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Python是一種以簡潔、易讀、易學為設計思想的高級編程語言。與其他編程語言相比,Python語言的主要特點之一就是其使用縮進的語法風格,而這種特殊的語法方式在Python的代碼中,也影響到了Python的結束語句。
二、Python的結束語句
在Python中,一個語句塊的結束是通過語句縮進來實現的而非使用結束語句,這也是Python代碼資源簡潔、清晰的原因之一。
if a == 1:
print("a is 1")
else:
print("a is not 1")
以上代碼中,冒號是一個區塊的開始,我們可以使用任何縮進量來識別塊的開始,只要所有語句都有同樣的縮進即可。
比如,下面的代碼實現了一個簡單的循環,也是通過 一個縮進塊實現的:
while True:
line = input("> ")
if line == "quit":
break
print(line)
以上代碼的循環塊中包含了一個break語句,它可以使循環停止並退出。
三、理解Python中的縮進
在Python中,縮進是非常重要的,是代碼塊開始的標誌,也是代碼塊結束的標誌,分類討論縮進的情況如下:
1、縮進空格數:
在Python中是通過4個空格來表示一個縮進的,多數編輯器在編寫Python代碼時,輸入TAB會自動轉換為4個空格,因此也推薦使用4個空格作為一個縮進。
2、縮進與語句塊:
在Python中,縮進的變化意味著代碼塊的開始和結束,例如一個if語句塊:
if True:
print('Hello World')
print('End')
上面的代碼中,第二行是if語句的開始,當條件為True時會執行接下來的縮進塊中的語句,而在if縮進塊結束的下一行代碼print(‘End’)是會被執行的。
3、縮進與函數:
函數的定義也需要縮進,縮進在def關鍵字後:
def say_hello():
print('Hello World')
say_hello()
在Python中,當函數被調用的時候,函數定義內的縮進塊才會被執行。
四、Python中的代碼規範
Python社區有一份代碼規範,叫做PEP 8,其中也規定了代碼縮進的情況,建議大家按照PEP 8的規範進行編碼:
1、縮進使用常見的四個空格:
在Python中,一般使用四個空格來進行縮進。這樣可以使代碼在不同的編輯器和閱讀器中有良好的顯示。請勿在同一個程序中既使用空格又使用製表符。
2、縮進應該適當:
代碼縮進應該適當,不要過多也不要過少。在Python代碼中,不要過分追求緊湊的代碼而降低可讀性。
3、代碼中最好不要使用製表符(tab)縮進:
在不同的編輯器和終端中,製表符縮進的長度可能不同。因此,建議使用空格進行代碼縮進。
4、 Python代碼中的空格:
在Python中應該注意以下使用空格的規範:
- 二元操作符前後應該加空格,例如a + b或a * b。
- 逗號、冒號、分號前不應該加空格,而應該在後面加空格。
- 在函數的形參列表、索引或切片的左括弧之後、右括弧之前不加空格。
- 如果你想在一個空序列中創建新行,可以使用反斜線進行隱式行連接。
5、Python中的空行:
代碼中適當的空行可以增加代碼的可讀性。在Python中,如下情況需要適當加入空行:
- 函數和類定義之間應該隔兩行。
- 函數或方法的局部變數和方法注釋之間應該隔一行。
- 類的方法之間也應該隔一行。
- 頂級函數或類定義之間應該隔兩行。
五、總結
Python中的結束語句並不是通過特殊的結束符實現的,而是通過縮進來進行識別的。使用縮進的好處是可以讓代碼的可讀性更加清晰,同時縮進也是Python代碼風格的一部分,編寫Python代碼時建議遵循PEP 8中的規範。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196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