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 1、如何實現centos環境中的PHP JSON安裝
- 2、怎麼在Centos7下安裝MongoDB
- 3、我的MAC編譯LUA-CJSON模塊時報如下錯誤,求大神解答~~!
- 4、如何在centos上部署meteor應用
如何實現centos環境中的PHP JSON安裝
1.下載源文件包:
wget
2.解壓
tar xvjf php-json-ext-1.2.0.tar.bz2
3.進入目錄
cd php-json-ext-1.2.0
4.初始化PHP環境
phpize
報錯了:phpize commend not found
PHP JSON安裝之前需要安裝phpize
這個可以在yum中安裝
yum -y install php-devel
如果還不能完成PHP JSON安裝,說明你的編譯工具有問題,安裝一下就可以了
yum -y install autoconf
yum -y install automake
yum -y install libtool
運行phpize
(成功了)
5../configure
6.make
7.makeinstall
8.查看PHP JSON安裝有沒有成功
find / -name ‘*json.so’
./usr/lib/php/modules/json.so
說明已經有了
9.修改php.ini
我的是在php.ini 中include一個文件夾 /etc/php.d
在這個文件中添一個json.ini
vim json.ini
內容如下:
extension=json.so
10.重啟服務
11.phpinfo()中您將看到
json support enabled
json version
以上就是PHP JSON安裝的全部步驟。
怎麼在Centos7下安裝MongoDB
MongoDB是一個介於關係資料庫和非關係資料庫之間的產品,是非關係資料庫當中功能最豐富,最像關係資料庫的。他支持的數據結構非常鬆散,是類似json的bson格式,因此可以存儲比較複雜的數據類型。Mongo最大的特點是他支持的查詢語言非常強大,其語法有點類似於面向對象的查詢語言,幾乎可以實現類似關係資料庫單表查詢的絕大部分功能,而且還支持對數據建立索引。
您可以按如下步驟安裝:
1、配置系統yum源
保存退出!
2、使用yum在線安裝MongoDB
sudo yum install -y mongodb-org
#安裝mongodb會同時安裝mongodb-org包及其依賴包mongodb-org-server、mongodb-org-mongos、mongodb-org-shell、mongodb-org-tools
3、關閉selinux
sed -i ‘s/SELINUX=enforcing/SELINUX=disabled/g’ /etc/selinux/config
#需要重啟伺服器生效
setenforce 0 #臨時生效,重啟伺服器無效
4、關閉防火牆或者開放埠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 #關閉防火牆
或者開放埠號
firewall-cmd –zone=public –add-port=27017/tcp #mongodb默認埠號
firewall-cmd –reload #重新載入防火牆
5、開啟MongoDB
sudo service mongod start #開啟MongoDB
sudo chkconfig mongod on #加入開機啟動
sudo service mongod restart #重啟MongoDB
6、關閉MongoDB
sudo service mongod stop #關閉防火牆
7、卸載MongoDB
sudo yum erase $(rpm -qa | grep mongodb-org) #卸載MongoDB
sudo rm -r /var/log/mongodb #刪除日誌文件
sudo rm -r /var/lib/mongo #刪除數據文件
8、檢查資料庫是否安裝成功
ps -aux | grep mongod #查看資料庫的進程是否存在
我的MAC編譯LUA-CJSON模塊時報如下錯誤,求大神解答~~!
把Makefile里的 CJSON_LDFLAGS = -shared改成CJSON_LDFLAGS = -bundle -undefined dynamic_lookup試試看
如何在centos上部署meteor應用
第一部分,Meteor項目部署的步驟和坑點
首先說一下Meteor項目部署的步驟流程和一些細節點,這部分內容適合在任何平台上部署的情況。
1,項目打包
meteor build ../production –architecture os.linux.x86_64
這裡 –architecture 參數非常重要,這個是指定你部署伺服器的運行環境,打包的過程會根據這個環境來編碼和打包源代碼。
../production 代表打包好的包文件在../production 這個目錄里,這個地址你可以任意指定。
2,將發布包上傳到伺服器
cd ../production
scp my-project.tar.gz root@192.168.0.100:/opt/www/
上傳到伺服器可以用任何合適的方法,我為了演示簡便就使用scp的方式。
3,解壓發布包
ssh root@192.168.0.100
cd /opt/www/
tar zxvf my-project.tar.gz
注意:這部分內容是在伺服器上操作的
找到這個發布包,解壓發布包
4,配置安裝項目所需要的插件包
cd bundle/programs/server
npm install
my-project.tar.gz文件會解壓出一個bundle目錄,而bundle/programs/server目錄就是項目server代碼所在的目錄。
所以進入這個目錄,運行npm install,npm會自動安裝所需的插件、組件。
5,運行meteor
cd ../../
node main.js
或者
export ROOT_URL=
node main.js
雖然伺服器代碼在 bundle/programs/server 目錄里,但入口文件在 bundle 目錄下,所以退出來到 bundle,然後運行node main.js 啟動服務。
在啟動之前可以通過 export ROOT_URL= 方式設置一些環境變數來配置meteor項目的運行。
6,伺服器環境搭建和配置
如果在第五步發現你無法運行或者報錯了,有可能是你沒有安裝nodejs,也有可能是你的nodejs版本不對。
meteor 1.3.2 所需要的 nodejs 版本是0.10.43,過高的nodejs版本也會導致meteor項目部署運行報錯。
在這說一下nodejs的版本號的問題,不要看0.10.43版本號好像很小,懷疑它不是穩定的版本,之所以nodejs現在最大的版本號會有6.2.0這種很大的編號,是因為之前nodejs的開發團隊分裂過,現在有合併在一起了,所以導致版本號比較混亂。6.2.0如果以之前的版本號演進的話大概也就是0.16.0。
不管你是否安裝過nodejs或者版本不對,都先安裝nvm,鑒於nodejs這麼混亂的版本號所以需要一個nvm這樣的工具來管理不同的nodejs版本。
安裝nvm
curl -o- | bash
安裝和使用 nodejs 0.10.43
nvm install 0.10.43
nvm use 0.10.43
通過這一系列的操作,你基本部署完成你的項目了,但每次開發一個新版本就要這樣部署一下有些麻煩,所以就有人寫了一些部署meteor項目的工具。
第二部分,一鍵部署工具介紹和使用
其中官方推薦的是mup,mup是將meteor項目部署到伺服器主機上。mup還有一個版本mupx,可以將meteor項目部署到docker容器上。
但mup和mupx都只支持ubuntu/debian架構的伺服器,而且在國內的網路環境下運行非常慢,因為它們都沒有針對國內的網路環境優化npm pacakge伺服器。
所以我在mupx的基礎將伺服器代碼移植到CentOS平台上,項目地址在這 mup for centos,如果需要在CentOS上部署,可以到這裡去下載使用。github的項目首頁有詳細的使用說明。在這裡我簡單的講一下如何使用mup for centos一鍵部署Meteor項目到伺服器。
1,下載、安裝mup for centos
cd /usr/local
git clone
ln -s mupx/bin/mup bin/mup
mup
進入/usr/local/目錄,一般的第三方工具都安裝在這。
git下載工具源碼,ln連接mup命令
然後執行 mup 命令,如果有顯示幫助信息就說明安裝完成了。
2,建立項目部署目錄
cd ~/projects/myproject
mkdir .deploy
cd .deploy
mup init
進入你的meteor項目所在的目錄,建立一個隱藏目錄 .deploy,並進入目錄,在目錄里初始化部署腳本。
3,編輯部署腳本 mup.json
{
“servers”: [
{
“host”: “jcw”, // 部署伺服器的地址 ip 或者 域名
“username”: “root”, // 伺服器用戶名
// “password”: “password”, // 伺服器密碼
“pem”: “~/.ssh/id_rsa”, // 可以用ssh驗證,就不需要配置密碼了
“env”: {} // 伺服器需要的環境變數
}
],
“appName”: “zhiq”, // 項目的名稱,這個很重要,如果是多個項目部署到一個伺服器上,這個名字不能重複,否則會覆蓋其他項目
“app”: “/Users/rome/Projects/meteor/zhiq”, // meteor項目在你本地的目錄地址
“env”: {
“PORT”: 8181, // 埠,多個項目部署到同一個伺服器,也需要修改為不同的埠
“ROOT_URL”: “” // 項目真實的訪問地址
},
“dockerImage”: “romejiang/meteor:v53” // 使用的 Docker 鏡像
}
部署腳本里有很多參數,但上面這幾個是你會用到的,其他的參數可以不用動,默認值就好。
4,初始化伺服器環境
mup setup
mup會根據需要對伺服器的配置部署環境,會自動安裝docker,mongodb,更新一些包。
5,部署項目
mup deploy
部署項目,項目會部署到伺服器的/opt/目錄下。
6,再次部署
mup deploy
一次每次更新了代碼再次部署是只需要運行 , mup deploy 即可。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196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