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traceroute命令簡介
traceroute是一款用於跟蹤網路數據包傳輸路徑的工具,可以用於測量網路延遲和診斷網路故障。traceroute通過向目標主機發送一系列的探測數據包,逐跳地獲取數據包傳輸路徑和響應時間。
traceroute命令有很多不同的參數和選項,下面介紹幾個常用的參數:
traceroute [-dnrv] [-f 第一個 TTL] [-m 最大 TTL] [-p 送往目的埠號碼] [-q 每跳發送數據包數量] [-s 源 IP ] [-t 目標主機服務類型 TOS] [-w 等待時間] [-I 使用 ICMP 回顯包] [-U 使用 UDP 數據包]
二、traceroute命令原理
當我們使用traceroute命令時,它會發送一系列的UDP數據包到目標主機,並通過逐漸增加TTL(Time To Live,即生存時間)的方式來探測到達目標主機的路徑。
當第一個數據包通過路由器時,TTL被設置為1,路由器會將TTL減1,然後將數據包轉發給下一個路由器。當TTL減少到0時,路由器會將數據包丟棄,並向發送方返回ICMP超時消息。通過在每個數據包上設置不同的TTL,traceroute就可以依次探測到達目標主機的路徑。
traceroute還可以使用ICMP Echo Request數據包或UDP數據包。當使用ICMP Echo Request數據包時,目標主機會返回ICMP Echo Reply數據包。當使用UDP數據包時,目標主機會返回ICMP Port Unreachable消息。
三、traceroute命令示例
下面我們通過一個示例來演示traceroute命令的使用:
traceroute www.baidu.com
執行上述命令後,traceroute會向百度主機發送UDP數據包,並逐跳地獲取響應時間。命令輸出類似以下結果:
1 _gateway (192.168.31.1) 0.364 ms 0.282 ms 0.251 ms
2 100.64.0.1 (100.64.0.1) 3.664 ms 3.972 ms 3.948 ms
3 114.242.250.161 (114.242.250.161) 5.409 ms 6.093 ms 6.056 ms
4 218.240.57.154 (218.240.57.154) 7.098 ms 7.198 ms 7.398 ms
5 * * *
6 202.106.0.182 (202.106.0.182) 20.705 ms 202.106.0.214 (202.106.0.214) 20.752 ms 202.106.3.74 (202.106.3.74) 19.217 ms
7 202.106.42.105 (202.106.42.105) 23.210 ms 23.252 ms 23.522 ms
8 220.181.16.82 (220.181.16.82) 19.097 ms 15.700 ms 220.181.16.83 (220.181.16.83) 15.978 ms
9 220.181.70.21 (220.181.70.21) 18.495 ms 220.181.70.81 (220.181.70.81) 19.141 ms 220.181.70.23 (220.181.70.23) 19.030 ms
10 * * *
11 * * *
12 * * *
13 * * *
14 * * *
15 * * *
16 * * *
17 * * *
18 * * *
19 * * *
20 * * *
21 * * *
22 * * *
23 * * *
24 * * *
25 * * *
26 * * *
27 * * *
28 * * *
29 * * *
30 * * *
上述命令的執行結果是traceroute向百度主機發出的探測數據包依次經過的路由器,以及每個路由器的響應時間。結果中包含了30個TTL的探測結果,因為我們沒有使用-m參數限制探測的最大TTL。
四、traceroute命令優化
在使用traceroute命令時,我們可以採取以下幾個優化方法:
- 使用-m參數來限制探測的最大TTL,例如-m 10表示最多探測10個TTL;
- 使用-n參數來禁用地址解析,只顯示IP地址而不進行DNS反向解析;
- 使用-w參數來設置每個路由器的響應超時時間;
- 使用-I參數來使用ICMP Echo Request數據包代替UDP數據包;
- 使用-U參數來使用UDP數據包代替默認的ICMP數據包。
五、總結
traceroute命令是一款非常實用的網路監測工具,可以用於測量網路延遲和診斷網路故障。我們可以通過設置不同的參數和選項,來控制和優化traceroute命令的使用。了解traceroute命令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進行網路監測和故障診斷。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185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