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zookeeper分散式鎖

一、zookeeper簡介

Zookeeper是一種分散式開源框架,它可以為分散式應用程序提供協調服務。簡單來說,它是一種用於分散式鎖實現的工具,從而實現分散式應用程序的協調與管理。Zookeeper提供了一個基於類似文件系統的層次結構來存儲和管理數據的介面。鎖定機制是Zookeeper最常見的用例之一。

二、分散式鎖的應用場景

在分散式系統中,多個應用程序需要同時訪問共享資源,同時對於這些共享資源,需要保證一些原子性,從而避免並發問題。分散式鎖就可以用來實現這種保證原子性的需求,具體場景如下:

1、分散式緩存:避免緩存擊穿和雪崩

2、分散式計數器:避免多節點重複累加

3、分散式任務調度:避免重複執行

三、zookeeper分散式鎖的實現原理

zookeeper分散式鎖的實現原理主要是通過ZooKeeper的臨時節點來實現。一個ZooKeeper節點可以為它所有的子節點設置一個版本號(version)。在創建臨時節點時,如果這個節點存在,則它的子節點被稱為被「搶佔」節點。

對於一個臨時節點,它的版本號就是它的zxid,可以通過getChildren或getData兩個API訪問它所有Byte格式的信息。我們可以利用zxid以及節點的特性,結合原子操作(CAS)來實現分散式鎖的互斥。也就是說,每一個獲取鎖的客戶端都在ZooKeeper的某個目錄下創建一個臨時節點,並將此節點的名稱做為鎖的名稱,每一次加鎖都是創建這個臨時節點。只有創建該節點的客戶端才能請求釋放操作,同時,其他客戶端在該節點上獲取鎖時對操作進行阻塞。

public class ZookeeperLock {
    private final String lockPath = "/testLock";
    private ZooKeeper zooKeeper;

    public ZookeeperLock(String connectString) {
        CountDownLatch connectedSignal = new CountDownLatch(1);
        try {
            zooKeeper = new ZooKeeper(connectString, 20000, event -> {
                if (event.getState() == Watcher.Event.KeeperState.SyncConnected) {
                    connectedSignal.countDown();
                }
            });
        } catch (IOException e) {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Failed to connect to ZooKeeper", e);
        }
        try {
            connectedSignal.await();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Thread.currentThread().interrupt();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e);
        }

        try {
            if (zooKeeper.exists(lockPath, false) == null) {
                zooKeeper.create(lockPath, new byte[]{}, ZooDefs.Ids.OPEN_ACL_UNSAFE, CreateMode.PERSISTENT);
            }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 KeeperException e) {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Failed to create lock path in ZooKeeper", e);
        }
    }

    public boolean acquireLock() {
        String lockPath = null;
        try {
            lockPath = zooKeeper.create(this.lockPath + "/", new byte[]{}, ZooDefs.Ids.OPEN_ACL_UNSAFE, CreateMode.EPHEMERAL_SEQUENTIAL);
            List children = zooKeeper.getChildren(this.lockPath, false);
            Collections.sort(children);

            String smallest = children.get(0);
            String prefix = lockPath.replace(this.lockPath + "/", "");
            if (smallest.equals(prefix)) {
                return true;
            }

            String previous = null;
            for (String child : children) {
                if (child.equals(prefix)) {
                    break;
                }
                previous = child;
            }
            if (previous == null) {
                return false;
            }
            zooKeeper.exists(this.lockPath + "/" + previous, true);
            synchronized (zooKeeper) {
                zooKeeper.wait();
            }
            return true;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 KeeperException e) {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Failed to acquire lock in ZooKeeper", e);
        } finally {
            try {
                if (lockPath != null) {
                    zooKeeper.delete(lockPath, -1);
                }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 KeeperException e) {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Failed to release lock in ZooKeeper", e);
            }
        }
    }

    public void releaseLock() {
        synchronized (zooKeeper) {
            zooKeeper.notifyAll();
        }
    }
}

四、zookeeper分散式鎖的優化

1、減少鎖的爭搶

對於Zookeeper來說,如果有很多的線程同時申請鎖,或許會導致ZooKeeper網路負擔過大,這時候我們可以嘗試減少對鎖的爭搶。具體的方法可以是把任務分發到不同的三級節點下,這樣就能減小鎖競爭的範圍。或是使用讀寫鎖等優化手段。

2、優化watcher機制

在ZooKeeper的臨時節點上,客戶端註冊的Watcher的默認行為是一次性的,當發生事件時,這個Watcher將失效,因此需要在Watcher中反覆註冊。這種方式在鎖爭搶較為頻繁的場景下,會帶來大量的性能損耗。可以考慮使用重複註冊 persistent watch。

五、總結

本文主要介紹了分散式鎖的概念和其在Zookeeper框架下的應用,以及Zookeeper分散式鎖的實現原理和優化方式。對於分散式應用程序的協調和管理,Zookeeper分散式鎖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工具。在實際應用中,需要根據具體情況來進行優化和選擇合適的鎖機制,才能最大化地發揮Zookeeper分散式鎖的作用。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196377.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小藍的頭像小藍
上一篇 2024-12-03 09:55
下一篇 2024-12-03 09:55

相關推薦

  • KeyDB Java:完美的分散式高速緩存方案

    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對KeyDB Java進行詳細闡述:KeyDB Java的特點、安裝和配置、使用示例、性能測試。 一、KeyDB Java的特點 KeyDB Java是KeyD…

    編程 2025-04-29
  • Java Hmily分散式事務解決方案

    分散式系統是現在互聯網公司架構中的必備項,但隨著業務的不斷擴展,分散式事務的問題也日益凸顯。為了解決分散式事務問題,Java Hmily分散式事務解決方案應運而生。本文將對Java…

    編程 2025-04-28
  • Zookeeper ACL 用戶 anyone 全面解析

    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對Zookeeper ACL中的用戶anyone進行全面的解析,並為讀者提供相關的示例代碼。 一、anyone 的作用是什麼? 在Zookeeper中,anyo…

    編程 2025-04-28
  • 使用RPC研發雲實現分散式服務交互

    本文將基於RPC研發雲,闡述分散式服務交互實現的過程和實現方式。 一、RPC研發雲簡介 RPC研發雲是一種基於分散式架構的服務框架,在處理不同語言之間的通信上變得越來越流行。通過使…

    編程 2025-04-28
  • JL Transaction – 實現分散式事務管理的利器

    本文將為大家介紹JL Transaction,這是一款可以實現分散式事務管理的開源事務框架,它可以幫助企業在分散式環境下有效地解決事務的一致性問題,從而保障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

    編程 2025-04-28
  • 分散式文件系統數據分布演算法

    數據分布演算法是分散式文件系統中的重要技術之一,它能夠實現將文件分散存儲於各個節點上,提高系統的可靠性和性能。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從多個方面對分散式文件系統數據分布演算法進行詳細的闡述…

    編程 2025-04-27
  • 深入解析Vue3 defineExpose

    Vue 3在開發過程中引入了新的API `defineExpose`。在以前的版本中,我們經常使用 `$attrs` 和` $listeners` 實現父組件與子組件之間的通信,但…

    編程 2025-04-25
  • 深入理解byte轉int

    一、位元組與比特 在討論byte轉int之前,我們需要了解位元組和比特的概念。位元組是計算機存儲單位的一種,通常表示8個比特(bit),即1位元組=8比特。比特是計算機中最小的數據單位,是…

    編程 2025-04-25
  • 深入理解Flutter StreamBuilder

    一、什麼是Flutter StreamBuilder? Flutter StreamBuilder是Flutter框架中的一個內置小部件,它可以監測數據流(Stream)中數據的變…

    編程 2025-04-25
  • 深入探討OpenCV版本

    OpenCV是一個用於計算機視覺應用程序的開源庫。它是由英特爾公司創建的,現已由Willow Garage管理。OpenCV旨在提供一個易於使用的計算機視覺和機器學習基礎架構,以實…

    編程 2025-04-25

發表回復

登錄後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