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cjava,rpcjava實現

本文目錄一覽:

java protobuf 定義rpc服務怎麼調用

1.,選擇其中的win版本下載,我選擇的是protoc-2.4.1-win32.zip

2.下載一個protobuf-java-2.4.1.jar文件(注意,要與你剛才下的proto.exe版本相同)

然後就開始開發了。

步驟:

1.用記事本編寫一個.proto文件:

}如:編寫的是test.proto

package protobuf;

option java_package = “com.sq.protobuf”;

option java_outer_classname = “FirstProtobuf”;

message testBuf {

required int32 ID = 1;

required string Url = 2;

}

將其放在與剛解壓的protoc.exe同級目錄中。

2.在cmd中,到protoc-2.4.1-win32文件夾下,

執行

E:\protoc-2.4.1-win32 protoc.exe –java_out=./ test.proto

則可以找到的一個生成的FirstProtobuf.java文件。

3.在MyEclipse中新建一個java project,建立包com.sq.protobuf,然後將剛才生成的FirstProtobuf.java文件放在其下面。

此時會報錯,因為沒有引入jar包,在package視圖下,將protobuf-java-2.4.1.jar引入,即可解決問題。

rpc的實現機制是什麼

RPC 的全稱是 Remote Procedure Call 是一種進程間通信方式。它允許程序調用另一個地址空間(通常是共享網路的另一台機器上)的過程或函數,而不用程序員顯式編碼這個遠程調用的細節。即無論是調用本地介面/服務的還是遠程的介面/服務,本質上編寫的調用代碼基本相同。

比如兩台伺服器A,B,一個應用部署在A伺服器上,想要調用B伺服器上應用提供的函數或者方法,由於不在一個內存空間,不能直接調用,這時候需要通過就可以應用RPC框架的實現來解決。

RPC 會隱藏底層的通訊細節(不需要直接處理Socket通訊或Http通訊)

RPC 是一個請求響應模型。客戶端發起請求,伺服器返迴響應(類似於Http的工作方式)

RPC 在使用形式上像調用本地函數(或方法)一樣去調用遠程的函數(或方法)。

二、常見RPC框架

幾種比較典型的RPC的實現和調用框架。

(1)RMI實現,利用java.rmi包實現,基於Java遠程方法協議(Java Remote Method Protocol)

和java的原生序列化。

(2)Hessian,是一個輕量級的remoting onhttp工具,使用簡單的方法提供了RMI的功能。 基於HTTP協議,採用二進位編解碼。

(3)THRIFT是一種可伸縮的跨語言服務的軟體框架。thrift允許你定義一個描述文件,描述數據類型和服務介面。依據該文件,編譯器方便地生成RPC客戶端和伺服器通信代碼。

二、RPC框架實現原理

在RPC框架中主要有三個角色:Provider、Consumer和Registry。如下圖所示:

RPC框架面試總結-RPC原理及實現

節點角色說明:

* Server: 暴露服務的服務提供方。

* Client: 調用遠程服務的服務消費方。

* Registry: 服務註冊與發現的註冊中心。

三、RPC調用流程

RPC基本流程圖:

RPC框架面試總結-RPC原理及實現

一次完整的RPC調用流程(同步調用,非同步另說)如下:

1)服務消費方(client)調用以本地調用方式調用服務;

2)client stub接收到調用後負責將方法、參數等組裝成能夠進行網路傳輸的消息體;

3)client stub找到服務地址,並將消息發送到服務端;

4)server stub收到消息後進行解碼;

5)server stub根據解碼結果調用本地的服務;

6)本地服務執行並將結果返回給server stub;

7)server stub將返回結果打包成消息並發送至消費方;

8)client stub接收到消息,並進行解碼;

9)服務消費方得到最終結果。

RPC框架的目標就是要2~8這些步驟都封裝起來,讓用戶對這些細節透明。

四、服務註冊發現

RPC框架面試總結-RPC原理及實現

服務提供者啟動後主動向註冊中心註冊機器ip、port以及提供的服務列表;

服務消費者啟動時向註冊中心獲取服務提供方地址列表,可實現軟負載均衡和Failover;

五、使用到的技術

1、動態代理

生成 client stub和server stub需要用到 Java 動態代理技術 ,我們可以使用JDK原生的動態代理機制,可以使用一些開源位元組碼工具框架 如:CgLib、Javassist等。

2、序列化

為了能在網路上傳輸和接收 Java對象,我們需要對它進行 序列化和反序列化操作。

* 序列化:將Java對象轉換成byte[]的過程,也就是編碼的過程;

* 反序列化:將byte[]轉換成Java對象的過程;

可以使用Java原生的序列化機制,但是效率非常低,推薦使用一些開源的、成熟的序列化技術,例如:protobuf、Thrift、hessian、Kryo、Msgpack

關於序列化工具性能比較可以參考:jvm-serializers

3、NIO

當前很多RPC框架都直接基於netty這一IO通信框架,比如阿里巴巴的HSF、dubbo,Hadoop Avro,推薦使用Netty 作為底層通信框架。

4、服務註冊中心

可選技術:

* Redis

* Zookeeper

* Consul

* Etcd

Java開發中消息隊列和rpc框架都是做什麼的?

一,消息隊列服務一般用於設計多系統之間的信息傳輸,一般這種傳輸不需要對方對數據做出回應。它最常見的方式是構建非同步的生產者-消費者模式。我們在系統開發中,有些業務並不需要及時返回結果,我們可以把這些操作放到隊列中,然後另起一個消費者去處理它。比如日誌,資料庫非同步更新。

二,rpc一般是用於伺服器與伺服器進程之間通信,這種通信有請求和應答。它是建立在底層的socket通信之上的。封裝為rpc之後,更加方便建立通信。就像在同一個進程中調用對方的方法一樣。它本地的方法名一般和請求到達的伺服器的方法名一一對應。這樣可以更好的把模塊劃分。所以它是應對分散式而生的。比如一個網站,一開始可能所有的服務在一個進程中,但是隨著業務的增長,一個進程處理不過來,這時就需要把業務拆分成多個,分部到不同的機器上去。

jsonrpc java怎麼運行

JSON-RPC-Java 由兩個對用戶可視化的組件構成,它們是JSONRPCBridge和JSONRPCServlet,二者的協調實現了JSON伺服器端對請求對象的處理,並響應給用戶。

JSONRPCBridge是一個擁有伺服器端導出給特定客戶端的對象的引用的session對象,它接收伺服器(也就是JSONRPCServlet)傳來的JSON-RPC請求,然後其把JSON對象解碼(unmarshalling)為Java對象,再扮演方法調用的角色,還要把方法調用返回的Java對象結果組碼(marshall)為JSON對象傳給客戶端處理。而具體的從Java對象到Javascript對象的類型轉換由負責串列化的串列化類Serializer處理。

JSONRPCBridge必須放置在HttpSession對象中,並且註冊屬性名為「JSONRPCBridge」,以使JSONRPCServlet能夠定位負責調用導出到客戶端的Java對象的橋。為此,為了導出一個對象的所有實例和靜態方法到客戶端,應該有如下的代碼: JSONRPCBridge.registerObject(“myObject”, myObject);

為了導出一個類的所有的靜態方法,應該:JSONRPCBridge.registerClass((“myObject”, myObject);

如果registerObject和registerClass被多次調用為有相同鍵值的對象使用,那麼其將被最新賦值的對象所更新。

在JSON中,還可以使用單例模式的globalBridge來為所有的HTTP客戶端導出所有的實例方法。其可以用來註冊工廠類,但使用時要注意認證與安全問題。使用時如下標識:JSONRPCBridge.getGlobalBridge().registerObject(“myObject”,myObject); 同上其還可以導出所有的靜態方法。

該協議中最重要的一部分還有就是Servlet了,現在就來簡單的介紹一下:

在該協議中,JSONRPCServlet充當傳送器,處理通過HTTP傳輸過來的JSON

java rpc框架哪個好 知乎

Thrift 是由 Facebook 開源的一個 RPC 框架,現在已經掛在 apache.org 下了。主要的幾個好處:

1. 支持非常多語言,包括在 WEB 開發中很常用的 PHP,以及最重要的 C++/Python/Java 等 WEB後端常用語言,當然,還包括很 cool 的 Ruby、Erlang。

2. 完整的 RPC 框架實現,用腳本生成通訊相關的框架代碼,開發者只需要集中精力處理好 業務邏輯。比如搭建一個 Hello World Service 只需要幾分鐘。

3.擁有被 Facebook、Last.fm 等不少大規模互聯網應用驗證過的性能和可用性。

Hessian是一款基於HTTP協議的RPC框架,採用的是二進位RPC協議,非常輕量級 ,且速度較快。

當然,還有Hetty,它是一款構建於Netty和Hessian基礎上的高性能的RPC框架。

java java.lang.Class對象不能用於RPC傳輸嗎

RPC的過程是 傳遞參數 給 遠程的一個進程 執行相應的方法(這裡的遠程是相對的,其實不在同一個進程里,就可以),獲取到一個對象,這中間的問題是,你需要把調用參數傳遞給遠程的進程,但是這些參數是在你本地的內存里,遠程的進程是拿不到你本地的內存信息的,所以這中間 演變出一個 序列化的機制,簡單來說,就是把內存里的數據,變成一種可以傳輸的方式(簡單來說,把內存的狀態用一段數據來表示,這種數據可以是二進位數據,也可以是文本數據,常用的xml,json也是),序列化之後,就可以傳遞給遠程,作為參數,調用遠程的方法,同時 返回的結果也用序列化的方式,返回給本地。 java本身的序列化方式是,需要實現java.io.Serializable 就可以。 查看了下 Class的定義,

public final class ClassT implements java.io.Serializable,

GenericDeclaration,

Type,

AnnotatedElement

Class實現了那個介面,所以可以用來進行RPC傳輸。 這裡需要說明的一點是,序列號的方式其實有很多種,不是所有的序列化方式都需要實現Serializable來序列化,有很多別的方式,是不需要實現Serializable,也可以序列化的。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196253.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小藍的頭像小藍
上一篇 2024-12-03 09:53
下一篇 2024-12-03 09:53

發表回復

登錄後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