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python類的定義與使用是什麼
1、類概念的引入
如果了解了面向對象之後,接下來由客觀世界中的對象拓展到計算機中的對象,再對客觀世界中的對象進行特徵和行為的提取,從而拓展到計算機中對象的屬性和方法的提取,最終採用抽象提取計算機中對象的共同屬性和方法,形成類。
在客觀世界中,對象是指人們在行動或思考時作為目標的事物。例如,買車、買房、買包,這些都具有購買的目標,這些目標就是購買對象。萬事萬物皆是對象,對象分為有形對象和無形對象。有形對象是人們看得見、摸得著的對象。無形對象是人們看不見、摸不著的對象,但它也是人們行動或思考的目標,也屬於對象,如記憶、計劃等。
在計算機中,對象是客觀世界中的對象在計算機中的映射。例如,一條狗是客觀世界中的對象,它有品種、名字和年齡等數據信息。但是在計算機軟體開發研究的過程中,注重的是它的品種、年齡等信息。由此可見,客觀世界中的對象要映射到計算機中需要進行篩選。
計算機中對象的內涵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①對象具有唯一性。每個對象都有自身唯一的標識,並且它的標識在其整個生命周期中都不會改變。不同的對象有不同的標識。
②對象是構成軟體系統的一個基本單位。面向對象編程是以對象為導向,以對象為目標的,也就是說,軟體系統是基於對象的。
③對象是屬性和方法的統一體。描述一個人,姓名、年齡是描述他的屬性數據,跳舞、唱歌是他的操作方法,屬性和方法構成了計算機中的對象。
由上文可知,客觀世界中的對象的特徵映射為計算機中的對象的屬性,行為映射為方法。
2、由抽象獲得類
抽象是一個提取各種對象共同特徵和行為的一個過程。例如,兩支筆,它們有共同的顏色、材質,它們都能寫字、畫畫,即有共同的特徵和行為。提取共同特徵和行為之後,就可以總結出筆的概念。拓展到計算機中的對象,就是用抽象提取對象的共同屬性和方法,從而形成類。
類是具有相同屬性和方法的一組對象的集合。在Python中,對象是類的實例,類是對象的抽象。
3、定義類
定義類的語法和定義函數的語法類似,定義函數使用的關鍵字是def,而定義類使用的關鍵字是class。定義類的基本語法格式如下:
class 類名:
pass
以定義一個最簡單的類為例,這裡定義了一個類名為Cat的類,它是「空」的,僅僅展示了定義類的基本語法:
class Cat:
… pass
…
以上就是Python中類的概念,更多關於Python的基礎性知識點可以看下這個更加直觀視頻教程:網頁鏈接,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
python中如何定義類
一、類定義:
class 類名:
語句
類實例化後,可以使用其屬性,實際上,創建一個類之後,可以通過類名訪問其屬性
如果直接使用類名修改其屬性,那麼將直接影響到已經實例化的對象
類的私有屬性:
__private_attrs 兩個下劃線開頭,聲明該屬性為私有,不能在類地外部被使用或直接訪問
在類內部的方法中使用時 self.__private_attrs
類的方法
在類地內部,使用def關鍵字可以為類定義一個方法,與一般函數定義不同,類方法必須包含參數self,且為第一個參數
私有的類方法
__private_method 兩個下劃線開頭,聲明該方法為私有方法,不能在類地外部調用
在類的內部調用slef.__private_methods
類的專有方法:
__init__ 構造函數,在生成對象時調用
__del__ 析構函數,釋放對象時使用
__repr__ 列印,轉換
__setitem__按照索引賦值
__getitem__按照索引獲取值
__len__獲得長度
__cmp__比較運算
__call__函數調用
__add__加運算
__sub__減運算
__mul__乘運算
__div__除運算
__mod__求余運算
__pow__稱方
示例:
[python] view plain copy
#類定義
class people:
python定義一個圓柱體類Cylinder,包含底面半徑和高兩個屬性(數據成員)
import math
class Cylinder(): # 定義類
def __init__(self,r,h): # 包含兩個屬性
self.r=r
self.h=h
def volume(self): # 定義方法
V=self.h * math.pi * self.r**2
print(V)
c1=Cylinder(10,10) # 實例化一個底面半徑為10,高為10的圓柱體
c1.volume() # 輸出體積
輸出結果為:
3141.592653589793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183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