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python輸入兩個數並求和
python輸入兩個數進行求和的方法:首先使用input()函數接收從鍵盤輸入的兩個數;然後使用float()函數將接收的兩個值統一轉換為浮點數;接著使用+運算符將兩個數想加,得到一個相加值;最後使用print()函數將該值輸出即可。
用戶輸入兩個數字,並計算兩個數字之和
# -*- coding: UTF-8 -*-
# 用戶輸入數字
num1=input(‘輸入第一個數字:’)
num2=input(‘輸入第二個數字:’)
# 求和
sum=float(num1)+float(num2)
#顯示計算結果
print(‘數字 {0} 和 {1} 相加結果為: {2}’.format(num1. num2. sum))
輸出:
輸入第一個數字:1.5
輸入第二個數字:2.5
數字1.5和2.5相加結果為:4.0
python3.x中input()函數接受一個標準輸入數據,返回為string類型。
float()函數用於將整數和字元串轉換成浮點數。
Python怎麼打包方式求和
在python求和的方法:
1、首先,定義一個數組,保存求和的所有整數。
2、輸入求和的整數個數,保存在變數n中。
3、用for循環,控制輸入所有的求和整數。
4、輸入所有的求和整數,保存在數組中。
5、輸出所有求和的整數
6、調用sum函數,計算所有整數的和。
7、最後,輸出計算得到的所有整數和。
8、運行程序,按照輸入的整數個數,輸入各求和的整數後,電腦就會計算出它們的整數和
函數中的*args 和 **kargs到底是什麼東東?
學習一門語言,函數永遠是繞不開的基礎語法,畢竟臟活累活交給函數幹嘛,Python的函數語法是很簡單的,曾經我以為我已經掌握了,可是當我最近看一些第三方庫的源碼時,才發現有幾個用法是我沒用到也不會的,這次算是一次查漏補缺的文章,希望對大家學習函數有所幫助。
在函數定義的時候,就會出現這兩個東東。
這裡的*是必需的,後面的args和kargs可以寫成其他的名稱,只是默認是這個寫法。
要明白星號的使用方法,我們就先看看函數最基礎的調用,函數一般的調用就是按順序和關鍵字來實現的。
其次就是函數的參數是固定好的,定義了三個就使用三個參數。例如兩個值求和。
但是我想多個參數求和應該怎麼定義了?那就要使用*號了,*args我們稱之為可變位置參數,傳入的參數會被放進元組裡。
所以多個不固定參數求和的方法就可以用星號來實現。
我們再來看一個簡單的案例,大家就明白可變位置參數的作用了。
一個值傳入到了a參數中,其他的都傳入到了args中,並以元祖形式返回。
兩個星號的叫可變關鍵字參數,傳入的參數以鍵值對的形式存放到字典里。
最後,我們再簡單看看在函數調用時,星號的使用方法。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了,我們下期再見~
python定義求和函數
使用三種方法實現0-n累加求和
定義函數分別使用while循環、for循環、遞歸函數實現對0-n的累加求和
1、使用while循環
定義一個累加求和函數sum1(n),函數代碼如下:
20200503163511.jpg
2、使用 for循環
定義一個累加求和函數sum2(n),函數代碼如下:
20200503163523.jpg
3、使用遞歸函數
定義一個累加求和函數sum3(n),函數代碼如下: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196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