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介紹
Python是一種流行的編程語言,其強大的集合(set)數據結構使得它在數據處理方面非常實用。本文將為大家介紹Python集合的基本概念和常用運算。
2. 正文
一、創建集合
Python中可以通過使用花括弧”{“和”}”或者set()函數來創建一個集合。
s1 = {1, 2, 3, 4, 5}
s2 = set([2, 3, 6, 7, 8])
注意:用花括弧創建空集合會創建一個空字典。
s3 = {} #創建的是字典類型
s4 = set() #創建的是空集合類型
二、集合運算
1. 交集
兩個集合的交集,即包含兩個集合共同元素的集合,可以使用「&」操作符,或者intersection()方法。
s1 = {1, 2, 3, 4}
s2 = {2, 3, 4, 5}
s3 = s1 & s2 #結果為{2, 3, 4}
s4 = s1.intersection(s2) #結果為{2, 3, 4}
2. 並集
兩個集合的並集,即包含兩個集合所有元素的集合,可以使用「|」操作符,或者union()方法。
s1 = {1, 2, 3, 4}
s2 = {2, 3, 4, 5}
s3 = s1 | s2 #結果為{1, 2, 3, 4, 5}
s4 = s1.union(s2) #結果為{1, 2, 3, 4, 5}
3. 差集
兩個集合的差集,即包含第一個集合中不包含第二個集合元素的集合,可以使用「-」操作符,或者difference()方法。
s1 = {1, 2, 3, 4}
s2 = {2, 3, 4, 5}
s3 = s1 - s2 #結果為{1}
s4 = s1.difference(s2) #結果為{1}
4. 對稱差集
兩個集合的對稱差集,即包含兩個集合中不共同的元素的集合,可以使用「^」操作符,或者symmetric_difference()方法。
s1 = {1, 2, 3, 4}
s2 = {2, 3, 4, 5}
s3 = s1 ^ s2 #結果為{1, 5}
s4 = s1.symmetric_difference(s2) #結果為{1, 5}
三、子集和超集
如果一個集合中所有元素都包含在另一個集合中,則稱前一個集合是後一個集合的子集。反之則稱後一個集合是前一個集合的超集。這可以使用issubset()和issuperset()方法來判斷。
s1 = {1, 2, 3}
s2 = {2, 3, 4, 5}
s3 = {1, 2, 3, 4, 5}
print(s1.issubset(s2)) #結果為False
print(s2.issubset(s3)) #結果為True
print(s3.issuperset(s2)) #結果為True
3. 總結
本文介紹了Python集合的基本概念和常用運算。學習了集合運算之後,可以更方便地進行數據處理。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193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