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c++如何將輸入的字元轉為字元畫
/***********************************
C 程序得到漢字字模信息
***********************************/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
得到英文字元的字模信息,存入數組
參數:
c:要得到字模信息的字元指針
buffer[]:存儲得到字模信息的數組
無返回值
***********************************/
void getAscCode(char *c,char buff[]) {
unsigned long offset;
FILE *ASC;/* 打開字型檔文件asc16 */
if((ASC = fopen(“asc16″,”rb”)) == NULL) {
printf(“Can’t open asc,Please add it\n”);
getchar();
exit(0);
}
offset = *(c) * 16 + 1; /* 通過ascii碼算出偏移量 */
fseek(ASC,offset,SEEK_SET);/* 將文件指針移動到偏移量的位置 */
fread(buff,16,1,ASC); /* 從偏移量的位置讀取32個位元組 */
printf(“ASCII:%d,offset:%d \n\r”,*c,offset);
}
/**********************************
功能:顯示漢字串,每個以16×16格式。
參數:Hz:待顯示的漢字串
c1:前景字元串
c2:背景字元串
返回值:無
***********************************/
void ShowHz(char *Hz,char *c1,char *c2) {
unsigned char qh,wh;
unsigned long offset;
char buff[32];
int i,j,k,m;
FILE *HZK;
/* 打開字型檔文件hzk16 */
if((HZK = fopen(“hzk16″,”rb”)) == NULL) {
printf(“Can’t open haz16,Please add it\n”);
getchar();
exit(0);
}
for(m = 0; Hz[m]; m += 2) {
/* 區碼 = 內碼(高位元組) – 160 位碼 = 內碼(低位元組) – 160 */
qh = Hz[m] – 0XA0;/* 獲取區碼 */
wh = Hz[m + 1] – 0XA0;/* 獲取位碼 */
offset = (94 * (qh – 1) + (wh – 1)) * 32L;/* 獲取該漢字在字型檔中偏移量 */
fseek(HZK,offset,SEEK_SET);/* 將文件指針移動到偏移量的位置 */
fread(buff,32,1,HZK);/* 從當前位置讀取32個位元組 */
for(i = 0;i 16;i++) { /* 16×16點陣漢字,一共有16行 */
for(j = 0;j 2;j++) { /* 橫向有2個位元組,循環判斷每個位元組 */
for(k = 0;k 8;k++) { /* 每個位元組有8位,循環判斷每位是否為1 */
if(buff[2 * i + j] (0x80 k)) /* 測試當前位是否為1 */
printf(“%s”,c1);/* 為1的顯示為字元c1 */
else printf(“%s”,c2);/* 為0的顯示為字元c2 */
}
}
printf(“\n”);/* 顯示一行以後,換新行 */
}
printf(“\n”);/* 每個漢字間有一個空行 */
}
fclose(HZK);
}
/*****************************************
根據字模信息輸出英文字元參數
mat:字模指針(一個半形字元點陣信息)
c1:字模中為1的點顯示的字元,也就是前景字元
c2:字模中為0的點顯示的字元,也就是背景字元
無返回值
******************************************/
void printAscChar(char *mat,char *c1,char *c2) {
int i,j;
for(i = 0;i 16;i++) { /* 8×16的點陣,一共有16行 */
for(j = 0;j 8;j++)/* 橫向一個位元組8位,依次判斷每位是否為0 */
if(mat[i] (0x80 j))/* 測試當前位是否為1 */
printf(“%s”,c1);/* 為1的顯示為字元c1 */
else printf(“%s”,c2);/* 為0的顯示為字元c2 */
printf(“\n”);/* 輸完一行以後,進行換行 */
}
}
/******************************************
根據字模信息輸漢字字元?參數:
mat:字模指針(一個全形字元或漢字信息)
c1:字模中為1的點顯示的字元,也就是前景字元
c2:字模中為0的點顯示的字元,也就是背景字元
無返回值?
*******************************************/
void printHzKChar(char *mat,char *c1,char *c2) {
int i,j,k;
for(i = 0;i 16;i++) { /* 16×16點陣漢字,一共有16行 */
for(j = 0;j 2;j++) { /* 橫向有2個位元組,循環判斷每個位元組的 */
for(k = 0;k 8;k++) { /*每個位元組有8位,循環判斷每位是否為1 */
if(mat[2 * i + j] (0x80 k)) /* 測試當前位是否為1 */
printf(“%s”,c1);/* 為1的顯示為字元c1 */
else printf(“%s”,c2);/* 為0的顯示為字元c2 */
}
}
printf(“\n”);/* 輸完一行以後,進行換行 */
}
}
/********************************** * 主函數 ***********************************/
int main() {
char *CnStr = “網路”;
/* 漢字佔兩個位元組,前景字元和背景字元都要有兩個英文字元或一個中文字元,否則字體將變形 */
char *prospect = “*”;
char *background = ” “;
ShowHz(CnStr,prospect,background);
return 0;
}
中文字元畫必須是中文嗎
是的。字元畫,一種由字母、標點、漢字或其他字元組成的圖畫。中文字元畫是必須是中文字元的,簡單的字元畫是利用字元的形狀代替圖畫的線條來構成簡單的人物、事物等形象,它一般由人工製作而成。
信息檢索有關問題
38、什麼是學術造假與剽竊?一般而言,剽竊的形式有哪些?司法實踐中隊剽竊是如何界定的?剽竊與參考文獻的區別是什麼?
39、簡要回答:三大檢索工具SCI、Ei和ISTP的內涵。
32.EBSCO提供的個性化服務包括哪些?讀者在使用個性化服務前需要什麼操作程序?
答:個性化服務功能MyEBSCOhos可使讀者將檢索結果、檢索的歷史記錄、專題快報服務、期刊快報服務和個人網頁設計等保存到我的文件夾中進行集中處理。
讀者在使用MyEBSCOhos功能之前應先註冊申請,獲得一組屬於個人的用戶名和口令,具體操作方法是:點擊Sign in to My EBSCOhos按鈕,選擇「Im a new user」,在彈出的註冊頁面中依次填入用戶姓名、郵箱地址、自由選擇登入用戶名和口令、找回口令時的問題答案。點擊」Submit」按鈕進行註冊,如果註冊成功,系統將在彈出的sing in 頁面中顯示用戶名,點擊ok按鈕返回MyEBSCOhos最初登陸的界面,此時若在MyEBSCOhos的My出現黃色圖樣即表示登入完成。「secret question」與」secret answer」功能是系統為避免讀者將用戶和口令遺忘時提供查詢之用。當用戶遺忘個人用戶或口令時,點擊」 I forgot my password」或「I forgot y user name and password」按鈕,並填入相關信息後,系統會顯示用戶口令或將自動將用戶名和口令通過油箱發送給用戶。
33.網路資源的特點和類型,搜索引擎的功能。
答:網路信息資源的特點是:數量龐大、增長迅速;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變化頻繁、價值不一;結構複雜、分布廣泛;信息分散、無序等。
(1) 按人類信息交流的方式分類可分為非正式出版信息、半非正式出版物、正式出版物。
(2) 從網路信息檢索角度,按信息查詢方式對網路信息進行分類可分為互聯網信息、ftp信息、telnet信息、USENET/Newsgroup信息資源、ustserv/mailing list 信息、gopher信息。
(3) 按信息存取方式分,可分為郵箱型、揭示板型、廣播型、圖書館型以及書目型。
(4) 按組織形式分,可將網路信息資源分為以下3種類型:文件型、資料庫型、超媒體型。
(5) 按時效性分,可將網路信息資源分為動態信息、電子報紙、電子期刊、電子圖書、聯機館藏目錄、聯機資料庫。
(6) 按信息的媒體形式分為:文本信息、超文本信息、多媒體信息。
(7) 按網路信息服務方式分為:網站信息、新聞組信息、論壇信息、文件服務信息。
(8) 按信息格式分為:HTML,TXT,DOC,PD,RM,MP3.
搜索引擎功能;伴隨著互聯網爆炸性的發展,普通網路用戶想找到所有所需要的資料簡直大海撈針,這時為滿足大眾信息檢索需求的專業搜索網站便應運而生了。
35.文獻信息的先進性、可靠性、適用性判斷方法。
36.查閱有關文獻,寫出「標準文獻、專利文獻、學位論文、研究報告」作為參考文獻時的標註格式。
標準文獻:
這就需要看你引用的長度,如果樓你引用的是完整的一段文章,就先把引用內容寫完之後再進行標註,如果是分開好幾段進行論述,就採取分開標註啦~
同時,標註常見參考文獻著錄格式 :參考文獻格式應按國家標準(GB/T7714-2005)(國際標準)或出版社編輯部格式
例:
1 期刊
[序號] 作者.題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號(期號):起止頁碼
[1 ] 朱建平,張潤楚. 數據挖掘的發展及其特點[J]. 統計與決策,2002(3):55-60
[2 ] 莫少強.數字式中文全文文獻格式的設計與研究[J].情報學報,1999,18(4):1-6
2 圖書
[序號] 著者.書名〔M〕.版本(第一版不寫).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 1 ] 賀奇,鄭岩,魏藜等. 構建面向CRM 的數據挖掘應用[M] . 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1:230-252
[ 2 ] Slowinski R. Intelligent decision support : handbook of applications and advances of
rough set theory【M】. Netherland :Kluwer Acad emic Publishers ,1992
3 學位論文
[序號] 作者.題名〔D〕.保存地點:保存單位,年
[1] 孫玉文. 漢語變調構詞研究[D].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2] 張築生. 微分半動力系統的不變集[D]. 北京:北京大學數學係數學研究所,1983
4 報紙
[序號] 作者.題名〔N〕.報紙名稱,出版年份-月-日(版數)
[1 ] 傅剛,趙承,李佳路.大風沙過後的思考[N].北京青年報,2000-04-12(14)
5 科技報告
〔序號〕作者.題名〔R〕.報告題名及編號,出版年
[1] Kyungmoon Nho. Automatic landing system design using fu logic[R].AIAA-98-4484,1998
6 國際或國家標準
[序號]標準編號,標準名稱〔S〕
〔8〕GB/T 16159-1996,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則〔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1996
7 專利著錄格式
〔序號〕專利所有者.專利題名〔P〕.專利國別:專利號,出版日期
[9〕姜錫洲.一種溫熱外敷藥製備方案[P].中國,881056073,1989-07-06
8 會議文獻著錄格式
序號〕會議主辦者.會議(或會議錄)名稱[C].地點:出版者,出版日期
[4] 張佐光,張曉宏,仲偉虹,等.多相混雜纖維複合材料拉伸行為分析.見:張為民編.第九屆全國複合材料學術會議論
文集(下冊)〔C〕.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1996.410~416
[5] Agrawal R , Imielinski T, Swami A. Mining association rules between sets of items in large databases,Washington ,American,February15-22,1993 [C].Berlin:Springer,c1993
9 電子文獻
專利文獻:
37.學術論文一般由哪幾部分構成?各部分的寫作規範分別是什麼?
1 引言
1.1 制訂本標準的目的是為了統一科學技術報告、學位淪文和學術論文(以下簡稱報告、論文)的撰寫和編輯的格式,便利信息系統的收集、存儲、處理、加工、檢索、利用、交流、傳播。
1.2 本標準適用於報告、論文的編寫格式,包括形式構成和題錄著錄,及其撰寫、編輯、印刷、出版等。
本標準所指報告、論文可以是手稿,包括手抄本和打字本及其複製品;也可以是印刷本,包括發表在期刊或會議錄上的論文及其預印本、抽印本和變異本;作為書中一部分或獨立成書的專著;縮微複製品和其他形式。
1.3本標準全部或部分適用於其他科技文件,如年報、便覽、備忘錄等,也適用於技術檔案。
2 定義
2.1 科學技術報告
科學技術報告是描述一項科學技術研究的結果或進展或一項技術研製試驗和評價的結果;或是論述某項科學技術問題的現狀和發展的文件。
科學技術報告是為了呈送科學技術工作主管機構或科學基金會等組織或主持研究的人等。科學技術報告中一般應該提供系統的或按工作進程的充分信息,可以包括正反兩方面的結果和經驗,以便有關人員和讀者判斷和評價,以及對報告中的結論和建議提出修正意見。
2.2 學位論文
學位論文是表明作者從事科學研究取得創造性的結果或有了新的見解,並以此為內容撰寫而成、作為提出申請授予相應的學位時評審用的學術論文。
學士論文應能表明作者確已較好地掌握了本門學科的基礎理論、專門知識和基本技能,並具有從事科學研究工作或擔負專門技術工作的初步能力。
碩士論文應能表明作者確已在本門學科上掌握了堅實的基礎理淪和系統的專門知識,並對所研究課題有新的見解,有從事科學研究工作成獨立擔負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
博士淪文應能表明作者確已在本門學科上掌握了堅實寬廣的基礎理論和系統深入的專門知識,並具有獨立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學或專門技術上做出了創造性的成果。
2.3 學術論文
學術論文是某一學術課題在實驗性、理論性或觀測性上具有新的科學研究成果或創新見解和知識的科學記錄;或是某種已知原理應用於實際中取得新進展的科學總結,用以提供學術會議上宣讀、交流或討論;或在學術刊物上發表;或作其他用途的書面文件。
學術論文應提供新的科技信息,其內容應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有所前進,而不是重複、模仿、抄襲前人的工作。
3 編寫要求
報告、論文的中文稿必須用白色稿紙單面繕寫或打字;外文稿必須用打字。可以用不褪色的複製本。
報告、論文宜用 A4(210 mm×297 mm)標準大小的白紙,應便於閱讀、複製和拍攝縮微製品。報告、論文在書寫、掃字或印刷時,要求紙的四周留足空白邊緣,以便裝訂、複製和讀者批註。每一面的上方(天頭)和左側(訂口)應分別留邊25 mm以上,下方(地腳)和右側(切口)應分別留邊20 mm以上。
4 編寫格式
1. 報告、論文章、條的編號參照國家標準GB1.1《標準化工作導則標準編寫的基本規定》第8章”標準條文的編排”的有關規定,採用阿拉伯數字分級編號。
2. 報告、論文的合成
5 前置部分
5.1 封面
5.1.1 封面是報告、論文的外表面,提供應有的信息,並起保護作用。
封面不是必不可少的。學術論文如作為期刊、書或其他出版物的一部分,無需封面;
如作為預印本、抽印本等單行本時,可以有封面。
5.1.2 封面上可包括下列內容:
a. 分類號 在左上角註明分類號,便於信息交換和處理。一般應註明《中國圖書資料類法》的類號,同時應儘可能註明《國際十進分類法UDC》的類號。
b. 本單位編號 一般標註在右上角。學術論文無必要。
c. 密級視報告、論文的內容,按國家規定的保密條例,在右上角註明密級。如系公開發行,不注密級。
d. 題名和副題名或分冊題名 用大號字標註於明顯地位。
e. 卷、分冊、篇的序號和名稱 如系全一冊,無需此項。
f. 版本 如草案、初稿、修訂版、…等。如系初版,無需此項。
g, 責任者姓名 責任者包括報告、論文的作者、學位論文的導師、評閱人、答辯委員會主席、以及學位授予單位等。必要時可註明個人責任者的職務、職稱、學位、所在單位名稱及地址;如責任者系單位、團體或小組,應寫明全稱和地址。
在封面和題名頁上,或學術論文的正文前署名的個人作者,只限於那些對於選定研究課題和制訂研究方案、直接參加全部或主要部分研究工作並作出主要貢獻、以及參加撰寫論文並能對內容負責的人,按其貢獻大小排列名次。至於參加部分工作的合作者、按研究計劃分工負責具體小項的工作者、某一項測試的承擔者,以及接受委託進行分析檢驗和觀察的輔助人員等,均不列入。這些人可以作為參加工作的人員一一列入致謝部分,或排於腳註。
如責任者姓名有必要附註漢語拼音時,必須遵照國家規定,即姓在名前,名連成一詞,不加連字元,不縮寫。
h. 申請學位級別 應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暫行實施辦法》所規定的名稱進行標註。
i. 專業名稱 系指學位論文作者主修專業的名稱。
j. 工作完成日期 包括報告、論文提交日期,學位論文的答辯日期,學位的授予日期,出版部門收到日期(必要時)。
k. 出版項 出版地及出版者名稱,出版年、月、日(必要時)。
5.1.3 報告和論文的封面格式參見附錄 A。
5.2 封二
報告的封二可標註送發方式,包括免費贈送或價購,以及送發單位和個人;版權規定;其他應註明事項。
5.3 題名頁
題名頁是對報告、論文進行著錄的依據。
學術論文無需題名頁。
題名頁置於封二和襯頁之後,成為另頁的石頁。
報告、論文如分裝兩冊以上,每一分冊均應各有其題名頁。在題名頁上註明分冊名稱和序號。
題名頁除5.1規定封面應有的內容並取得一致外,還應包括下列各項:
單位名稱和地址,在封面上未列出的責任者職務、職稱、學位、單位名稱和地址,參加部分工作的合作者姓名。
5.4 變異本
報告、論文有時適應萊種需要,除正式的全文正本以外,要求有某種變異本,如:節本、摘錄本、為送請評審用的詳細摘要本、為摘取所需內容的改寫本等。
變異本的封面上必須標明”節本、摘錄本或改寫本”字樣,其餘應註明項目,參見5.1的規定執行。
5.5 題名
5.5.1 題名是以最恰當、最簡明的詞語反映報告、論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內容的邏輯組合。題名所用每一詞語必須考慮到有助於選定關鍵詞和編製題錄、索引等二次文獻可以提供檢索的特定實用信息。
題名應該避免使用不常見的縮略詞、首字母縮寫字、字元、代號和公式等。
題名一般不宜超過20字。
報告、論文用作國際交流,應有外文(多用英文)題名。外文題名一般不宜超過10個實詞。
5.5.2 下列情況可以有副題名:
題名語意末盡,用副題名補充說明報告論文中的特定內容;
報告、論文分冊出版,或足一系列工作分幾篇報道,或是分階段的研究結果,各用不同副題名區別其特定內容;
其他有必要用副題名作為引伸或說明者。
5.5.3 題名在整本報告、論文中不同地方出現時,應完全相同,但眉題可以節略。
5.6 序或前言
序並非必要。報告、論文的序,一般是作者或他人對本篇基本特徵的簡介,如說明研究工作緣起、背景、它旨、目的、意義、編寫體例,以及資助、支持、協作經過等;也可以評述和對相關問題研究闡發。這些內容也可以在正文引言中說明。
5.7 摘要
5.7.1 摘要是報告、論文的內容不加註釋和評論的簡短陳述。
5.7.2 報告、論文一般均應有摘要,為了國際交流,還應有外文(多用英文)摘要。
5.7.3 摘要應具有獨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閱讀報告、論文的全文,就能獲得必要的信息。摘要中有數據、有結論,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可以獨立使用,可以引用,可以用於工藝推廣。摘要的內容應包含與報告、論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供讀者確定有無必要閱讀全文,也供文摘等二次文獻採用。摘要一般應說明研究工作目的、實驗方法、結果和最終結論等,而重點是結果和給淪。
5.7.4 中文摘要一般不宜超過200~300字;外文摘要不宜超過250個實詞。如遇特殊需要字數可以略多。
5.7.5 除了實在無變通辦法可用以外,摘要中不用圖、表、化學結構式、非公知公用的符號和術語。
5.7.6 報告、論文的摘要可以用另頁置於題名頁之後,學術論文的摘要一般置於題名和作者之後、正文之前。
5.7.7 學位論文為了評審,學術論文為了參加學術會議,可按要求寫成變異本式的摘要,不受字數規定的限制。
5.8 關鍵詞關鍵詞是為了文獻標引工作從報告、論文中選取出來用以表示全文主題內容信息款目的單詞或術語。
每篇報告、論文選取3~8個詞作為關鍵詞,以顯著的字元另起一行,排在摘要的左下方。如有可能,盡量用《漢語主題詞表》等詞表提供的規範詞。
為了國際交流,應標註與中文對應的英文關鍵詞。
5.9 目次頁
長篇報告、論文可以有目次頁,短文無需目次頁。
目次頁由報告、論文的篇、章、條、附錄、題錄等的序號、名稱和頁碼組成,另頁排在序之後。
整套報告、論文分卷編製時,每一分卷均應有全部報告、論文內容的目次頁。
5.10 插圖和附表清單報告、論文中如圖表較多,可以分別列出清單置於目次頁之後。圖的清單應有序號、圖題和頁碼。表的清單應有序號、表題和頁碼。
5.11 符號、標誌、縮略詞、首字母縮寫、計量單位、名詞、術語等的注釋表符號、標誌、縮略詞、首字母縮寫、計量單位、名詞、術語等的注釋說明彙集表,應置於圖表清單之後。6 主體部分
6.1 格式
主體部分的編寫格式可由作者自定,但一般由引言(或緒論)開始,以結論或討論結雙。
主體部分必須由另頁右頁開始。每一篇(或部分)必須另頁起。如報告、論文印成書刊等出版物,則按書刊編排格式的規定。
全部報告、論文的每一章、條的格式和版面安排,要求劃一,層次清楚。
6.2 序號
6.2.1 如報告、論文在一個總題下裝為兩卷(或分冊)以上,或分為兩篇(或部分)以上,各卷或篇應有序號。可以寫成:第一卷、第二分冊;第一篇、第二部分等。用外文撰寫的報告、論文,其卷(分冊)和篇(部分)的序號,用羅馬數字編碼。
6.2.2 報告、論文中的圖、表、附註、參考文獻、公式、算式等,一律用阿拉伯數字分別依序連續編排序號。序號可以就全篇報告、論文統一按出現先後順序編碼,對長篇報告、論文也可以分章依序編碼。其標註形式應便於互相區別,可以分別為:圖 l、圖2.1;表2、表3.2;附註 l);文獻[4];式(5)、式(3.5)等。
6.2.3 報告、論文一律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頁碼。頁碼由書寫、打字或印刷的首頁開始,作為第l頁,並為有頁另頁。封面、封二、封三和封底不編入頁碼。可以將題名頁、序、目次頁等前置部分單獨編排頁碼。頁碼必須標註在每頁的相同位置,便於識別。
力求不出空白頁,如有,仍應以有頁作為單頁頁碼。
如在一個總題下裝成兩冊以上,應連續編頁碼。如各冊有其副題名,則可分別獨立編頁碼。
6.2.4 報告、論文的附錄依序用大寫正體A,B,C,……編序號,如:附錄 A。
附錄中的圖、表、式、參考文獻等另行編序號,與正文分開,也一律用阿拉伯數字編碼,但在數碼前冠以附錄序碼,如:圖 A1;表B2;式(B3);文獻〔A5]等。
6.3 引言(或緒論)
引言(或緒論)簡要說明研究工作的目的、範圍、相關領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識空白、理論基礎和分析、研究設想、研究方法和實驗設計、預期結果和意義等。應言簡意賅,不要與摘要雷同,不要成為摘要的注釋。一般教科書中有的知識,在引言中不必贅述。
比較短的論文可以只用小段文字起著引言的效用。
學位論文為了需要反映出作者確已掌握了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門知識,具有開闊的科學視野,對研究方案作了充分論證,因此,有關歷史回顧和前人工作的綜合評述,以及理論分析等,可以單獨成章,用足夠的文字敘述。
6.4 正文
報告、論文的正文是核心部分,佔主要篇幅,可以包括:調查對象、實驗和觀測方法、儀器設備、材料原料、實驗和觀測結果、計算方法和編程原理、數據資料、經過加工整理的圖表、形成的論點和導出的結論等。
由於研究工作涉及的學科、選題、研究方法、工作進程、結果表達方式等有很大的差異,對正文內容不能作統一的規定。但是,必須實事求是,客觀真切,準確完備,合乎邏輯,層次分明,簡練可讀。
圖
圖包括曲線圖、構造圖、示意圖、圖解、框圖、流程圖、記錄圖、布置圖、地圖、照片、圖版等。
圖應具有”自明性”,即只看圖、圖題和圖例,不閱讀正文,就可理解圖意。
圖應編排序號(見6.2.2)。
每一圖應有簡短確切的題名,連同圖號置於圖下。必要時,應將圖上的符號、標記、代碼,以及實驗條件等,用最簡練的文字,橫排於圖題下方,作為圖例說明。
曲線圖的縱橫坐標必須標註”量、標準規定符號、單位”。此三者只有在不必要標明(如無量綱等)的情況下方可省略。坐標上標註的量的符號和縮略詞必須與正文中一致。
照片圖要求主題和主要顯示部分的輪廓鮮明,便於製版。如用放大縮小的複製品,必須清晰,反差適中。照片上應該有表示目的物尺寸的標度。
6.4.2 表
表的編排,一般是內容和測試項目由左至右橫讀,數據依序豎排。表應有自明性。
表應編排序號(見6.2.2)。
每一表應有簡短確切的題名,連同表號置於表上。必要時應將表中的符號、標記、代碼,以及需要說明事項,以最簡練的文字,橫排於表題下,作為表注,也可以附註於表下。
附註序號的編排,見6.2.2。表內附註的序號宜用小號阿拉伯數字並加圓括弧置於被標註對象的右上角,如:×××1),不宜用星號”*”,以免與數學上共軛和物質轉移的符號相混。
表的各欄均應標明”量或測試項目、標準規定符號、單位”。只有在無必要標註的情況下方可省略。表中的縮略調和符號,必須與正文中一致。
表內同一欄的數字必須上下對齊。表內不宜用”同上”、”同左”、”,,”和類似詞,一律填入具體數字或文字。表內”空白”代表未測或無此項,”-“或”…”(因”-“可能與代表陰性反應相混)代表未發現,”0″代表實測結果確為零。
如數據已繪成曲線圖,可不再列表。
6.4.3 數學、物理和化學式
正文中的公式、算式或方程式等應編排序號(見6.2.2),序號標註於該式所在行(當有續行時,應標註於最後一行)的最右邊。
較長的式,另行居中橫排。如式必須轉行時,只能在+,-,×,÷,<,>處轉行。上下式儘可能在等號”=”處對齊。
示例1:
(1)
示例2:
(2)
示例3:
(30)
小數點用”.”表示。大於999的整數和多於三位數的小數,一律用半個阿拉伯數字元的小間隔分開,不用千位撇。對於純小數應將0列於小數點之前。
示例:應該寫成94 652.023 567;0.314 325不應寫成94,652.023,567;.314,325應注意區別各種字元,如:拉丁文、希臘文、俄文、德文花體、草體;羅馬數字和阿拉伯數字;字元的正斜體、黑白體、大小寫、上下角標(特別是多層次,如”三踏步”)、上下偏差等。
示例:I,l,l,i;C,c;K,k,κ;0,o,(°);S,s,5;Z,z,2;B;β;W,w,ω。
6.4.4 計量單位
報告、論文必須採用1984年2月27日國務院發布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中位》,並遵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使用方法》執行。使用各種量、單位和符號,必須遵循附錄 B所列國家標準的規定執行。單位名稱和符號的書寫方式一律採用國際通用符號。
6.4.5 符號和縮略詞
符號和縮略詞應遵照國家標準(見附錄B)的有關規定執行。如無標準可循,可採納中學科或本專業的權威性機構或學術固體所公布的規定;也可以採用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編印的各學科辭彙的用詞。如不得不引用某些不是公知公用的、且又不易為同行讀者所理解的、或系作者自定的符號、記號、縮略詞、首字母縮寫字等時,均應在第一次出現時一一加以說明,給以明確的定義。
6.5 結論
報告、論文的結論是最終的、總體的結論,不是正文中各段的小結的簡單重複。結論應該準確、完整、明確、精練。
如果不可能導出應有的結論,也可以沒有結論而進行必要的討論。
可以在結論或討論中提出建議、研究設想、儀器設備改進意見、尚待解決的問題等。
6.6 致謝
可以在正文後對下列方面致謝:
國家科學基金、資助研究工作的獎學金基金、合同單位、資助或支持的企業、組織成個人;
協助完成研究工作和提供便利條件的組織或個人;
在研究工作中提出建議和提供幫助的人;
給予轉載和引用權的資料、圖片、文獻、研究思想和設想的所有者;
其他應感謝的組織或個人。
6.7 參考文獻表
按照 GB 7714-87《文後參考文獻著錄規則》的規定執行。
7 附錄
附錄是作為報告、論文主體的補充項日,並不是必需的。
7. 1 下列內容可以作為附錄編於報告、論文後,也可以另編成冊。
a. 為了整篇報告、論文材料的完整,但編入正文又有損於編排的條理和邏輯性,這一類材料包括比正文更為詳盡的信息、研究方法和技術更深入的敘述,建議可以閱讀的參考文獻題錄,對了解正文內容有用的補充信息等;
b. 由於篇幅過大或取材於複製品而不便於編入正文的材料;
c. 不便於編入正文的罕見珍貴資料;
d. 對一般讀者並非必要閱讀,但對本專業同行有參考價值的資料;
e. 某些重要的原始數據、數學推導、計算程序、框圖、結構圖、注釋、統計表、計算機列印輸出件等。
7.2 附錄與正文連續編頁碼。每一附錄的各種序號的編排見4.2和6.2.4。
7.3 每一附錄均另頁起。如報告、論文分裝幾冊。凡屬於某一冊的附錄應置於備該冊正文之後。
8 結尾部分(必要時)
為了將報告、論文迅速存儲人電子計算機,可以提供有關的輸人數據。
可以編排分類索引、著者索引、關鍵詞索引等。
封三和封底(包括版權頁)。
附 錄 A
封面示例
(參考件)
附 錄 B
相 關 標 准
(補充件)
B.1 GB 1434-78 物理量符號
B.2 GB 3100-82 國際單位制及其應用。
B.3 GB 3101-82 有關量、單位和符號的一般原則。
B.4 GB3102.1-82 空間和時間的量和單位。
B.5 GB 3102.2-82 周期及其有關現象的量和單位。
B.6 GB 3102.3-82 力學的量和單位。
B.7 GB 3102.4-82 熱學的量和單位。
B.8 GB 3102.5-82 電學和磁學的量和單位。
B.9 GB 3102.6-82 光及有關電磁輻射的量和單位。
B.10 GB 3102.7-82 聲學的量和單位。
B.11 GB 3102.8-82 物理化學和分子物理學的量和單位。
B.12 GB 3102.9-82 原子物理學和核物理學的量和單位。
B.13 GB 3102.10-82 核反應和電離輻射的量和單位。
B.14 GB 3102.11-82 物理科學和技術中使用的數學符號。
B.15 GB 3102.12-82 無量綱參數。
B.16 GB 3102.13-82 固體物理學的量和單位。
附加說明:
本標準由全國文獻工作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提出。
本標準由全國文獻工作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第七分委員會負責起草。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譚丙煜。
38什麼是學術造假與剽竊?一般而言剽竊有哪些形式?司法實踐中對剽竊是如何界定的?剽竊與參考文獻的區別是什麼?
39.簡要回答:三大檢索工具sci ei 和 istp 的內涵。
答:SCI(科學引文索引 )、EI(工程索引 )、ISTP(科技會議錄索引 ) 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獻檢索系統,是國際公認的進行科學統計與科學評價的主要檢索工具,其中以SCI最為重要。
軟體工程黑盒子設計,求救啊。。。。期末要考的。。。
黑盒測試(Black-box Testing,又稱為功能測試或數據驅動測試)是把測試對象看作一個黑盒子。利用黑盒測試法進行動態測試時,需要測試軟體產品的功能,不需測試軟體產品的內部結構和處理過程。
採用黑盒技術設計測試用例的方法有:等價類劃分、邊界值分析、錯誤推測、因果圖和綜合策略。
黑盒測試注重於測試軟體的功能性需求,也即黑盒測試使軟體工程師派生出執行程序所有功能需求的輸入條件。黑盒測試並不是白盒測試的替代品,而是用於輔助白盒測試發現其他類型的錯誤。
黑盒測試試圖發現以下類型的錯誤:
1)功能錯誤或遺漏;
2)界面錯誤;
3)數據結構或外部資料庫訪問錯誤;
4)性能錯誤;
5)初始化和終止錯誤。
一、黑盒測試的測試用例設計方法
·等價類劃分方法
·邊界值分析方法
·錯誤推測方法
·因果圖方法
·判定表驅動分析方法
·正交實驗設計方法
·功能圖分析方法
等價類劃分:
是把所有可能的輸入數據,即程序的輸入域劃分成若干部分(子集),然後從每一個子集中選取少數具有代表性的數據作為測試用例.該方法是一種重要的,常用的黑盒測試用例設計方法.
1) 劃分等價類: 等價類是指某個輸入域的子集合.在該子集合中,各個輸入數據對於揭露程序中的錯誤都是等效的.併合理地假定:測試某等價類的代表值就等於對這一類其它值的測試.因此,可以把全部輸入數據合理劃分為若干等價類,在每一個等價類中取一個數據作為測試的輸入條件,就可以用少量代表性的測試數據.取得較好的測試結果.等價類劃分可有兩種不同的情況:有效等價類和無效等價類.
有效等價類:是指對於程序的規格說明來說是合理的,有意義的輸入數據構成的集合.利用有效等價類可檢驗程序是否實現了規格說明中所規定的功能和性能.
無效等價類:與有效等價類的定義恰巧相反.
設計測試用例時,要同時考慮這兩種等價類.因為,軟體不僅要能接收合理的數據,也要能經受意外的考驗.這樣的測試才能確保軟體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2)劃分等價類的方法:下面給出六條確定等價類的原則.
①在輸入條件規定了取值範圍或值的個數的情況下,則可以確立一個有效等價類和兩個無效等價類.
②在輸入條件規定了輸入值的集合或者規定了「必須如何」的條件的情況下,可確立一個有效等價類和一個無效等價類.
③在輸入條件是一個布爾量的情況下,可確定一個有效等價類和一個無效等價類.
④在規定了輸入數據的一組值(假定n個),並且程序要對每一個輸入值分別處理的情況下,可確立n個有效等價類和一個無效等價類.
⑤在規定了輸入數據必須遵守的規則的情況下,可確立一個有效等價類(符合規則)和若干個無效等價類(從不同角度違反規則).
⑥在確知已劃分的等價類中各元素在程序處理中的方式不同的情況下,則應再將該等價類進一步的劃分為更小的等價類.
3)設計測試用例:在確立了等價類後,可建立等價類表,列出所有劃分出的等價類:
輸入條件 有效等價類 無效等價類
… … …
… … …
然後從劃分出的等價類中按以下三個原則設計測試用例:
①為每一個等價類規定一個唯一的編號.
②設計一個新的測試用例,使其儘可能多地覆蓋尚未被覆蓋地有效等價類,重複這一步.直到所有的有效等價類都被覆蓋為止.
③設計一個新的測試用例,使其僅覆蓋一個尚未被覆蓋的無效等價類,重複這一步.直到所有的無效等價類都被覆蓋為止.
邊界值分析法
邊界值分析方法是對等價類劃分方法的補充.
(1)邊界值分析方法的考慮:
長期的測試工作經驗告訴我們,大量的錯誤是發生在輸入或輸出範圍的邊界上,而不是發生在輸入輸出範圍的內部.因此針對各種邊界情況設計測試用例,可以查出更多的錯誤.
使用邊界值分析方法設計測試用例,首先應確定邊界情況.通常輸入和輸出等價類的邊界,就是應著重測試的邊界情況.應當選取正好等於,剛剛大於或剛剛小於邊界的值作為測試數據,而不是選取等價類中的典型值或任意值作為測試數據.
(2)基於邊界值分析方法選擇測試用例的原則:
1)如果輸入條件規定了值的範圍,則應取剛達到這個範圍的邊界的值,以及剛剛超越這個範圍邊界的值作為測試輸入數據.
2)如果輸入條件規定了值的個數,則用最大個數,最小個數,比最小個數少一,比最大個數多一的數作為測試數據.
3)根據規格說明的每個輸出條件,使用前面的原則1).
4)根據規格說明的每個輸出條件,應用前面的原則2).
5)如果程序的規格說明給出的輸入域或輸出域是有序集合,則應選取集合的第一個元素和最後一個元素作為測試用例.
6)如果程序中使用了一個內部數據結構,則應當選擇這個內部數據結構的邊界上的值作為測試用例.
7)分析規格說明,找出其它可能的邊界條件.
錯誤推測法
錯誤推測法: 基於經驗和直覺推測程序中所有可能存在的各種錯誤, 從而有針對性的設計測試用例的方法.
錯誤推測方法的基本思想: 列舉出程序中所有可能有的錯誤和容易發生錯誤的特殊情況,根據他們選擇測試用例. 例如, 在單元測試時曾列出的許多在模塊中常見的錯誤. 以前產品測試中曾經發現的錯誤等, 這些就是經驗的總結. 還有, 輸入數據和輸出數據為0的情況. 輸入表格為空格或輸入表格只有一行. 這些都是容易發生錯誤的情況. 可選擇這些情況下的例子作為測試用例.
因果圖方法
前面介紹的等價類劃分方法和邊界值分析方法,都是著重考慮輸入條件,但未考慮輸入條件之間的聯繫, 相互組合等. 考慮輸入條件之間的相互組合,可能會產生一些新的情況. 但要檢查輸入條件的組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即使把所有輸入條件劃分成等價類,他們之間的組合情況也相當多. 因此必須考慮採用一種適合於描述對於多種條件的組合,相應產生多個動作的形式來考慮設計測試用例. 這就需要利用因果圖(邏輯模型).
因果圖方法最終生成的就是判定表. 它適合於檢查程序輸入條件的各種組合情況.
利用因果圖生成測試用例的基本步驟:
(1) 分析軟體規格說明描述中, 那些是原因(即輸入條件或輸入條件的等價類),那些是結果(即輸出條件), 並給每個原因和結果賦予一個標識符.
(2) 分析軟體規格說明描述中的語義.找出原因與結果之間, 原因與原因之間對應的關係. 根據這些關係,畫出因果圖.
(3) 由於語法或環境限制, 有些原因與原因之間,原因與結果之間的組合情況不不可能出現. 為表明這些特殊情況, 在因果圖上用一些記號表明約束或限制條件.
(4) 把因果圖轉換為判定表.
(5) 把判定表的每一列拿出來作為依據,設計測試用例.
從因果圖生成的測試用例(局部,組合關係下的)包括了所有輸入數據的取TRUE與取FALSE的情況,構成的測試用例數目達到最少,且測試用例數目隨輸入數據數目的增加而線性地增加.
前面因果圖方法中已經用到了判定表.判定表(Decision Table)是分析和表達多邏輯條件下執行不同操作的情況下的工具.在程序設計發展的初期,判定表就已被當作編寫程序的輔助工具了.由於它可以把複雜的邏輯關係和多種條件組合的情況表達得既具體又明確.
判定表通常由四個部分組成.
條件樁(Condition Stub):列出了問題得所有條件.通常認為列出得條件的次序無關緊要.
動作樁(Action Stub):列出了問題規定可能採取的操作.這些操作的排列順序沒有約束.
條件項(Condition Entry):列出針對它左列條件的取值.在所有可能情況下的真假值.
動作項(Action Entry):列出在條件項的各種取值情況下應該採取的動作.
規則:任何一個條件組合的特定取值及其相應要執行的操作.在判定表中貫穿條件項和動作項的一列就是一條規則.顯然,判定表中列出多少組條件取值,也就有多少條規則,既條件項和動作項有多少列.
判定表的建立步驟:(根據軟體規格說明)
①確定規則的個數.假如有n個條件.每個條件有兩個取值(0,1),故有 種規則.
②列出所有的條件樁和動作樁.
③填入條件項.
④填入動作項.等到初始判定表.
⑤簡化.合併相似規則(相同動作).
B. Beizer 指出了適合使用判定表設計測試用例的條件:
①規格說明以判定表形式給出,或很容易轉換成判定表.
②條件的排列順序不會也不影響執行哪些操作.
③規則的排列順序不會也不影響執行哪些操作.
④每當某一規則的條件已經滿足,並確定要執行的操作後,不必檢驗別的規則.
⑤如果某一規則得到滿足要執行多個操作,這些操作的執行順序無關緊要.
黑盒測試的優點
1. 基本上不用人管著,如果程序停止運行了一般就是被測試程序crash了
2. 設計完測試例之後,下來的工作就是爽了,當然更苦悶的是確定crash原因
黑盒測試的缺點
1. 結果取決於測試例的設計,測試例的設計部分來勢來源於經驗,OUSPG的東西很值得借鑒
2. 沒有狀態轉換的概念,目前一些成功的例子基本上都是針對PDU來做的,還做不到針對被測試程序的狀態轉換來作
3. 就沒有狀態概念的測試來說,尋找和確定造成程序crash的測試例是個麻煩事情,必須把周圍可能的測試例單獨確認一遍。而就有狀態的測試來說,就更麻煩了,尤其不是一個單獨的testcase造成的問題。這些在堆的問題中表現的更為突出。
黑盒測試(功能測試)工具的選擇
那麼,如何高效地完成功能測試?選擇一款合適的功能測試工具並培訓一支高素質的工具使用隊伍無疑是至關重要的。儘管現階段存在少數不採用任何功能測試工具,從事功能測試外包項目的軟體服務企業。短期來看,這類企業盈利狀況尚可,但長久來看,它們極有可能被自動化程度較高的軟體服務企業取代。
目前,用於功能測試的工具軟體有很多,針對不同架構軟體的工具也不斷推陳出新。這裡重點介紹的是其中一個較為典型自動化測試工具,即Mercury公司的WinRunner。
WinRunner是一種用於檢驗應用程序能否如期運行的企業級軟體功能測試工具。通過自動捕獲、檢測和模擬用戶交互操作,WinRunner能識別出絕大多數軟體功能缺陷,從而確保那些跨越了多個功能點和資料庫的應用程序在發布時盡量不出現功能性故障。
WinRunner的特點在於: 與傳統的手工測試相比,它能快速、批量地完成功能點測試; 能針對相同測試腳本,執行相同的動作,從而消除人工測試所帶來的理解上的誤差; 此外,它還能重複執行相同動作,測試工作中最枯燥的部分可交由機器完成; 它支持程序風格的測試腳本,一個高素質的測試工程師能藉助它完成流程極為複雜的測試,通過使用通配符、宏、條件語句、循環語句等,還能較好地完成測試腳本的重用; 它針對於大多數編程語言和Windows技術,提供了較好的集成、支持環境,這對基於Windows平台的應用程序實施功能測試而言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WinRunner的工作流程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六個步驟:
1.識別應用程序的GUI
在WinRunner中,我們可以使用GUI Spy來識別各種GUI對象,識別後,WinRunner會將其存儲到GUI Map File中。它提供兩種GUI Map File模式: Global GUI Map File和GUI Map File per Test。其最大區別是後者對每個測試腳本產生一個GUI文件,它能自動建立、存儲、載入,推薦初學者選用這種模式。但是,這種模式不易於描述對象的改變,其效率比較低,因此對於一個有經驗的測試人員來說前者不失為一種更好的選擇,它只產生一個共享的GUI文件,這使得測試腳本更容易維護,且效率更高。
2.建立測試腳本
在建立測試腳本時,一般先進行錄製,然後在錄製形成的腳本中手工加入需要的TSL(與C語言類似的測試腳本語言)。錄製腳本有兩種模式: Context Sensitive和Analog,選擇依據主要在於是否對滑鼠軌跡進行模擬,在需要回放時一般選用Analog。在錄製過程中這兩種模式可以通過F2鍵相互切換。
只要看看現代軟體的規模和功能點數就可以明白,功能測試早已跨越了單靠手工敲敲鍵盤、點點滑鼠就可以完成的階段。而性能測試則是控制系統性能的有效手段,在軟體的能力驗證、能力規劃、性能調優、缺陷修復等方面都發揮著重要作用。
3.對測試腳本除錯(debug)
在WinRunner中有專門一個Debug Toolbar用於測試腳本除錯。可以使用step、pause、breakpoint等來控制和跟蹤測試腳本和查看各種變數值。
4.在新版應用程序執行測試腳本
當應用程序有新版本發布時,我們會對應用程序的各種功能包括新增功能進行測試,這時當然不可能再來重新錄製和編寫所有的測試腳本。我們可以使用已有的腳本,批量運行這些測試腳本測試舊的功能點是否正常工作。可以使用一個call命令來載入各測試腳本。還可在call命令中加各種TSL腳本來增加批量能力。
5.分析測試結果
分析測試結果在整個測試過程中最重要,通過分析可以發現應用程序的各種功能性缺陷。當運行完某個測試腳本後,會產生一個測試報告,從這個測試報告中我們能發現應用程序的功能性缺陷,能看到實際結果和期望結果之間的差異,以及在測試過程中產生的各類對話框等。
6.回報缺陷(defect)
在分析完測試報告後,按照測試流程要回報應用程序的各種缺陷,然後將這些缺陷發給指定人,以便進行修改和維護。
常用的功能測試方法
功能測試就是對產品的各功能進行驗證,根據功能測試用例,逐項測試,檢查產品是否達到用戶要求的功能。常用的測試方法如下:
1. 頁面鏈接檢查:每一個鏈接是否都有對應的頁面,並且頁面之間切換正確。
2. 相關性檢查:刪除/增加一項會不會對其他項產生影響,如果產生影響,這些影響是否都正確。
3. 檢查按鈕的功能是否正確:如update, cancel, delete, save等功能是否正確。
4. 字元串長度檢查: 輸入超出需求所說明的字元串長度的內容, 看系統是否檢查字元串長度,會不會出錯.
5. 字元類型檢查: 在應該輸入指定類型的內容的地方輸入其他類型的內容(如在應該輸入整型的地方輸入其他字元類型),看系統是否檢查字元類型,會否報錯.
6. 標點符號檢查: 輸入內容包括各種標點符號,特別是空格,各種引號,回車鍵.看系統處理是否正確.
7. 中文字元處理: 在可以輸入中文的系統輸入中文,看會否出現亂碼或出錯.
8. 檢查帶出信息的完整性: 在查看信息和update信息時,查看所填寫的信息是不是全部帶出.,帶出信息和添加的是否一致
9. 信息重複: 在一些需要命名,且名字應該唯一的信息輸入重複的名字或ID,看系統有沒有處理,會否報錯,重名包括是否區分大小寫,以及在輸入內容的前後輸入空格,系統是否作出正確處理.
10. 檢查刪除功能:在一些可以一次刪除多個信息的地方,不選擇任何信息,按」delete」,看系統如何處理,會否出錯;然後選擇一個和多個信息,進行刪除,看是否正確處理.
11. 檢查添加和修改是否一致: 檢查添加和修改信息的要求是否一致,例如添加要求必填的項,修改也應該必填;添加規定為整型的項,修改也必須為整型.
12. 檢查修改重名:修改時把不能重名的項改為已存在的內容,看會否處理,報錯.同時,也要注意,會不會報和自己重名的錯.
13. 重複提交表單:一條已經成功提交的紀錄,back後再提交,看看系統是否做了處理。
14. 檢查多次使用back鍵的情況: 在有back的地方,back,回到原來頁面,再back,重複多次,看會否出錯.
15. search檢查: 在有search功能的地方輸入系統存在和不存在的內容,看search結果是否正確.如果可以輸入多個search條件,可以同時添加合理和不合理的條件,看系統處理是否正確.
16. 輸入信息位置: 注意在游標停留的地方輸入信息時,游標和所輸入的信息會否跳到別的地方.
17. 上傳下載文件檢查:上傳下載文件的功能是否實現,上傳文件是否能打開。對上傳文件的格式有何規定,系統是否有解釋信息,並檢查系統是否能夠做到。
18. 必填項檢查:應該填寫的項沒有填寫時系統是否都做了處理,對必填項是否有提示信息,如在必填項前加*
19. 快捷鍵檢查:是否支持常用快捷鍵,如Ctrl C Ctrl V Backspace等,對一些不允許輸入信息的欄位,如選人,選日期對快捷方式是否也做了限制。
20. 回車鍵檢查: 在輸入結束後直接按回車鍵,看系統處理如何,會否報錯.812799630您好!希望能有所幫助!有時間逛逛軟體測試基地,365testing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195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