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如何生成電子公章
生成電子公章需要設置公章外框、製作公章名稱、組合公章三步,具體操作如下:
一、設置公章外框:
1、畫出圓形:
在Word文檔中,找到插入——橢圓形工具,選擇橢圓形工具,按住SHIFT不放,按滑鼠左鍵則可畫出圓形。
2、點擊右鍵:
在圓形上點擊右鍵,選擇「設置自選圖形格式」。
3、設置顏色、線條:
顏色設置紅色,線條粗細設為6。
二、製作公章名稱:
1、插入:
點擊插入——藝術字——藝術字樣3
2、設置字體:
在彈出的對話框中,輸入公司名稱,點擊確定。在藝術字體上點擊右鍵,對藝術字體進行設置。「版式」——”浮於文字上方「;」顏色與線條「全選紅色。
三、組合公章:
1、拖動圓圈:
點擊藝術字拖動到圓圈內,拖動藝術字體上的小圓點調整字的位置,合適為止。
2、調整位置:
點擊插入文本框,在文本框內輸入章的性質,並將文字拖動到章內,調整到合適的位置。
3、去邊框:
全選文本框內的文字,設置字體為紅色。文本框上點擊右鍵,設置文本框,將邊框顏色設置為無顏色,邊框去掉了。
4、設置五角星:
點擊插入——五角星工具。插入五角星,並拖動到章的中間,調整大小和位置。在五角星上點擊右鍵選擇設置自選圖形格式,線條與填充色設置為紅色。
5、完成:
章基本就完成了。將章的每個部件都選中。點擊」格式「——」對齊「——」左右居中「。將章內的一些地方微調整一下。最後點擊「組合」就完成了。
電子公章簡介:
電子印章技術以先進的數字技術模擬傳統實物印章,其管理、使用方式符合實物印章的習慣和體驗,其加蓋的電子文件具有與實物印章加蓋的紙張文件相同的外觀、相同的有效性和相似的使用方式。
1、電子印章是電子簽名有效的表現形式:
只有當用電子簽名技術驗證某份電子合同的真實有效性的時候,才正常顯示電子印章。需要用電子簽名技術對電子數據進行保護,還要對電子印章進行保護,避免電子印章被篡改,同時避免電子印章蓋章的電子合同文件被篡改。
2、一個實物簽章只能對應一個電子印章:
這樣更加符合人們日常的使用習慣,也可以讓領導憑日常經驗就知道,公司總共有幾個印章需要管理,避免出現印章假蓋、蘿蔔章等情形的出現。
3、電子印章雲端存儲,隨時調用:
電子印章雲端存儲,可隨時調用。遇到領導不在辦公室需要蓋章的情況,只需一個電話,即可隨時隨地審批簽署,免去實體印章需要面對面實地簽署的尷尬。
4、電子印章學習使用無門檻,更便捷:
在電子印章的整個使用過程中,不涉及CA、證書等新概念,將電子簽名技術完全隱藏在電子印章的後面,只要靠日常經驗就會用,不用額外學習這些新技術和新概念。
電子公章使用注意事項:
1、電子印章的申請使用電子印章的組織(或個人)首先需要到電子印章(管理)中心(平台)申請電子印章,在履行完正常手續並確認無誤、合法的情況下,為申請者製作電子印章,並將製作好的電子印章導入特定的存儲介質,如USB-Key或IC卡等,並提交給申請者。
2、電子印章產品提供商給用戶提供電子印章的同時,還會提供一套電子印章客戶端系統。這套系統應該安裝在電子印章保管者所使用的終端電腦中。電子印章客戶端系統的主要作用就是用於進行蓋章、驗章以及電子印章管理等功能。
3、電子印章的使用和傳統印章的使用方式基本相同。
(1)得到有關主管領導的批准。
(2)將存有電子印章的實體(如USBKey)插入電腦終端的USB介面。
(3)啟動電子印章客戶端系統。
(4)讀入需要加蓋電子印章的電子文書。
(5)在電子文書中需要蓋電子印章的地方點擊菜單上的『蓋章』功能按鈕。
(6)系統提示輸入印章實體的pin碼。
(7)輸入正確的電子印章使用pin碼,則該文書就被蓋上電子印章了。
4、電子印章的驗證。
驗證帶有電子印章的電子文書時,也需要裝有電子印章客戶端系統的終端電腦。當帶有電子印章的電子文書被打開後,電子印章客戶端系統會自動驗證該電子文書的電子印章是否有效。如果電子文書被非授權修改過,或電子印章是被複制粘貼在當前的電子文書上的,則電子印章客戶端系統能夠發現並立即警告用戶電子文書已被修改過或電子文書上所加蓋的是無效電子印章,且使得電子印章不能正常顯示,從而達到了保護電子文書的完整性以及檢驗電子印章和特定的電子文書必須是相關聯的目的。
5、電子印章遺失。
若發生電子印章遺失事件,應立即到電子印章平台(中心)進行掛失,其過程與證書作廢處理方式基本相似。
電子公章的尺寸大小有要求嗎?
有要求。
根據《國務院關於國家行政機關和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印章管理的規定》(第二條開始 )
二、國務院的印章,直徑6厘米,中央刊國徽,國徽外刊機關名稱,自左而右環行(圖一),由國務院自製。
三、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和國務院辦公廳、國務院各部委的印章,直徑5厘米,中央刊國徽,國徽外刊機關名稱,自左而右環行(圖二),由國務院制發。
四、國務院直屬機構、辦事機構的印章,正部級單位的直徑5厘米,副部級單位的直徑4.5厘米,中央刊國徽,國徽外刊機關名稱,自左而右環行(圖三),由國務院制發。
五、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的印章,正部級單位的直徑5厘米,副部級單位的直徑4.5厘米,經國家機構編製管理部門認定具有行政職能的單位的印章中央刊國徽,沒有行政職能的單位的印章中央刊五角星,國徽或五角星外刊單位名稱,自左而右環行(圖四),由國務院制發。
六、國務院議事協調機構和臨時機構的印章,直徑5厘米,中央刊五角星,五角星外刊機關名稱,自左而右環行(圖五),由國務院制發。
七、國務院部委管理的國家局的印章,直徑4.5厘米,中央刊國徽,國徽外刊機關名稱,自左而右環行(圖六),由國務院制發。
八、國務院部委的外事司(局)的印章,直徑4.2厘米,中央刊國徽,國徽外刊機關名稱,自左而右環行(圖七),由國務院制發。
國務院部門的內設機構和所屬事業單位,法定名稱中冠「中華人民共和國」或「國家」的單位的印章,直徑4.2厘米,中央刊國徽,國徽外刊單位名稱,自左而右環行(圖八),由國務院制發。
九、自治州、市、縣級(縣、自治縣、縣級市、旗、自治旗、特區、林區,下同)和市轄區人民政府的印章,直徑4.5厘米,中央刊國徽,國徽外刊機關名稱,自左而右環行(圖九),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制發。
十、地區(盟)行政公署的印章,直徑4.5厘米,中央刊五角星,五角星外刊機關名稱,自左而右環行(圖十),由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制發。
十一、鄉(鎮)人民政府的印章,直徑4.2厘米,中央刊五角星,五角星外刊機關名稱,自左而右環行(圖十一),由縣級人民政府制發。
十二、駐外國的大使館、領事館的印章,直徑4.2厘米,中央刊國徽,國徽外刊機關名稱,自左而右環行(圖十二),由外交部制發。
十三、國家行政機關內設機構或直屬單位的印章,直徑不得大於4.5厘米,中央刊五角星,五角星外刊單位名稱,自左而右環行或者名稱前段自左而右環行、後段自左而右橫排(圖十三),分別由國務院各部門和地方各級國家行政機關制發。
十四、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的印章,直徑不得大於4.5厘米,中央刊五角星,五角星外刊單位名稱,自左而右環行(圖十四)。制發辦法由公安部會同有關部門另行制定。
以上內容參考:中央人民政府-國務院關於國家行政機關和 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印章管理的規定
公章的尺寸,地、市、州、縣機關的直徑為
公章在各地、市、州、縣機關的直徑統一為4.2cm, 圓邊寬為0.1cm。
各級政府、各級法院、各級檢察院,中央刊國徽,直徑為4.2cm, 圓邊寬為0.1cm,國徽外刊各級政府或各級法院、各級檢察院名稱,自左而右環行,印章使用簡化的宋體字。
以上公章規格、尺寸僅供參考,實際請依照所在地公安局規定的尺寸。
擴展資料
公章的推薦材質:
公章最好使用銅、不鏽鋼、牛角或木頭的材質,因為如需在銀行開對公賬戶時紅膠、光敏印等屬偏軟材質,銀行不給予備案,無法完成留印鑒的程序。
公章的刻印手續:
1、申請人根據需刻制公章的不同情形,依照備案所必需的材料,至各公章刻制經營單位辦理即可。注意:所需材料需提供原件和一份複印件,原件用於掃描上傳信息系統,複印件由公章刻制經營單位留檔備查。
2. 資料齊全的,公章刻制經營單位將用章單位提供的資料通過印章業治安管理信息系統上傳,印章業治安管理信息系統自動生成防偽編碼,並回傳至公章刻制經營單位。
3、公章刻制經營單位在刻制公章時需將系統生成的防偽編碼與章面內容按照國家行業標準規範和各種公章的管理規定製作公章。
4、公章刻制經營單位製作完成交付公章後,及時將用章單位、公章刻制申請人、印模等信息材料通過印章治安管理信息系統報送至公安機關備案。
5、公安機關接到刻制公章備案材料後,對備案材料進行審核,對不符合備案要求或者備案材料不齊全的,退回公章刻制經營單位並在系統中說明原因或者要求補齊材料。
6、公章刻制經營單位建立《製作印章登記簿》備查。
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公章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183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