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 1、python中的列表中常用的方法有哪些,分別是什麼作用?
- 2、python,將一個列表的數據複製到另一個列表中。
- 3、Python中如何完全複製一個dataframe
- 4、Python列表操作
- 5、怎麼把excel表格中的一列數據複製到另外一列
- 6、python 獲取列表元素有幾種方式,常見的是哪種?
python中的列表中常用的方法有哪些,分別是什麼作用?
首先,Python已經內置確定序列的長度以及確定最大和最小的元素的方法。列表是最常用的Python數據類型,它可以作為一個方括弧內的逗號分隔值出現。列表的數據項不需要具有相同的類型。創建一個列表,只要把逗號分隔的不同的數據項使用方括弧括起來即可。
以下是列表最常用的方法:
1.append() ——– 向列表的尾部添加元素
2.insert(index,object) ——– 向指定的下標處添加元素
3.sort()——– 進行排序(從下到大 int類型)可以對字母進行排序(ASCII值)類型不能混
4.index()——– 返回的是元素在列表中的第一個位置
5.reverse()———— 將列表進行翻轉
6.remove()———- 刪除某個元素,如果有重複,刪除的是第一次出現的元素,如果元素不存在會 報錯
7.count()——– 返回的是某個元素在列表裡面的個數
8.clear()——— 清除元素
9.copy()——– 淺拷貝對象 不等價與 =
10.extend()——– 合併列表
11.pop()——-刪除列表尾部的元素(與append相反),返回刪除的元素,pop(i) i指的是下標
python,將一個列表的數據複製到另一個列表中。
# coding = utf-8
import copy
list = [1,2,3]
# 普通賦值(引用)
list_a = list
# 切片賦值(引用)
list_b = list[:]
# 淺拷貝
list_c = list.copy()
list_d = copy.copy(list) # 需要導入copy包
# 深拷貝
list_e = copy.deepcopy(list) # 需要導入copy包
Python中如何完全複製一個dataframe
在Python中,我們知道,如果 列表a的數據我們想獲取一份copy然後在副本上進行操作數據,不可以通過copy_a = a的操作,因為這裡copy_a和a指向的是同一個地址,如果修改 了copy_a的數據,那麼同樣的,a的數據也會被修改.
Python提供了copy方法其中,copy.copy和copy.deepcopy對於dataframe的格式來說,意義是一樣的,不會像list那樣,copy.copy修改原始的數據之後還會影響複製後的數據。
同時dataframe.copy方法無法獲得一個新的dataframe。
Python列表操作
1、append()
append()對於列表的操作主要實現的是在特定的列表最後添加一個元素,並且只能一次添加一個元素,並且只能在列表最後;
m.append(元素A)
2、extend()
extend()對於列表的操作主要實現的是對於特定列表的擴展和增長,可以一次添加多個元素,不過也只能添加在列表的最後;
m.extend([元素A,元素B,……])
3、insert()
insert()對於列表的操作主要是在列表的特定位置添加想要添加的特定元素,比較常用,這裡的特定位置是指元素所在列表中的位置索引號,需要注意的是這裡的索引號都是從0開始的,不是從1開始的,這個大家需要特別注意。
m.insert(A,元素B):表示在列表m裡面的第A+1處加入元素B
1、m.remove()
m.remove的作用是移除掉列表m裡面的特定元素;
m.remove(元素A)
2、del m[n]
它的作用是刪除掉列表裡面的索引號位置為n 的元素,這裡需要注意的是del是一種操作語句。
del m[n]
3、m.pop()
它的作用是將列表m的最後一個元素返回,並且在此基礎上進行刪除掉
1、Temp=m[n]
獲取m列表第n+位置處的元素
1、Temp=m[A:B]
表示將m列表裡從索引號位置為A開始的元素到B-1處元素之間的列表獲取賦給temp.
1、+:它主要實現的是多個列表之間的拼接
常見的列表操作符
2、*:主要實現的是列表的複製和添加
3、比較,:主要進行數據型列表的元素比較
4、and等:;邏輯運算符,可以進行列表之間的邏輯判斷
1、m.count(A):輸出元素A在列表m裡面出現的次數
2、m.index(A):輸出元素A在列表m裡面的索引位置號
m.index(A,a,b):對於列表m裡面包含多個元素A時,輸出在列表m索引號a-b之間的特定索引號
3、m.reverse():將列表m進行前後的翻轉,前變後,後變前
4、m.sort():將列表m裡面地數據進行從小到大的排列
5、m.sort(reverse=True):將列表m裡面地數據進行從大到小的排列
其實對於列表m裡面的元素進行從大到小的排列還可以用以下方法:
N=m.sort()
N.reverse()
1) 深拷貝:
M=[A,b,a,c]
N=M[:]
2) 淺拷貝:
N=M
怎麼把excel表格中的一列數據複製到另外一列
工具/材料:excel表格
1.首先打開一份需要編輯的excel表格,然後選中需要複製的這一列。
2.選中數據之後,單擊滑鼠右鍵,選擇複製。
3.然後繼續單擊滑鼠右鍵,點擊選擇性粘貼選項。
4.然後在選擇性黏貼裡面點擊數值。
5.最後點擊確定,這樣就可以將表格中的一列數據複製到另外一列。
python 獲取列表元素有幾種方式,常見的是哪種?
Python中列表常見的方法有哪些?
Python列表定義:按特定順序排列的元素組成。在Python中,用方括弧[]來表示列表,並用逗號來分隔其中的元素。Python列表是編程中很常見的數據類型 。
列表是一種可修改的集合類型,其元素可以是數字、string等基本類型,也可以是列表、元組、字典等集合對象,甚至可以是自定義的類型。其定義方式如下: nums = [1,2,3,4] type(nums) print nums[1, 2, 3, 4] strs = [“hello”,”world”] print strs[‘hello’, ‘world’] lst = [1,”hello”,False,nums,strs] type(lst) print lst[1, ‘hello’, False, [1, 2, 3, 4], [‘hello’, ‘world’]]
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列表中有哪些常見的方法:count():統計某個元素在列表中出現的次數。index():從列表中找出某個值第一個匹配項的索引位置。append():在列表末尾添加新對象。extend():在列表末尾一次性追加另一個序列的多個值。insert():在列表的指定位置插入對象。pop():移除列表中的一個元素(默認最後一個元素),並且返回該元素的值。remove():移除列表中某個值的第一個匹配項。reverse():將列表中的元素反向,不重新拷貝一個列表。reversed():將列表中的元素反向,重新拷貝一個列表。sort():將列表中的元素排序,不重新拷貝一個列表。sortd():將列表中的元素排序,重新拷貝一個列表。copy():淺拷貝,只是給原來的列表貼上了一個新標籤,對於一個複雜對象的子對象並不會完全複製,如果有子列表,改變原來的值,新的拷貝對象也會改變。deepcopy():深拷貝,將複雜對象的每一層複製一個單獨的個體出來。就是完全拷貝。常見內置函數:max()、min()、sum()、len()、all()、any()、zip()、enumerate()由於文章篇幅有限,具體的代碼,推薦大家看這篇文章: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207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