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 1、c語言的楊輝三角程序
- 2、用C語言的陣列做一個帕斯卡三角形 三角形的大小通過輸入來決定 比方說輸入10 就輸出十行
- 3、C#如何輸出楊輝三角
- 4、楊輝三角的規律?
- 5、c語言新手求助大佬們 列印楊輝三角
- 6、C語言,楊輝三角公式
c語言的楊輝三角程序
c語言的楊輝三角程序如下: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t main()
{
int s = 1, h; // 數值和高度
int i, j; // 循環計數
scanf(“%d”, h); // 輸入層數
printf(“1\n”); // 輸出第一個 1
for (i = 2; i = h; s = 1, i++) // 行數 i 從 2 到層高
{
printf(“1 “); // 第一個 1
for (j = 1; j = i – 2; j++) // 列位置 j 繞過第一個直接開始循環
//printf(“%d “, (s = (i – j) / j * s));
printf(“%d “, (s = (i – j) * s / j));
printf(“1\n”); // 最後一個 1,換行 }
getchar(); // 暫停等待
return 0;
}
擴展資料:
楊輝三角概述
前提:每行端點與結尾的數為1.
每個數等於它上方兩數之和。
每行數字左右對稱,由1開始逐漸變大。
第n行的數字有n項。
第n行數字和為2n。
第n行的m個數可表示為 C(n-1,m-1),即為從n-1個不同元素中取m-1個元素的組合數。
第n行的第m個數和第n-m+1個數相等 ,為組合數性質之一。
每個數字等於上一行的左右兩個數字之和。可用此性質寫出整個楊輝三角。即第n+1行的第i個數等於第n行的第i-1個數和第i個數之和,這也是組合數的性質之一。即 C(n+1,i)=C(n,i)+C(n,i-1)。
(a+b)n的展開式中的各項係數依次對應楊輝三角的第(n+1)行中的每一項。
將第2n+1行第1個數,跟第2n+2行第3個數、第2n+3行第5個數……連成一線,這些數的和是第4n+1個斐波那契數;將第2n行第2個數(n1),跟第2n-1行第4個數、第2n-2行第6個數……這些數之和是第4n-2個斐波那契數。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楊輝三角
用C語言的陣列做一個帕斯卡三角形 三角形的大小通過輸入來決定 比方說輸入10 就輸出十行
很簡單的動態規劃 代碼如下 #include int r[31];int main(){int T;int n;scanf(“%d”, T);r[0] = 0;r[1] = 1;r[2] = 3;for(n = 3; n 2 那麼如果最後一步是2*1橫放 那麼剩餘的部分就是n-1下的所有情況 如果最後一步是兩個2*1豎放 或者是2*2 那麼…
C#如何輸出楊輝三角
1、直角三角形楊輝三角:
#includestdio.h
#define M 10
void main()
{
int a[M][M], i , j ;
for(i=0;iM;i++)
for(j=0;j=i;j++)
{
if(i==j||j==0)
a[i][j]=1;
else
a[i][j]=a[i-1][j]+a[i-1][j-1];
printf(“%d”,a[i][j]);
if(i==j)printf(“\n”);
}
}
2、金字塔型楊輝三角:
#includestdio.h
void main()
{
int a,i,j;
for(i=0;i10;i++)
{
for(j=10;j=i;j–)
printf(“%2c”,’ ‘);/*兩個空格*/
for(j=0;j=i;j++)
{
if(i==j||j==0)
a[i][j]=1;
else
a[i][j]=a[i-1][j]+a[i-1][j-1];
printf(“%3d “,a[i][j]); /*%3d後一個空格*/
if(i==j)
printf(“\n”);
}
}
}
一、輸出樣式:
二、楊輝三角介紹:
1、楊輝三角形,又稱賈憲三角形,帕斯卡三角形,是二項式係數在三角形中的一種幾何排列。
2、楊輝三角形同時對應於二項式定理的係數。
3、簡單的說,就是兩個未知數和的冪次方運算後的係數問題,比如(x+y)²=x²+2xy+y²,這樣係數就是1、2、1,這就是楊輝三角的其中一行,立方,四次方,運算的結果看各項的係數。
楊輝三角的規律?
楊輝三角,又稱賈憲三角形,帕斯卡三角形,是二項式係數在三角形中的一種幾何排列。以下為 n = 5 的楊輝三角。
1行 1
2行 1 1
3行 1 2 1
4行 1 3 3 1
5行 1 4 6 4 1
性質
1、每個數等於它上方兩數之和。
2、每行 數字左右對稱,由1開始逐漸變大。
3、第n行的數字有n項。
4、第n行數字和為2 n-1。
5、第n行的第m個數和第n-m+1個數相等,即C(n-1,m-1)=C(n-1,n-m)( 組合數性質
之一) [1]
6、每個數字等於上一行的左右兩個數字之和。可用此性質寫出整個楊輝三角。即第n+1行的第i個數等於第n行的第i-1個數和第i個數之和,這也是組合數的性質之一。即 。 [2]
7、第n行的m個數可表示為C(n-1,m-1)(n-1下標,m-1上標),即為從n-1個不同 元素中取m-1個元素的組合數。
組合數計算方法:C(n,m)=n!/[m!(n-m)!]
8、(a+b)^n的展開式中的各項 係數 依次對應楊輝三角的第(n+1)行中的每一項。 [3]
9、將第2n+1行第1個數,跟第2n+2行第3個數、第2n+3行第5個數……連成一線,這些數的和是第4n+1個 斐波那契數;將第2n行第2個數(n1),跟第2n-1行第4個數、第2n-2行第6個數……這些數之和是第4n-2個 斐波那契數。
10、將各行數字相排列,可得11的n-1(n為行數)次方:1=11^0; 11=11^1; 121=11^2……;細心的人可能會發現當n≥5時會不符合這一條性質,其實是這樣的:把第n行的最右面的數字”1″放在個位,然後把左面的一個數字的個位對齊到十位… …,以此類推,把空位用「0」補齊,然後把所有的數加起來,得到的數正好是11的n-1次方。以n=11為例,第十一行的數為:1,10,45,120,210,252,210,120,45,10,1;
C語言代碼實現列印輸出
網上很多都是利用二維數組實現,對於 n 很小的情況下,當然可以,但對於n比較大的時候,二維數組就比較消耗內存了,以下方法直接利用第7條性質,直接計算輸出楊輝三角,代碼如下所示。
#includestdio.h
void print_yanghui_triangle(int n)
{
span style=”white-space:pre” /spanint i, j, k, s;
span style=”white-space:pre” /spanfor(i = 1; i = n; i++)
span style=”white-space:pre” /span{
span style=”white-space:pre” /spanfor(j = 1; j = i; j++)
span style=”white-space:pre” /span{
span style=”white-space:pre” /spans = 1;
span style=”white-space:pre” /spank = 1;
span style=”white-space:pre” /span//計算第 i 行的第 j 個數
span style=”white-space:pre” /spanfor(k = 1; k j; k ++)
span style=”white-space:pre” /span{
span style=”white-space:pre” /spans = s * (i – k)/k;
span style=”white-space:pre” /span}
span style=”white-space:pre” /spanprintf(“%2d\t”, s);
span style=”white-space:pre” /span}
span style=”white-space:pre” /spanprintf(“\n”);
span style=”white-space:pre” /span}
}
int main()
{
span style=”white-space:pre” /spanint n = 0;
span style=”white-space:pre” /span
span style=”white-space:pre” /spanprintf(“Input line of YangHui Triangle: “);
span style=”white-space:pre” /spanscanf(“%d”, n);
span style=”white-space:pre” /spanprint_yanghui_triangle(n);
span style=”white-space:pre” /span
span style=”white-space:pre” /spanreturn 0;
}
輸出結果如下:
Input line of YangHui Triangle: 9
1
1 1
1 2 1
1 3 3 1
1 4 6 4 1
1 5 10 10 5 1
1 6 15 20 15 6 1
1 7 21 35 35 21 7 1
1 8 28 56 70 56 28 8 1
總結:注意計算第 i 行第 j 列數字的方法,示範代碼的計算方式,能夠避免很快溢出(按照公式計算,大概 n = 13 就為負數了)。本示範代碼,能夠計算到 n = 30,改成 long long型,能夠處理更多,但仍然避免不了最終溢出。
原文鏈接:
c語言新手求助大佬們 列印楊輝三角
首先先理解什麼 楊輝三角 它的意思是當前個的值=上一行同列的值+上一行前一列的值
但是你這個程序想要這樣理解就錯了。它這裡只是列印出來後,再把自己內部的值改了,再列印,再改值 如此一直重複。
x[0]x[1]x[2]x[3]x[4]
開始時你的x數組為 0 1 0 0 0….. 這裡只列印j=1,就是x[j]=1 這個,且只能打一個。然後改值 成為 0 1 1 0 0……. 這裡多出來了一個1 是就上面的x[2]=x[0]+x[1] 是從右到左的。 0 1 2 1 0…….
C語言,楊輝三角公式
方法1:
#include stdio.h
main()
{
int i,j,a[10][10]; /*10行10列的楊輝三角*/
for(i=0;i10;i++) /*先賦值兩邊*/
{
a[i][0]=1;
a[i][i]=1;
}
for(i=2;i10;i++) /* 計算中間的數值 */
for(j=1;ji;j++)
a[i][j]=a[i-1][j-1]+a[i-1][j];
for(i=0;i10;i++) /* 輸出部分 */
{
for(j=0;ji+1;j++)
printf(“%d “,a[i][j]);
printf(“\n”);
}
}
方法2:
#includestdio.h
main()
{
long i,j,n,k;
printf(“請輸入要輸出的楊輝三角的行數:”);
scanf(“%d”,n);
for(i=1;i=n;i++)
{
k=1;
for(j=1;j=i;j++)
{
printf(“%5ld”,k);
k=k*(i-j)/j;
}
printf(“\n”);
}
}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185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