 (Blue)三種基色,它的色彩空間基於獨立的色彩坐標,可以使色彩在不同的設備使用傳輸中對應於同一的色彩體系,而不受這些設備各自具有不同色彩坐標的影響。
sRGB 的色域覆蓋範圍相對較小(Adobe RGB是包含sRGB與CMYK的色彩空間),所以目前市面上的中高端筆記本屏幕色域基本都能達到 100% sRGB。
2、Adobe RGB色域標準
Adobe RGB 是專業軟體生產商 Adobe 在 1998 年推出的色彩空間,初衷是為了同時囊括 sRGB(電腦常用的色彩空間)和 CMYK*(印刷色彩模式),這樣拍出的數碼照片不僅能在電腦上正常顯示和編輯,也能印刷出顏色無損而正確的相片。

*CMYK色彩模式:是彩色印刷時採用的一種色彩模式,利用色料的三原混色(青色、洋紅色、黃色)原理,加上黑色,共計四種顏色混合疊加,形成所謂的「全彩印刷」。
Adobe RGB 色域相比 sRGB 色域來說囊括的色彩範圍更廣,能展現更鮮艷的色彩,所以它更受專業設計、繪圖等人員的歡迎.
3、NTSC 色域
NTSC 是美國國家電視標準委員會,他們所推出的 NTSC 電視標準是一套廣播電視傳輸協議,被運用在美國、日本等國家的廣播電視系統中。不過,目前NTSC 是一個已經過時的電視色彩標準,如今保存下來的意義幾乎就僅是作為各色彩標準之間的對比。

如上圖所示,NTSC 色域相對 sRGB 色域而言,綠色的覆蓋面積會更廣一些,色彩會更加豐富。但值得注意的是,NTSC 並未完全覆蓋住 sRGB,sRGB 有一小部分是在 NTSC 之外的。
4、DCI-P3 色域
很多人還不太了解 DCI-P3 色域(被稱為電影級色域標準。),它是一種應用於數字影院的新興色彩標準,以人類視覺體驗為主,儘可能匹配電影中能展現的全部色彩要求,
需要一提的是,DCI-P3 色域,在 Rec.709 標準之上,擁有更廣闊的紅色/綠色系色彩範圍。
* Rec.709 色彩標準是高清電視的國際標準,大部分影片在後期發行的過程中,都需要在原片的基礎上參照 Rec.709 色彩標準進行轉碼。

DCI-P3 色域能更好地滿足人類視覺體驗,適用於數字電影,電視劇後期製作、調色等。總的來說,DCI-P3 色域標準對於後期視頻剪輯師是必備的,能夠幫助他們更精準、更快速的創作輸出內容。
二、不同色域換算是什麼情況?
通常一些人所說的「 100%sRGB 色域 = 72%NTSC 色域」的說法,其實是錯誤的!其實,上文已經提到, NTSC 色域並不能完全覆蓋住 sRGB 色域!(下面圖中)sRGB 色域中的有些紫色部分反而沒有被 NTSC 色域所覆蓋。因此,嚴格上說,sRGB 色域是不能換算成 NTSC 色域的,反之亦然。

不過 100%sRGB 色域的覆蓋面積近似於 72%NTSC 色域,這也是為什麼一些評測機構和廠商,會將 72%NTSC 色域約等於 100sRGB 色域來說自己的屏幕色域。嚴格意義上來說,因為它們是不同的標準,之間並不存在換算關係,只不過sRGB的範圍較小,而且幾乎全部包含在了NTSC範圍里,所以才有了100% sRGB≈72% NTSC的換算。
三,色域越高越好嗎?
通常人們會認為色域越廣的屏幕就越好,是在同一個標準下,色域越高,色彩表現越好,但事實上,如果想在屏幕上看到色彩還原準確的照片、視頻或其他內容,你的屏幕色域必須與生產這些內容時使用的標準色域(sRGB/Rec.709)相符。

不同色域的屏幕,在視覺上有區別,所以嚴格上說,sRGB是不能換算成NTSC的,反之亦然。

如果非要在不同色域標準的顯示器上播放內容,建議專業人士使用校色儀(一般用戶不需要),
色域作為顯示器(屏)各項要素中的一項,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一款顯示器(屏)的優劣,但評價一塊屏幕,遠不止一個色域範圍的參數就能概括,還有亮度、對比度、響應時間、色彩偏離度(ΔE)、子像素排布方式等等。單從色彩表現看,除了色域範圍,色彩偏離度(ΔE)(也就是常說的色准)也是個很重要的參數。也就是說不僅要能顯示出這麼多色彩,還要能真實還原,顯示的準確才能說好。如果ΔE過大,就會出現偏色、失真等現象。

ΔE值越小越好。響應時間越小越不容易產生拖影等現象(打遊戲2ms內,一般辦公8ms內)

那麼,如何選一台適合自己的高保真顯示器?
sRGB 是一種通用的標準色域,達到 100% sRGB 色域的屏幕,屬於主流高質量的屏幕。
Adobe RGB 色域標準是平面設計師所青睞的,使其創作內容更加準確,亦能印刷出顏色無損而正確的相片。
DCI-P3 為專業數字電影級色域,對於電視、電影后期製作,能夠更精準確、更真實的輸出內容。
總之,如果你是普通的用戶,看不懂上面的這些理論也沒關係。只要了解:sRGB色域的標準是針對計算機外部設備提出的定義,對於普通辦公工作、或者日常列印的話,買100%sRGB色域的設備就可以了。很多商家將色域概念里的色域覆蓋率和色域面積混合使用,誤導消費者,比如,99%sRGB的一般表示sRGB的色域覆蓋率,而126%sRGB色域面積不一定比99%sRGB色域覆蓋率要廣。這是商家在偷換概念。選購要注意。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208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