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Python的來歷
Python語言是由荷蘭人Guido van Rossum在1989年創造出來的一種腳本語言。創造Python的初衷是希望創造一種簡單易讀易寫的編程語言。
在20世紀90年代初,Python語言開始被廣泛應用於新興的互聯網Web應用程序(Django等)。Python在使用參數列表和動態類型等技術上有諸多創新,成為當時開發Web應用的重要語言之一。
二、 吉多·范羅蘇姆的成長經歷
吉多·范羅蘇姆生於荷蘭,1982年畢業於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
他20多歲時,工作是在一家電子設備製造商擔任系統管理員工作,期間接觸了ABC語言,於是便決心創造一種個人電腦的新編程語言,該語言應該簡單、好用、可擴展。在1989年聖誕節期間,他開始了Python的創作之旅。
三、 Python的特性
Python以其簡單、易讀、簡潔、明確的代碼而倍受歡迎。Python可以在許多操作系統中使用,例如Linux,Windows以及Mac。
Python的特性包括:動態類型、垃圾回收、可擴展性等,這些特性讓Python變得極其適合於快速開發Web應用程序。
from flask import Flask
app = Flask(__name__)
@app.route('/')
def hello_world():
return 'Hello, World!'
if __name__ == '__main__':
app.run()
四、 吉多·范羅蘇姆的貢獻
吉多·范羅蘇姆在Python的發展歷程中做出了巨大貢獻。他在Python的發展過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一直致力於Python的推廣工作,並在社區中推動Python的發展,數次獲得各種開源貢獻獎項的大獎。
此外,吉多·范羅蘇姆還發起了Python之禪的概念,這是Python的核心價值觀,深受Python開發者喜愛。
#The Zen of Python
#Python之禪
import this
五、 Python對現代編程的影響
Python語言一直以來都是最受歡迎的編程語言之一。Python語言的介紹和普及讓其具有重要的影響力,成為計算機科學領域的重要工具。
Python廣泛應用於AI、機器學習等領域,在科學計算中也能看到Python的身影。
六、 總結
Guido van Rossum 在過去的20年中塑造了Python,而Python也在全世界範圍內發揮著巨大的作用。Guido van Rossum的貢獻不僅是一個偉大的技術成就,更是與社區共建Python和編程文化的精神象徵。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188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