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城安院地震,成都雅安地震

本文目錄一覽:

成都都江堰市發生3.3級地震,遇到地震有哪些注意事項?

遇到地震要及時關火,躺到緊固的傢具下面,不能盲目向外跑,但要把門打開。在戶外遇到地震要保護好頭部,遠離危險地帶。

在家中遇到地震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及時關火,再開始搖晃的時候就要儘快導制火災,會出現極為嚴重的後果,關閉明火以後儘快躲到堅固的傢具下面,把重心降低,再抓一個護墊或者枕頭等頂在頭部,保護好自己的腦袋,避免在地震過程中出現建築坍塌,把自己腦袋砸傷。

在遇到地震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不能盲目的向外跑。在地震發生的時候會產生很多碎玻璃屋頂上的磚瓦以及廣告牌等都會因為振動出現鬆動或者脫落,如果盲目向外跑這些物品會砸在自己身上,有可能讓自己身體受傷,另外水泥的預製板以及自動售貨機等都有倒塌的危險,盲目的向外跑,靠近這些物體的時候也會讓身體受傷。

遇到地震的時候一定要把門打開,確保出口,現在的房子多數都是鋼筋水泥結構,在地震的過程中容易因為晃動造成門錯位打不開,如果被困在密閉的空間中,海南逃離現場,即使消防來救援也很難發現自己,所以在發生地震的時候一定要把門打開,確保出口通暢。

在戶外的時候遇到突發地震一定要保護好自己的頭部,遠離那些危險的地方,最危險的就是玻璃窗和廣告牌這些地方容易因為地震而出現碎裂和墜落會讓人受傷。駕車過程中遇到地震的時候一定要儘快靠邊停車,但不要停在十字路口和緊急通道上。山區地帶遇到地震的時候,更要選擇安全的地方進行避難,因為山區因為地震容易出現山崩和落石,如果不及時避險會危及生命。

5.12汶川大地震感人故事

江蘇醫生一天救治500多人 當地群眾送來雞蛋

江蘇醫療隊

忙到下午三四點才吃午飯

口述:江蘇省人民醫院普外科 傅贊醫生 5月14日17點

13日下午一下飛機,我們江蘇106名醫護人員立即攜帶物資分乘8輛大巴奔赴綿陽。雨下個不停,氣溫有點低,大約18點半左右終於趕到綿陽。到了綿陽,稍作停留,又往安縣繼續顛簸趕路。一路依稀可見越來越多倒塌的房屋,當地居民用蛇皮袋搭的非常簡陋的防震棚也越來越多。

20點左右輾轉抵達安縣,安縣受災嚴重,停水、停電、停氣,大部分居民都已撤離。由於沒有水和電,救護點只能做一些包紮、輸液或輸氧之類的簡單處理,沒有條件施行緊急手術,所有病人必須在簡單處理後快速轉到綿陽救治。我們江蘇醫療隊只好掉頭再赴綿陽。

22點左右,回到綿陽,我和普外科趙翰林、蔣奎榮等醫生奉命趕緊把從江蘇帶來的凝結著濃濃關愛的20多萬毫升血液送到綿陽市紅十字血站。

綿陽的搶救任務非常重,綿陽各大醫院已經處於超飽和狀態,重災區北川的病人還在不斷地被送到綿陽救治。北川已經陷落,地況非常複雜,急救人員只能將病人抬著出來,跑一段路,再由救護車送到安縣附近的臨時救助點簡單處理,然後緊急送到綿陽,分配到各醫療機構。

江蘇醫療隊被分成幾個小組,分派到綿陽市區幾個醫院和周圍縣鎮。我們省人民醫院被分配到綿陽市第三人民醫院,這是一家以精神專科為特色的三甲醫院。23點左右,一到三院,我們立即將醫院捐助的醫療物資交接到三院同仁手中,盼望這些物資馬上可以用到正在焦急等待的受災同胞身上。大部分病人都暫時住在醫院門口簡易的防震棚里,無菌敷料已經基本用完,等待拍片子的人排成了長隊。

14日早上7點50分,我們省人醫救援隊在三院與當地同仁混合組成救治小組,協力投入到緊張繁忙的救治工作中。一直忙到下午三四點,才囫圇吞了一點盒飯。我和蔣奎榮現在正在幫病人做血液透析,幫助放置透析管。這是三個從北川轉來的高中生,由於教學樓倒塌造成肌肉受擠壓壞死,相繼出現了「擠壓綜合征」,出現了血紅蛋白尿,導致腎功能衰竭!下午我們已經給他們施行了下肢減壓手術。有兩個學生病情很重,雖然積極治療保住了生命但可能需要截肢,還有一個在我們及時搶救下,病情已經平穩。不遠處,夏雲、彭玉慧等幾位經驗十分豐富的外科護理隊員正在給焦急排隊的傷病員打石膏、換藥、輸液,她們同時還在給病人做心理疏導。再遠處,王青和蔡衛華兩位骨科醫生正在給骨折病人施行手術,從早上到現在,手術一台接一台,連喝口水的時間都沒有,由於有些群眾傷得太重,令人心痛,醫生們眼含著熱淚幫助他們做手術,盡自己最大力量搶救他們。胸外科邵永豐、朱全兩位隊員從中午開始一直在搶救一位嚴重肺爆震傷伴呼吸衰竭的40多歲中年婦女,一度生命危急的患者現在已經轉危為安。

有太多太多的傷病同胞在焦急等待著我們的救治,不說了,又有一批病人轉運過來了!

(整理:張群 步偉 畢曉紅)

當地受災群眾給醫療隊員送雞蛋

省衛生廳副廳長鬍曉抒任國家急救專家組組長

本報訊 截至昨天傍晚,江蘇醫療隊進入災區還不到24小時,就救治了500多位傷員,很多醫護人員都沒有休息。昨天晚上8:00,省衛生廳通報了赴川醫療隊進入災區後的情況。據省衛生廳有關負責人介紹,總隊長鬍曉抒被衛生部指派為國家急救專家組組長,負責綿陽醫療急救指揮工作。衛生部同時指定我省醫療隊制定災後防疫工作方案。

相對來說,我省醫療隊技術水平較高,重點任務是搶救重傷員。

上午8台手術連著做

昨天,在綿陽520醫院支援的鼓樓醫院護士長陸巍和神經外科主任醫師蔣健告訴記者,昨天又加進來70多個新病人,因為床位有限,不少的病人只能住在走廊里。由於手術量太大,醫院現在手術器械非常緊張。持續了幾天的大雨終於在昨天停止了,從早上6點開始,大家就投入了緊張的工作,「因為往北川的公路被打通,所以今天上午來了好多北川的患者,一天不到的時間就接收了70多名新病人,一個上午就做了8台手術。」

群眾給醫療隊員送雞蛋

陸護士長在醫院的主要工作是負責登記病人的情況,她告訴記者,現在大多數病人的情緒比較低沉,「這些病人來的時候,基本上都是一個人,不知道家人是否安全,看到他們的樣子,我的心裡很難受。」

蔣健醫生說,讓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個中年人,地震發生的時候正在北川當地的一棟7層樓上開會,一直到昨天才被解救出來。其實他的家屬在前天就來醫院找過他,因為當時還沒有送過來,家屬還以為他遇難了,在醫院就哭了起來。後來還是不死心,昨天又跑到醫院來尋找,結果真的找到了,兩個人激動地抱在一起放聲大哭。另外,醫院還送過來一個小孩,只有11歲,她是自己從廢墟里爬出來的,被營救人員發現後送到了醫院,但是聽說她的父母全都不在了。中大醫院醫療隊隊員、普外科副主任石欣副主任醫師介紹說,雖然當地災情嚴重,但當地老百姓不停地為醫療隊和傷病員送來開水、稀飯、雞蛋等食品和生活用品。

目前急需大量手術器械

因為災區食品比較緊張,現在醫院的伙食也比較困難,陸護士長說:「給病人的一般是一些饅頭,我們就吃些玉米糊、土豆什麼的。很多病人都吃不飽,我們都會把自己的食物拿出一些給他們。」當被問到此刻醫院最需要的是什麼,陸護士長說其實應該是手術器械。「病人傷勢都比較重,大多需要手術治療,比如骨骼複位、切開等等。現在醫院的手術器械數量已經維持不了太長的時間了。」 (朱姝 畢曉紅)

我省50輛醫療救護車趕赴災區

本報記者隨隊奔赴抗震一線

本報訊 「 我宣布江蘇醫療救護車隊出發!」昨天上午11時,隨著何權副省長的一聲令下,我省連夜組建的一支由50輛救護車、100名駕駛員組成的救護車隊從南京出發趕赴四川地震災區。

14日凌晨1時20分許,衛生部通知省衛生廳組織醫療救護車隊支援四川地震災區。接到通知後,省衛生廳連夜通知了各市衛生局,組建了救護車隊,其中南京、蘇州、無錫、常州、南通各5輛,揚州、鎮江、徐州、淮安各4輛,泰州、鹽城、連雲港各3輛。

省疾控中心工作人員也度過了一個不眠之夜,連夜為救護車隊購買食品、水、生活用品。急救車內裝滿了各種物資,省人民醫院還送來一批前方醫生急需的藥品。

(畢曉紅)

又訊 本報年輕女記者于丹丹昨臨時受命,隨江蘇醫療救護車隊趕赴四川災區採訪,她將穿越大半個中國,日夜兼程2243公里,直接奔赴汶川地震重災區。

昨天上午本報記者于丹丹聽說報社要派記者去震區採訪,主動請纓,由於時間緊急,她行前都來不及帶上禦寒的衣服,只簡單打電話給家人就踏上征途。昨晚記者連線于丹丹,她說車隊從中午開出後就沒有停留,所有人僅在車上吃點麵包、餅乾充饑,因為一路不停,為避免上廁所,她也很少喝水。「50輛江蘇救災救護車隊浩浩蕩蕩,一路向西,沿途市民紛紛向車隊揮手致意,收費站一路綠燈。」儘管路途艱辛,于丹丹表示一定要圓滿完成報道任務。 (畢曉紅)

其他救助隊

南京房屋安全鑒定隊

本報訊 昨天,一支由四人組成的南京房屋安全鑒定專家搭乘晚上8時50分的航班奔赴成都。據悉,這支隊伍將對當地尚未倒塌的房屋進行專業鑒定,讓災區人民能夠儘快返回安全的家,這也是全國首個前往災區的房屋安全救援隊。

據南京市房管局副局長王士敏介紹說,昨天早上一上班,他們就接到成都當地房管部門的電話求援,表示由於地震後老百姓普遍擔心建築物的安全性無法得到保障,因此紛紛將自己的家搬到街頭,使得成都市大大小小的廣場上聚集了數以萬計的群眾。為了讓老百姓儘快返回家中,成都房管部門懇請南京房管局派出房屋鑒定專家,向當地伸出援手。「接到求援電話後,我們立即召開專題會議,決定派遣一支由四人組成的專家組。」記者在昨天的出發儀式上看到,救援隊攜帶了不少專業儀器用於安全鑒定,五件設備的總價值超過100萬元。 (馬祚波)

江蘇電力搶險隊

本報訊 50多名搶險隊員、5輛發電車、5輛工程搶險車、4輛保障車……經過江蘇省電力公司連夜緊急調遣,昨天下午1:00,來自連雲港、宿遷、蘇州、徐州和南京供電部門的救災人員帶著設備一起奔赴四川。兩天後,他們將在災區開始搶險工作。

昨天中午,南京市雨花台區供電公司,50多名搶險隊員正在做出發前的準備。南京電力公司的搶修隊隊員肖錫金已經忙了一上午了,此時才給妻子發了條簡訊:老婆,當你看到這條簡訊的時候,我已經要動身去四川了。今天早晨5點,接到通知後,就直接從工地趕到公司了。你一個人在家要注意身體,一完成任務我就回來陪你和兒子。肖錫金在南京仙林一電網建設工地上班,由於工地離家遠,任務又重,每天都吃住在工地,已經有半個月沒有見到妻兒了。 (徐媛園 楊娟)

300特警、消防赴川

本報訊 按照公安部、省公安廳有關部署與要求,昨天上午8時許,南京市公安局189名特警、11名消防特勤隊員共200人,乘飛機奔赴四川地震災區開展抗震搶險救災工作。另據最新消息,昨天上午200名警力出發後,南京市公安局又派出100名消防特勤隊員奔赴災區。連同5月13日已奔赴災區的80名警力,南京市公安局目前共派出380名特警、消防特勤警力。

救援人員的腳步聲剛停留在廢墟前,10多個孩子的聲音就傳了出來:「叔叔,救我……」緊接著,哭聲傳出一片。北川縣中學、幼兒園,曲山小學的廢墟中,總會傳出這樣的叫聲和哭聲,一直揪扯著人們的心。昨天,我們徒步22公里進入綿陽市北川縣,一直因我們的力量單薄而自責,為孩子們那一陣陣稚嫩的揪心呼救聲而落淚……

廢墟中傳來幼嫩呼救聲

曲山小學那兩幢3層高的教學樓,緊靠背後的大山,地震發生後,滾落的山石將樓房壓成了兩層,一樓直接沉入地底。其中,還有一幢樓房的頂被揭開,斜斜地靠在樓前。

廢墟中,有孩子幼小的遺體,壓在變形的水泥鋼筋之中;廢墟下,微弱地傳來孩子的呼救聲……鑽入變形的樓房中,循著聲音從一些縫隙看去,有孩子因腿被壓著直著上身坐在廢墟中,有孩子斜靠在死去了的同學身旁……

從12日下午2點28分發生地震後,這些孩子就一直保持這種姿勢,到昨天下午3點已經整整48小時。孩子們就靠前來找尋他們的家長送來的水支撐到現在。

5年級1班的張禮正在地震襲來的時候,身旁幾名同學全被垮下的鋼筋和水泥塊砸中。等他清醒過來時,發現自己的右大腿被牢牢地卡住,身旁躺著的3名同學已經沒有了呼吸,而一名同學的遺體就一直趴在他的大腿上。

距張禮正僅3米遠的一處廢墟中,一個孩子下半身被牢牢卡住,一聽見地面有人說話,他就伸出一隻小手,大叫:「叔叔,救救我……」

5年級3班的李月,同樣因右腿被卡住,只得坐在右側那幢樓的廢墟中,身旁躺著3個同學的遺體,人們前去送水或想辦法營救她的時候,這個小姑娘說:「別管我,先救下面的同學!」

廢墟下不足50厘米的空間中,傳出10多個孩子的呼救聲和索要水的聲音。

特警無能為力

放聲大哭

兩天來,這些困在廢墟下的孩子們已經見到了多名救援人員,除了家長、當地村民、救援人員外,也見到了來自天津的特警。

200名特警於13日下午6點趕到現場救援,截至昨天下午2點,已經成功營救出困在北川縣縣城、景家村、苦竹壩水庫、電站等地400餘名被困人員。然而,卻因為手上的施救工具只有鐵鍬和鋼釺而無能為力。

特警們對壓在廢墟中求救的孩子束手無策,他們不敢亂撬樓板,擔心整幢樓垮塌下來;也不敢採取粗魯方式實施救援。特警們無能為力,他們在安慰孩子的時候落淚了,在走出操場的時候放聲大哭。

村民哭喊

「要與孩子死在一起」

余運先、何家興、朱運能等9人,皆是縣城附近村子的倖存者,從第一天得知地震的消息,就在縣城裡到處亂竄,除了尋找自己的孩子和親人,也積極地展開自救。

也是從第一天起,他們就發現了這群被困在廢墟中的小學生,他們找過民兵、找過第一批趕到現場的救援官兵。然而,一次次的希望,也帶給他們一次次的失望。昨天下午,他們看到再次噙著眼淚離開的特警,再也控制不住,找來鋼釺、千斤頂等工具,在廢墟前哭喊著:「我們死也要和這些孩子死在一起!」一番努力後,他們不得不放棄。

從重慶趕來北川的王川,原本來尋找在此打工的妻子,卻驚喜得知妻子已經平安無事回到家中。但看到這番悲慘的場面後,王川想:「反正都來了,就幫忙做點事情。」於是,在救援的人群中,多了一個及時伸出援手的人。他從已經人去屋空的五金店找來千斤頂,一個人來到曲山小學施救。直到昨天下午,又一批來自重慶的特警趕來的時候,王川還在被困學生李月身旁忙活著。

而前來尋找孩子的彭軍,喊不答應11歲的兒子,就天天到廢墟前轉悠,一會兒拿根鐵鍬撬,一會兒拿個千斤頂撐。但是,成功的幾率一直為零。

救援隊苦嘆

無大型設備

昨天下午4點,一群來自陝西的消防戰士,才進入北川縣城,就被村民直接帶到曲山小學。

身穿紅色救援衣服的消防官兵帶著電鋸、破壞鉗等設備,在廢墟前努力營救了一番,卻仍然無能為力。一位專家在現場查勘了一番後認為,必須要大型的機器設備,先將已經變成廢墟的樓房一層層揭開後,才能成功營救出被困孩子。但是,由於昨天的餘震還是不斷,進入縣城的公路已經全部被大石和沙石阻斷,縣城前的大橋也不復存在,運載著大型機器設備的車輛根本無法開到學校前面。

下午5點,我們離開現場時,這群消防官兵還在廢墟前想辦法。「絕不能讓孩子們就這樣被壓著。」在出縣城的道路上,幾名頭戴「咸陽消防」字樣的陝西救援隊員,正扛著一把大電鋸前往學校。

5月12日成都地震情況?通訊何時能恢復?

成都下午2點半左右發生了大約2分鐘左右的7.8級地震餘波。但是情況還是有點危險,北大街附近橋樑和房屋出現了少量裂痕。

根據可靠消息,最進兩天還會有震波。 具體雙流縣附近不是很嚴重(我女朋友信院讀書的)。下午4點半左右出現了第2次震波。晚上7點10多分又進行了第3次震波。但這兩次都不嚴重。

通信要恢復應該有關部門會最快解決。不然整個四川會亂套)(四川全面通信受損)。24小時之內應該會處理的好。

彭州發生3.1級地震,當地情況如何?

彭州發生3.1級地震,當地的情況是十分穩定的,3.1級的地震沒有給彭州市帶來天翻地覆的改變,甚至震感都不是特別的明顯,所以彭州市一切如常。

一、地震沒有給彭州市帶來影響

在2020年12月22日,中國地震台網測定出了彭州市發生了3.1級的地震,但是這種狀況卻沒有給當地帶來太大的影響。因為3.1級的地震,在彭州市根本沒有造成衝擊,甚至有些居民都沒有感受到震感,所以一切生活起居都如平常一樣,如果不是新聞報道,專業測定,那麼當地的人都不知道彭州市發生了地震,這跟彭州市所處的地理位置也是有關係的。彭州市位於成都的郊區,它處在平原與山脈過渡的地段,所以地震多發,但以小震感的地震為主,基本上不會帶來太大的影響,所以彭州市的居民也都習以為常了,對於這種小震感的地震甚至無震感的地震,已經是見怪不怪了。

二、地震逃生常識

彭州市歷史上也發生過多次的地震,曾經最大的震感是5.4級的地震,5.4級的地震給彭州市帶來的,只是能感受到地震的震感,沒有人員傷亡,也沒有財產損失,所以目前3.1級的地震給彭州市不會帶來任何的影響,當地的情況依然如常。如果身處多發地震的地域,遇到了地震,應該做好應急行動,得到最好的防護。比如說如果在家裡,那就第一時間關閉煤氣、電閘,躲到結實的傢具底下,注意保護頭部。如果是平房地區,那麼要第一時間逃出門外,到達開闊地段。如果有時間逃生,要第一時間通過安全通道下樓,逃往廣闊的廣場、公園地帶。如果是政府提前通告的預防地震行為,那就一定要遵從政府的安排,提前撤離,保護好自己。不過目前科技和地理測試技術都比較的發達,很多地震都能夠提前預知,所以很少出現突發情況,但是這種在地震中保護自己的常識還是要了解的。

彭州發生3.1級的地震,當地的情況非常的穩定,甚至都沒有感受到震感,一切都如往常一般,彭州市的地震也是比較多發,都以小地震為主,所以這次的地震也沒有帶來實質性的影響。

汶川地震中的感人故事?

綿竹一所學校的主教學樓坍塌了大半,當時正在上課,幾乎有100多個孩子被壓在了下面。全是小學生。一些似乎是消防隊員的戰士在廢墟中已經搶出了十幾個孩子和三十多具屍體。

然而就在搶救到最關鍵的時候,突然教學樓的廢墟因為餘震和機吊操作發生了移動,隨時有可能發生再次坍塌,再進入廢墟救援十分的危險,幾乎等於送死,當時的消防指揮下了死命令,讓鑽入廢墟的人馬上撤出來,要等到坍塌穩定後再進入,然而此時,幾個剛才廢墟出來的戰士大叫又發現了孩子。

幾個戰士聽見了就不管了,轉頭又要往裡鑽,這時坍塌就發生了,一塊巨大的混凝土塊眼看就在往下陷,那幾個往裡轉的戰士馬上給其他的戰士死死拖住,兩幫人在上面拉扯,最後廢墟上的戰士們被人拖到了安全地帶,一個剛從廢墟中帶出了一個孩子的戰士就跪了下來大哭,對拖著他的人說你們讓我再去救一個,求求你們讓我再去救一個!我還能再救一個!

看到這個情形所有人都哭了,廢墟第二次坍塌。後來,那幾個小孩子還是給挖出來了,但是卻只有一個還活著,看著那些個年輕的戰士抱著那個倖存的小女孩在雨中大叫著跑向救援所在的帳篷的時候,在場的記者已經泣不成聲。

老師雙臂:護住4個學生

深夜的德陽市漢旺鎮,冷雨凄厲,悲聲四處,呼嘯而過的救護車最能給人帶來一絲慰藉,那意味著又有一個生命在奔向希望。

5月13日23時50分,救護車的鳴笛聲響徹漢旺鎮——中國地震應急搜救中心的救援人員在德陽市東汽中學的坍塌教學樓里連續救出了4個學生。

「我侄女是高二一班的學生,要不是有他們老師在上面護著,這4個娃兒一個也活不了!」被救女生劉紅麗的舅舅對記者說。

「那個老師呢?」

「唉……他可是個大好人,大英雄噢!」說著,劉紅麗舅舅的眼圈紅了。他告訴記者,那是一位男老師,快50歲了。

13日一早,設在學校操場上的臨時停屍場上,記者從工作人員手中的遺體登記冊里查到了這位英雄教師的名字——譚千秋。他的遺體是13日22時12分從廢墟中扒出來的。

「我們發現他的時候,他雙臂張開著趴在課桌上,身下死死地護著四個學生,四個學生都活了!」一位救援人員向記者描述著當時的場景。

譚老師的妻子張關蓉正在仔細地擦拭著丈夫的遺體:臉上的每一粒沙塵都被輕輕拭去;細細梳理蓬亂的頭髮,梳成他生前習慣的髮型。譚老師的後腦被樓板砸得深凹下去……

當張關蓉拉起譚千秋的手臂,要給他擦去血跡時,丈夫僵硬的手指再次觸痛了她脆弱的神經:「昨天抬過來的時候還是軟軟的,咋就變得這麼硬啊!」張關蓉輕揉著丈夫的手臂,慟哭失聲……

就是這雙曾傳播無數知識的手臂,在地震發生的一瞬間從死神手中奪回了四個年輕的生命,手臂上的傷痕清晰地記錄下了這一切!

「那天早上他還跟平常一樣,6點就起來了,給我們的小女兒洗漱穿戴好,帶著她出去散步,然後早早地趕到學校上班了。這一走就再也沒回。女兒還在家裡喊著爸爸啊!」張關蓉泣不成聲。

「譚老師是我們學校的教導主任,兼著高二和高三年級的政治課。」陪著張關蓉守在譚老師遺體旁的同事夏開秀老師說,「在我們學校的老師里他是最心疼學生的一個,走在校園裡的時候,遠遠地看到地上有一塊小石頭他都要走過去撿走,怕學生們玩耍的時候受傷。」

幼師捨身:為孩子擋垮塌的水泥板

汶川地震發生後,遵道鎮歡歡幼兒園發生整體垮塌,而此時80多名孩子正在午睡,除園長在出差,5名老師都在園內。此次地震共造成50多名小孩和3名老師死亡,目前仍有兩名老師在醫院搶救,一名孩子生死不明。

地震發生後,孩子家長很快就聚集在幼兒園廢墟周圍,不停地呼喊著孩子的名字,開始孩子們還能在廢墟中發出微弱的回應,但隨著時間一秒一秒地逝去,回應聲越來越弱。家長們也只能無奈地坐在廢墟邊上,焦急地等待著救援隊伍到來。

幼兒園園長李娟回憶起瞿萬容老師被救援隊發現的情形,泣不成聲。「當時瞿老師撲在地上,用後背牢牢地擋住了垮塌的水泥板,懷裡還緊緊抱著一名小孩。小孩獲救了,但瞿老師永遠離開了我們。」

在幼兒園廢墟里,記者看到孩子們使用的小枕頭、小蓋被,還有散落的一隻只小鞋。人們不願再去想像當時的慌亂與無助,但正因為有了像瞿老師一樣的平凡人,才讓更多孩子得救。

美麗女孩:廢墟里打手電筒讀書趕走恐懼

突如其來的災難,讓四川省什邡市鎣華鎮中學的教學樓一下垮塌,100 多名學生埋在了廢墟里生死不明;廢墟里,倖存學生們面對「死神」威脅時,他們之間通過「生死對話」上演了一個個生命奇蹟………

「清清,那個美麗好學的女孩,你們看見沒有?」在救助現場,鎣華鎮中學初一一班班主任陳全紅一直關心著一個名叫鄧清清的女孩子:在她心中,這個貧困家庭里的小女孩,人窮志不窮,常在回家路上打著手電筒看書。

在亂石堆中,每看到一具學生的屍體被挖抬出來,陳全紅就會默默地流淚,「他們一天前還是活蹦亂跳的,咋一下子就變成了這樣呢?」後來,鄧清清被武警水電三中隊的搶險官兵救了出來,讓她與官兵們感動的是,這個堅持的女孩被救出時,還在廢墟裡面打著手電筒看書。

她說,「下面一片漆黑,我怕。我又冷又餓,只能靠看書緩解心中的害怕!」她的純真如同她的堅強一樣,讓聽者無不流淚,陳全紅一下子哭了,「好孩子,只要你能活著出來,就比什麼都好。」

與鄧清清一樣,另一名叫羅瑤的女孩子在被壓在廢墟裏手腳受傷的情況下,仍靠著頑強的「鋼琴夢想」激勵自己不要入睡,要努力與死神抗爭活下去,結果她贏了。

太婆雙手:刨出67歲老伴

五冶醫院的空地,在短時間內搭起了3 個臨時帳篷,專門救治在地震中受傷的市民。前晚10 點35分,五冶醫院已收治了12 位來自彭州的地震傷者。其中2 位重傷,尚未脫離生命危險。

院長助理曾榮蓉介紹,當天下午3 點半以前,醫院以最快速度搭起了3 個帳篷,收治地震傷者。由於彭州、都江堰受災情況嚴重,醫院4 台救護車全部出發趕去搶救傷者。截止到晚上,已經來回三趟。昨晚9 時許,醫院總共收治了12 名彭州的傷者。

「你千萬不要有事啊。」在帳篷搭起的臨時病房,幾名地震中的傷者呻吟著。67 歲的李成貴顱骨受傷,滿面鮮血的他剛從昏迷中醒來,意識還有些迷糊,只不斷地喊疼。他的老伴楊蓉芬在一旁緊張地拉著李成貴的手。

楊蓉芬說,他們是彭州通濟人。當時,兩人正在屋裡,剛剛吃完飯,正在灶房收拾。突然,一陣激烈的晃動,瓦片、磚頭胡亂地從天而降。她喊了一句「糟了」,就拉著李成貴往外跑。她前腳剛走出房門,房子就整個塌了。她回頭一看,老伴下半身被磚頭埋往了,手伸在外面無力地揮動。她的心當時就沉了,什麼也不顧,趕緊用手刨著磚頭,想要把老伴拉出來。

「當時以為他快不行了。」所幸,鄰居聞訊趕來,和她一起,用木棒一塊一塊地撬起掩埋的磚頭。半個多小時後,李成貴平安獲救。

醫生護士:成為最後逃生的人

都江堰人民醫院醫生鄒建文回憶起5月12日下午那驚心動魄的一幕,依然心有餘悸。

當時,1名護士、1名麻醉師,包括鄒建文在內的5名醫護人員正在4樓手術室為患者楊某做闌尾切除手術,剛剛成功切除闌尾,地面突然強烈震動起來,「砰!」一聲巨響,手術室的空調機應聲倒地,燈突然熄滅,手術室立刻陷入一片黑暗之中。出於本能,醫生們伏在手術台上,空氣中瀰漫著令人窒息的緊張氣息,但沒有一個人丟下病人獨自逃生。幾分鐘後,震感減輕,醫生們站起身來,在應急燈的照耀下,用了大約半小時時間,為病人完成了手術,並抬著病人走出大樓,成為這棟樓中最後逃生的人。

「病人在,醫生在。這是我們的職責。」鄒建文說。地震發生後,成都市各家醫院都在最短時間迅速轉移出病人。12日15時20分,地震後僅32分鐘,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近900名住院病人全部安全轉移到院壩上的「臨時醫療點」,無一病人在地震中受傷。在川大華西醫院,近5000名病人被及時轉移到安全地帶。

2

地震時老師用身體擋住坍塌樓板 救援消防官兵發現時5人已全部遇難

當消防隊員將水泥板搬出的時候,他們被眼前的場景震驚……

在宿舍走廊的右側,一位老師背靠著牆壁,雙手定格在擁抱姿勢,頭儘力向前伸,用雙手和頭部臨時構建了一個「保護傘」。

藏在老師懷裡的,是4名學生,兩男、兩女……

那一刻,在青川縣木魚鎮初級中學救援現場,我省赴川救援官兵流著眼淚將受困人員營救出。

那一刻 老師抱緊4名學生

5月15日9時,我省第二批赴川救援消防官兵在木魚鎮初級中學已經連續奮戰19個小時,他們在坍塌的宿舍樓從北向南解救受困者。

在營救到宿舍樓南側走廊,當吊車把上面的一塊兒水泥板吊走的時候,大連消防支隊特勤中隊代理副中隊長張海嘯以及王玉戰帶著的兩位戰友被眼前的場景震驚了。

「那個地方距離走廊盡頭還有很短一段距離,當吊車吊走一塊約1米半左右的樓板時,5名受困者出現在走廊的一側。」張海嘯說,5名受困者是一位老師和4名學生。那位老師背對著走廊牆壁,雙手伸向前方成環狀,頭盡量向下壓,手臂和頭形成了一個傘狀是位30多歲的女老師,她的懷裡緊緊地抱著4名學生。

張海嘯說,那一刻他震驚了,「眼裡一下充滿了淚水。那時落淚的不光是他,還有身後的戰友。」但遺憾的是,他們5人都被樓板砸中,全部遇難。

流著淚 消防隊員營救5師生

消防隊員全都沉默了,他們欽佩那位老師的精神。他們流著淚開始繼續救援。

「他們5個人周圍有很多大型的水泥板和殘垣斷壁,要想救出他們必須得把周圍的水泥板清除。」張海嘯說,清除也只能用吊車清除前面水泥板,後面的要用吊車清除肯定會碰到他們。

1個小時後,吊車將5人前面的大型水泥板清除,剩下的小型的就完全需要官兵用手往外搬。

「我們搬了一個小時才把5人前面的碎石塊清除,將幾人營救出。」張海嘯分析,他們應該是在向外跑的過程中,樓板就坍塌了,老師出於本能反應,將4名學生摟在懷裡。

老師的雙臂摟得很緊,當張海嘯一個人想把手臂鬆開時未能成功。「我們3個人才把老師的雙臂掰開。」

經過兩個多小時的營救,消防官兵將5人營救出。

王玉戰說,那位女老師伸開雙臂緊緊地摟著學生的姿勢,他這輩子都不會忘記。

截至15日21時,青川木魚鎮初級中學救援現場搜救工作全部結束,消防官兵共營救出145人,汶川地震中的感人故事啊。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198174.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小藍的頭像小藍
上一篇 2024-12-04 07:30
下一篇 2024-12-04 07:3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後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