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一下我們的主角—U盤,它小小身軀卻擁有超大的容量。問題來了,你們買到的是真U盤嗎?

近年來u盤發展迅速,容量不斷增大,在日常生活中不僅可以用來作為存儲數據和傳輸數據的工具。此外,u盤還衍生了很多「厲害」的功能。
它能作為啟動盤,維護電腦,例如裝系統,裝軟體,偶爾破解一下電腦開機密碼之類的。

但是市場上有一些這樣的平台,為了謀取利益,售賣擴容u盤。
科普擴容u盤小知識!
擴容u盤就是原本u盤的容量並沒有那麼大,但是通過某種軟體修改了u盤數據,將顯示的容量修改為較大一些。

如果某天你發現128G的u盤,裡面的文件突然打不開,連2G的文件也存儲不了,那麼你被擴容u盤坑了!
擴容u盤坑得太徹底!
擴容u盤坑得很徹底,有些8G-2Tb,實際容量也就只有8G,電腦上卻顯示u盤有2TB,檢測也是2TB。

除此之外,u盤介紹說明中有表示超過8g的文件可以存進去。
確實可以存進去,但是不顯示。這存進去又不顯示也就意味著存了個寂寞。
別的不說,那些重要文件存儲進去,使用的時候文件發現已經損壞了,這可就虧大了。

檢測u盤真假方法!
1、這種假u盤價格普遍低廉,通常靠標題吸引人,例如1T的u盤只要19.9或者9.9¥。

所以在電商平台購買的時候,認準品牌官方旗艦店。另外還有一個很現實的問題,一分錢一分貨,你們懂的。
若是已經買到假u盤的小夥伴,請忍住哭唧唧,就當是花了十幾塊錢錢買了個教訓吧。

2、還有,辨別u盤真假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往u盤裡傳一個一樣大小的文件,看看能不能傳送完,或者在傳輸的過程中,傳輸速度很慢,那麼基本可以斷定這個u盤有問題了。

3、也可以使用專業的軟體測試u盤,將u盤接入電腦usb口,打開軟體進行測試。
看看下面的圖片,一共有兩個u盤,其中一個是正常u盤,另外一個是擴容u盤。
如下圖是測試後的結果,綠色部分是真實容量,灰色部分為縮水容量。你們細品。

辨別假u盤和u盤中毒!
有時候u盤中毒也會出現讀寫速度特別慢,或者是u盤文件丟失,打開之後看到的基本都是exe的空文件夾。在查看u盤隱藏文件時,還會看到autorun.inf這貨在裡面。

autorun.inf的作用是允許在雙擊磁碟時自動運行指定的某個文件,但病毒和木馬傳播時,也是通過它讓使用者誤操作達到侵入電腦的目的。

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們要做的就是將U盤中的autorun.inf處理掉,直接右鍵刪除根本沒用!我們要採取以下的方法制裁它。
1、 將u盤插在電腦的usb介面上,在桌面新建個文本文檔。

2、將以下代碼複製進去。
{
@echo on
taskkill /im explorer.exe /f
taskkill /im w.exe
start reg add HKCU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EXplorerAdvanced /v ShowSuperHidden /t REG_DWORD /d 1 /f
start reg import kill.reg
del c:autorun.* /f /q /as
del %SYSTEMROOT%system32autorun.* /f /q /as
del d:autorun.* /f /q /as
del e:autorun.* /f /q /as
del f:autorun.* /f /q /as
del g:autorun.* /f /q /as
del h:autorun.* /f /q /as
del i:autorun.* /f /q /as
del j:autorun.* /f /q /as
del k:autorun.* /f /q /as
del l:autorun.* /f /q /as
start explorer.exe
}

3、並將文本文檔後綴改為.bat。

4、然後打開我的電腦,以win7系統為示例,在菜單欄里選擇「工具-文件夾選項-查看」,取消勾選「隱藏已知文件類型的擴展名」,點擊「確定」即可,如下圖所示:

5、完成上面的操作後,雙擊「u.bat」文件,它可以刪除autorun病毒。

好了,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裡了,買回來的u盤一定要測試一下是不是擴容的,若是寶貝數據丟就麻煩了。
況且是這種劣質的u盤,數據一旦丟失,就基本沒有恢復的可能。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207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