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java 實現線程同步的方式有哪些
實現同步機制有兩個方法:
1、同步代碼塊:
synchronized(同一個數據){} 同一個數據:就是N條線程同時訪問一個數據。
2、同步方法:
public synchronized 數據返回類型 方法名(){}
就是使用 synchronized 來修飾某個方法,則該方法稱為同步方法。對於同步方法而言,無需顯示指定同步監視器,同步方法的同步監視器是 this 也就是該對象的本身(這裡指的對象本身有點含糊,其實就是調用該同步方法的對象)通過使用同步方法,可非常方便的將某類變成線程安全的類,具有如下特徵:
1,該類的對象可以被多個線程安全的訪問。
2,每個線程調用該對象的任意方法之後,都將得到正確的結果。
3,每個線程調用該對象的任意方法之後,該對象狀態依然保持合理狀態。
註:synchronized關鍵字可以修飾方法,也可以修飾代碼塊,但不能修飾構造器,屬性等。
實現同步機制注意以下幾點: 安全性高,性能低,在多線程用。性能高,安全性低,在單線程用。
1,不要對線程安全類的所有方法都進行同步,只對那些會改變共享資源方法的進行同步。
2,如果可變類有兩種運行環境,當線程環境和多線程環境則應該為該可變類提供兩種版本:線程安全版本和線程不安全版本(沒有同步方法和同步塊)。在單線程中環境中,使用線程不安全版本以保證性能,在多線程中使用線程安全版本.
Java實現線程同步的幾種方式
java中多線程的實現方法有兩種:1.直接繼承thread類;2.實現runnable介面;同步的實現方法有五種:1.同步方法;2.同步代碼塊;3.使用特殊域變數(volatile)實現線程同步;4.使用重入鎖實現線程同步;5.使用局部變數實現線程同步 。
其中多線程實現過程中需注意重寫或者覆蓋run()方法,而對於同步的實現方法中使用較常使用的是利用synchronized編寫同步方法和代碼塊。
java中線程同步的幾種方法
線程同步主要有以下種方法(示例中是實現計數的功能):
1、同步方法,即使用synchronized關鍵字修飾方法,例如: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add(int c){…}
2、同步代碼塊,即有synchronized關鍵字修飾的語句塊,例如:
public void addAndGet(int c){
synchronized(this){
count += c;
}
}
3、使用特殊域變數(volatile)實現線程同步,該方法不能保證絕對的同步。
例如:private volatile int count = 0;
4、使用鎖實現線程同步,例如:
private Lock lock = new ReentrantLock();
public void add(int c) {
lock.lock();//上鎖
try{
count += c;
}finally{
lock.unlock();//解鎖
}
}
5、使用原子變數實現線程同步,在java的util.concurrent.atomic包中提供了創建了原子類型變數的工具類,例如:
private AtomicInteger count= new AtomicInteger(1);
public void add(int c) {
count.addAndGet(c);
}
6、使用局部變數實現線程同步,如果使用ThreadLocal管理變數,則每一個使用該變數的線程都獲得該變數的副本, 副本之間相互獨立,這樣每一個線程都可以隨意修改自己的變數副本,而不會對其他線程產生影響。
ThreadLocal 類的常用方法
new ThreadLocalT() : 創建一個線程本地變數
get() : 返回此線程局部變數的當前線程副本中的值
initialValue() : 返回此線程局部變數的當前線程的”初始值”
set(T value) : 將此線程局部變數的當前線程副本中的值設置為value
示例代碼:
private static ThreadLocalInteger count= new ThreadLocalInteger(){
@Override
protected Integer initialValue(){
return 1;
}
};
public void add(int c){
count.set(count.get() + c);
}
7、使用阻塞隊列實現,例如LinkedBlockingQueue,具體使用可百度LinkedBlockingQueue的用法或查看java文檔。
JAVA中線程同步方法有哪些
JAVA中線程同步方法一般有以下三種:
1 wait方法:
該方法屬於Object的方法,wait方法的作用是使得當前調用wait方法所在部分(代碼塊)的線程停止執行,並釋放當前獲得的調用wait所在的代碼塊的鎖,並在其他線程調用notify或者notifyAll方法時恢復到競爭鎖狀態(一旦獲得鎖就恢復執行)。
調用wait方法需要注意幾點:
第一點:wait被調用的時候必須在擁有鎖(即synchronized修飾的)的代碼塊中。
第二點:恢復執行後,從wait的下一條語句開始執行,因而wait方法總是應當在while循環中調用,以免出現恢復執行後繼續執行的條件不滿足卻繼續執行的情況。
第三點:若wait方法參數中帶時間,則除了notify和notifyAll被調用能激活處於wait狀態(等待狀態)的線程進入鎖競爭外,在其他線程中interrupt它或者參數時間到了之後,該線程也將被激活到競爭狀態。
第四點:wait方法被調用的線程必須獲得之前執行到wait時釋放掉的鎖重新獲得才能夠恢復執行。
2 notify方法和notifyAll方法:
notify方法通知調用了wait方法,但是尚未激活的一個線程進入線程調度隊列(即進入鎖競爭),注意不是立即執行。並且具體是哪一個線程不能保證。另外一點就是被喚醒的這個線程一定是在等待wait所釋放的鎖。
notifyAll方法則喚醒所有調用了wait方法,尚未激活的進程進入競爭隊列。
3 synchronized關鍵字:
第一點:synchronized用來標識一個普通方法時,表示一個線程要執行該方法,必須取得該方法所在的對象的鎖。
第二點:synchronized用來標識一個靜態方法時,表示一個線程要執行該方法,必須獲得該方法所在的類的類鎖。
第三點:synchronized修飾一個代碼塊。類似這樣:synchronized(obj) { //code…. }。表示一個線程要執行該代碼塊,必須獲得obj的鎖。這樣做的目的是減小鎖的粒度,保證當不同塊所需的鎖不衝突時不用對整個對象加鎖。利用零長度的byte數組對象做obj非常經濟。
Java中的線程同步與非同步如何理解?
線程,有時被稱為輕量級進程(Lightweight Process,LWP),是程序執行流的最小單元。一個標準的線程由線程ID,當前指令指針(PC),寄存器集合和堆棧組成。
另外,線程是進程中的一個實體,是被系統獨立調度和分派的基本單位,線程自己不擁有系統資源,只擁有一點兒在運行中必不可少的資源,但它可與同屬一個進程的其它線程共享進程所擁有的全部資源。
一個線程可以創建和撤消另一個線程,同一進程中的多個線程之間可以並發執行。由於線程之間的相互制約,致使線程在運行中呈現出間斷性。線程也有就緒、阻塞和運行三種基本狀態。
就緒狀態是指線程具備運行的所有條件,邏輯上可以運行,在等待處理機;運行狀態是指線程佔有處理機正在運行;阻塞狀態是指線程在等待一個事件(如某個信號量),邏輯上不可執行。每一個程序都至少有一個線程,若程序只有一個線程,那就是程序本身。
線程是程序中一個單一的順序控制流程。進程內一個相對獨立的、可調度的執行單元,是系統獨立調度和分派CPU的基本單位指運行中的程序的調度單位。在單個程序中同時運行多個線程完成不同的工作,稱為多線程。
同步就是只能A走完某一段然後停下,讓B開始走一段再停下,再讓A走。。如此往複。簡單理解就是,必須是一段程序執行完後才能執行後面的程序。。
非同步就是,同一時間可能A和B同時都在往終點趕,此時不存在先後順序,就是說,兩個程序可以同時執行,稱為非同步。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182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