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用C語言如何判斷素數?
素數又稱質數,所謂素數是指除了 1 和它本身以外,不能被任何整數整除的數,例如17就是素數,因為它不能被 2~16 的任一整數整除。
思路1、判斷一個整數m是否是素數,只需把 m 被 2 ~ m-1 之間的每一個整數去除,如果都不能被整除,那麼 m 就是一個素數。
思路2、判斷方法還可以簡化。
m 不必被2~m-1之間的每一個整數去除,只需被2~√m之間的每一個整數去除就可以了。如果 m 不能被2~√m 間任一整數整除,m必定是素數。例如判別17是是否為素數,只需使17被2~4之間的每一個整數去除,由於都不能整除,可以判定17是素數。
原因:因為如果m能被2~m-1之間任一整數整除,其二個因子必定有一個小於或等於√m,另一個大於或等於√m。
例如16能被2、4、8整除,16=2*8,2小於 4,8大於4,16=4*4,4=√16,因此只需判定在2~4之間有無因子即可。
兩種思路的代碼請看解析。
拓展資料:
素數(prime number)又稱質數,有無限個。素數定義為在大於1的自然數中,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不再有其他因數。
C語言是一門面向過程、抽象化的通用程序設計語言,廣泛應用於底層開發。C語言能以簡易的方式編譯、處理低級存儲器。C語言是僅產生少量的機器語言以及不需要任何運行環境支持便能運行的高效率程序設計語言。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素數
百度百科——C語言
怎麼判斷1到100之間的素數?用C語言程序
//1.程序分析:判斷素數的方法:用一個數分別去除2到sqrt(這個數),如果能被整除,則表明此數不是素數,反之是素數。
//2.程序源代碼:
#include
“stdio.h”
#include
“math.h”
main()
{
int
m,i,k,h=0,leap=1;
printf(“\n”);
for(m=1;m=100;m++)
{
k=sqrt(m+1);
for(i=2;i=k;i++)
if(m%i==0)
{
leap=0;break;
}
if(leap)
{
printf(“%-4d”,m);
h++;
if(h%10==0)
printf(“\n”);
}
leap=1;
}
printf(“\nThe
total
is
%d”,h);
return
0;
}
如何用c語言編程判斷一個數是不是素數?
方法一:
#include<stdio.h>
int main(){
int i,j;
printf("請輸入一個正整數。\n");
scanf("%d",&i);
if(i<2)
printf("小於2,請重新輸入。\n");
elseif(i%2==0)
printf("%d不是一個素數。\n",i);
else{
for(j=2;j<=i/2;j++){
if(i%j==0){
printf("%d不是一個素數。\n",i);
break;
}
if(j>i/2){
printf("%d是一個素數。\n",i);
break;
}
}
}
}
方法二:
#include<stdio.h>
int main(){
int a=0;
int num=0;
scanf("%d",&num);
for(inti=2;i<num-1;i++){
if(num%i==0){
a++;
}
}
if(a==0){
printf("YES\n");
}else{
printf("NO\n");
}
}
方法三:
#include"stdio.h"
int main(){
printf("\t\t\t\t\thelloworld\n");
int a,i;
do{
printf("inputnumberjudgeprimenumber:\n");
scanf("%d",&a);
for(i=2;i<a;i++)
if(a%i==0)break;
if(i==a)
printf("%d是素數\n",a);
else
printf("%d不是素數\n",a);
}while(a!=0);
}
編寫一個C語言程序判斷一個數是否是素數
目的:判斷一個數是否為素數
# include stdio.h
int main(void)
{
int m;
int i;
scanf(“%d”,m);
for(i = 2; i m; i++) //2到(m-1)的數去除m
{
if(m% i == 0) // 判斷能否整除
break;
}
if (i == m)
printf(“YES!\n”);
else
printf(“No!\n”);
}
for循環的功能:
①若能整除,通過break跳出函數;
②若一直到m-1都不能整除,此時i再自增1到m,不滿足i m跳出for循環,這時i = m。
擴展資料:
素數定理:
1、在一個大於1的數a和它的2倍之間(即區間(a, 2a]中)必存在至少一個素數。
2、存在任意長度的素數等差數列。
3、一個偶數可以寫成兩個合數之和,其中每一個合數都最多只有9個質因數。(挪威數學家布朗,1920年)。
4、一個偶數必定可以寫成一個質數加上一個合成數,其中合數的因子個數有上界。(瑞尼,1948年)。
5、一個偶數必定可以寫成一個質數加上一個最多由5個因子所組成的合成數。後來,有人簡稱這結果為 (1 + 5)(中國潘承洞,1968年)。
6、一個充分大偶數必定可以寫成一個素數加上一個最多由2個質因子所組成的合成數。簡稱為 (1 + 2)。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質數
判斷素數的c語言程序是什麼?
基本思想:把m作為被除數,將2—INT()作為除數,如果都除不盡,m就是素數,否則就不是。
可用以下程序段實現:
voidmain()
{intm,i,k;
printf(“pleaseinputanumber:\n”);
scanf(“%d”,m);
k=sqrt(m);
for(i=2;ik;i++)
if(m%i==0)break;
if(i=k)
printf(“該數是素數”);
else
printf(“該數不是素數”);
}
將其寫成一函數,若為素數返回1,不是則返回0
intprime(m%)
{inti,k;
k=sqrt(m);
for(i=2;ik;i++)
if(m%i==0)return0;
return1;
}
擴展資料:
100-200之間的素數的個數,以及所有的素數
#includestdio.h
#includemath.h
intmain()
{
inta,m,k,i;
a=0;
for(i=101;i=200;i++)
{
for(k=2;ki;k++)
if(i%k==0)break;
if(k=i)
a++;
}
printf(“%d\n”,a);
for(i=101;i=200;i++)
{
for(k=2;ki;k++)
if(i%k==0)break;
if(k=i)
a++;
if(k=i)
printf(“%d”,i);
}
printf(“\n”);
return0;
}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197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