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數據刪除的機制
在MySQL中,刪除數據一般是通過delete或truncate語句實現的。兩者的執行依據是不同的,導致在刪除之後空間佔用的變化也不同。
1. delete語句
delete語句是通過行級別刪除數據,刪除的行從磁碟中被完全刪除,但是磁碟空間會變成碎片。另外,如果一個表中有很多的刪除操作,那麼空間碎片會越來越多,導致查詢效率變慢。空間碎片的具體表現是磁碟上的空閑空間逐漸變小。
2. truncate語句
truncate語句是通過整體表重建,刪除數據之後,MySQL會將整個表的空間全部釋放掉,回到空表狀態。這種方式空間利用率高,速度也非常快。但是,如果表涉及到外鍵等約束,不能使用truncate語句,只能使用delete語句。
二、刪除數據後磁碟空間沒變小的原因
當我們使用delete或truncate語句刪除數據之後,我們期望的是磁碟空間能夠得到釋放,但實際情況是磁碟空間並沒有發生變化。這是由於MySQL的設計機制導致的。
1. Innodb存儲引擎
Innodb存儲引擎是一種高性能的存儲引擎,在刪除數據之後並不會立即在磁碟上刪除相關的數據文件,而是將這些文件標記為可復用的空間。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提高刪除數據的效率,減少磁碟I/O次數。但是,這樣也是導致磁碟空間並沒有實時釋放的原因之一。
2. 磁碟空間再利用
MySQL認為,在將來可能還有數據需要寫入到磁碟中,為了避免頻繁的分配釋放磁碟空間,MySQL會將刪除的空間作為可再利用的空間保留下來。
三、如何釋放刪除後的磁碟空間
雖然MySQL不會自動釋放刪除後的磁碟空間,但是我們也可以手動進行釋放。
1. 重建表
使用truncate語句或者一次性刪除大量數據之後,可以嘗試重建整個表,這樣可以釋放磁碟空間。重建表的操作可以通過create table as select語句實現,該語句可以複製數據,同時重構表結構。
--將表重新命名,再進行create table操作 ALTER TABLE mytable RENAME TO old_mytable; CREATE TABLE mytable AS SELECT * FROM old_mytable; DROP TABLE old_mytable;
2. OPTIMIZE TABLE命令
除了重建表之外,MySQL還提供了一個optimize table命令,可以通過該命令來釋放刪除後空間。該命令會執行以下操作:
- 為每個索引重新構建B-tree,使其更加緊湊
- 將數據文件碎片整理成連續的塊
- 釋放沒有使用的空間
OPTIMIZE TABLE mytable;
3. 調整innodb_file_per_table參數
Innodb存儲引擎有一個配置參數innodb_file_per_table,設置該參數為ON之後,每個Innodb表使用一個單獨的表空間進行管理。這樣,在刪除數據之後,Innodb存儲引擎會自動回收相應的表空間,釋放磁碟空間。
--修改my.cnf文件 innodb_file_per_table = ON
四、小結
MySQL在刪除數據後,是通過標記刪除的方式來進行優化,所以,磁碟空間不會立即釋放。為了釋放刪除後的磁碟空間,我們可以使用重建表、optimize table命令、調整innodb_file_per_table參數等方式。需要注意的是,對於有刪除操作的表,我們應該盡量避免頻繁的刪除操作,以免導致空間碎片太多,影響查詢效率。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190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