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是Java中的邏輯運算符之一,它也被稱為「與運算符」,它的作用是對兩個布爾值進行邏輯「與」運算,返回一個布爾值。
其中,兩個操作數必須都是布爾類型,如果兩個操作數都為true時,結果為true,否則為false。
二、優先順序
&&的優先順序比較低,它的優先順序僅次於賦值運算符和條件運算符,但在表達式中使用括弧可以改變優先順序。
boolean a = true;
boolean b = false;
boolean c = true;
if(a && b || c){
//...
}
在這個例子中,邏輯與運算符的優先順序低於邏輯或運算符,因此會先執行或運算,但是如果我們改為:
if(a && (b || c)){
//...
}
這樣就能夠在需要的時候改變優先順序,確保代碼邏輯正確執行。
三、短路求值
在Java中,邏輯與運算符採用了「短路求值」策略,也就是說,如果第一個操作數為false,那麼就不會對第二個操作數求值,因為無論第二個操作數的值是什麼,結果都是false。
比如:
boolean a = false;
int b = 0;
if(a && (b++ > 0)){
//...
}
System.out.println(b);
輸出結果為0,因為&&的短路特性使得右邊的表達式沒有被執行。這在實際開發中是非常有用的,比如判斷一個對象是否為null:
if(obj != null && obj.doSomething()){
//...
}
如果obj為null,那麼就不會對右邊的方法進行調用,避免了出現空指針異常的風險。
四、與&的區別
邏輯與運算符&&和按位與運算符&的區別在於,邏輯與運算符是針對布爾類型的操作數進行運算,並且使用短路求值策略,而按位與運算符是針對整數類型的操作數進行運算,返回值也是整數類型。
&&和&都可以用於判斷兩個條件是否滿足,但是如果使用&,無論第一個條件是否滿足,後面的條件都要進行判斷,這會浪費資源,因此建議在判斷條件時使用&&。
五、示例代碼
boolean a = true;
boolean b = false;
if(a && b){
//...
}
這個例子中,因為b為false,所以不滿足兩個條件都為true的要求,因此不會執行代碼塊中的內容。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192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