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增加數據
增加數據是資料庫操作中最常用到的語句之一,用於將新數據插入到資料庫表中,其常見的語法格式及對應代碼如下:
INSERT INTO table_name (column1, column2, column3, ...) VALUES (value1, value2, value3, ...);
其中,table_name指代表的名稱;column1, column2, column3, …為需要插入數據的列名;value1, value2, value3, …為需要插入的具體值。
在插入數據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必須為每個需要插入數據的列指定具體的值,否則會報錯;
2、插入的數據必須符合表中列的數據類型,否則也會報錯;
3、若要插入的數據中包含單引號或雙引號等特殊字元,則需要對其進行轉義。
二、刪除數據
刪除數據是對已有數據進行修改或刪除的常用操作,其常見的語法格式及對應代碼如下:
DELETE FROM table_name WHERE condition;
其中,table_name同插入數據時的表名;condition為指定要刪除哪些數據的條件,可使用比較運算符、邏輯運算符、IN運算符等進行組合表達式。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不使用WHERE子句,則刪除整張表的操作就會被執行,這是一個十分危險的操作。
三、修改數據
修改數據是在數據表中對已有數據進行修改操作,其常見的語法格式及對應代碼如下:
UPDATE table_name SET column1 = value1, column2 = value2, ... WHERE condition;
其中,table_name、condition作用同刪除數據時的一樣;column1、column2等為需要修改的列名,value1、value2等為需要修改的具體值。
需要注意的是,修改數據時同樣需要符合數據表列的數據類型。
四、查詢數據
查詢數據是資料庫中最基本的操作之一,常見的語法格式及對應代碼如下:
SELECT column1, column2, ... FROM table_name WHERE condition;
其中,column1、column2等為需要顯示的列名,默認會顯示全部列;table_name為需要查詢的數據表名;condition為查詢數據的限制條件,可使用比較運算符、邏輯運算符、IN運算符等進行組合表達式,還可以使用ORDER BY子句對查詢結果進行排序。
還可以使用SELECT DISTINCT語句顯示不重複的結果。
五、其他語句
在進行資料庫操作時,還有其他一些常用的語句,如:
1、CREATE TABLE:創建新的數據表。
CREATE TABLE table_name ( column1 datatype constraint, column2 datatype constraint, column3 datatype constraint, ... );
2、ALTER TABLE:修改已有的數據表。
ALTER TABLE table_name ADD column_name datatype; ALTER TABLE table_name DROP COLUMN column_name;
3、DROP TABLE:刪除指定的數據表。
DROP TABLE table_name;
需要注意的是,進行這些操作時需要謹慎,以防誤刪或誤操作導致嚴重後果。
六、總結
資料庫增刪改查語句是開發過程中非常常用的操作語句,熟練掌握這些語句對於提高工作效率和保障資料庫安全性都有很大作用。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185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