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norm函數
norm()是numpy中的一個函數,用於計算向量或矩陣的範數,可選參數p指定範數類型,默認為二範數(L2範數)。
import numpy as np a = np.array([1, 2, 3]) b = np.array([[1, 2], [3, 4]]) print(np.linalg.norm(a)) print(np.linalg.norm(b))
輸出結果分別為:3.74165738677和5.47722557505,分別為向量a和矩陣b的L2範數值。
除了L2範數外,norm()函數還支持計算L1、Linf、Frobenius等範數,用p參數指定範數即可,例如:norm(a, 1)即為向量a的L1範數,norm(b, ‘fro’)即為矩陣b的Frobenius範數。
二、normal people
norm在日常生活中也有普遍的使用,表示「規範」、「常態」之意,例如「社會規範」、「行為規範」等等。
在編程中也有norm被用作正常/標準化的含義,例如在機器學習演算法中,通過對各特徵值進行L2標準化,使特徵值取值範圍相同,避免某些特徵對結果產生過大的影響。
三、norms是什麼花
「norms」是指茉莉花屬的植物,常見於中國南部地區,因其香氣被稱為「世界十大名花」之一。
在編程中,如果有對flower類別進行分類或識別的任務,可以使用Python相關包中的分類演算法進行實現。例如,在sklearn中,通過構建分類器對花的不同特徵進行學習,實現對不同花朵進行分類或識別。
四、norman
Norman是拉丁語名字,意思是「北歐人」,在英國也是很常見的名字。
在編程中,使用Python的NLTK包進行自然語言處理,可以進行命名實體識別,從文本中提取出人名、地名、機構名等信息,例如可以從一篇新聞報道中提取出名叫「Norman」的人物。
五、normdist函數
Excel中的normdist函數用於計算標準正態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數值。
在Python中,我們可以使用scipy庫的stats子模塊中的norm函數進行計算,該函數可提供多種方法計算正態分布函數的概率密度值、累積分布函數值、樣本分布的估計等等。
import scipy.stats as st import numpy as np rvs = st.norm.rvs(loc=0, scale=1, size=1000) pdf = st.norm.pdf(rvs, loc=0, scale=1)
以上代碼實現了對大小為1000的標準正態分布進行採樣,並計算出每個樣本對應的概率密度函數值,結果保存在pdf數組中。
六、norms是什麼植物
除了表示茉莉花屬的植物外,「norms」還有可能指美國將軍豆屬的植物,產於哥倫比亞、厄瓜多等地區。
在編程中,我們可以使用Python的pandas包進行對這些植物的信息進行整理、分類、可視化等分析。
七、nonverbal
「Nonverbal」在英語中表示「非語言的」,例如身體語言、表情、姿勢等。
在編程中,我們可以使用OpenCV包進行圖像處理,通過提取人體姿態、面部表情等特徵信息,實現對人類非語言信息的分析和理解。
八、汽車norm
在汽車工程中,「norm」經常指代某項標準,例如歐洲車規(ECE REGULATION)中的對排放標準的規定。
在編程中,我們可以通過使用Python相關包進行汽車行駛數據的採集、處理、分析,實現對車輛排放、油耗、駕駛行為等方面的評估和優化。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191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