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礎SQL語句
1、SELECT語句:用於從資料庫中選擇數據,可以使用WHERE子句、ORDER BY子句、GROUP BY子句、HAVING子句對數據進行篩選、排序、分組和過濾。
SELECT column1, column2, ... FROM table_name WHERE condition;
2、INSERT語句:用於向資料庫中插入數據,可以指定要插入的列及其對應的值。
INSERT INTO table_name (column1, column2, ...) VALUES (value1, value2, ...);
3、UPDATE語句:用於更新資料庫中的數據,可以指定要更新的列及其對應的新值。
UPDATE table_name SET column1 = value1, column2 = value2, ... WHERE condition;
4、DELETE語句:用於從資料庫中刪除數據,可以使用WHERE子句對要刪除的數據進行篩選。
DELETE FROM table_name WHERE condition;
5、UNION語句:用於合併兩個或多個SELECT語句的結果集。
SELECT column1, column2, ... FROM table1 WHERE condition UNION SELECT column1, column2, ... FROM table2 WHERE condition;
二、高級SQL語句
1、JOIN語句:用於將兩個或多個表中的數據進行關聯,可以使用INNER JOIN、LEFT JOIN、RIGHT JOIN、FULL OUTER JOIN等不同的方式進行關聯。
SELECT column1, column2, ... FROM table1 INNER JOIN table2 ON condition;
2、SUBQUERY語句:也稱為嵌套查詢,用於在一個SELECT語句中嵌套另一個SELECT語句。
SELECT column1, column2, ... FROM table1 WHERE column_name IN (SELECT column_name FROM table2 WHERE condition);
3、GROUP BY語句:用於將結果集按照指定列分組,可以使用聚合函數對分組後的數據進行計算。
SELECT column1, SUM(column2) FROM table_name GROUP BY column1;
4、HAVING語句:用於對GROUP BY語句分組後的數據進行進一步篩選,可以使用聚合函數、邏輯運算符和比較運算符等對數據進行篩選。
SELECT column1, SUM(column2) FROM table_name GROUP BY column1 HAVING SUM(column2) > 100;
5、WINDOW函數:用於對結果集進行分區和排序,可以使用ROW_NUMBER、RANK、DENSE_RANK等函數實現。
SELECT column1, column2, ROW_NUMBER() OVER (PARTITION BY column1 ORDER BY column2 DESC) FROM table_name;
三、優化SQL語句
1、使用EXPLAIN PLAN:可以用於查看SQL語句的執行計劃,分析SQL語句的優化情況。
EXPLAIN PLAN FOR SELECT column1, column2 FROM table_name WHERE condition;
2、使用索引:可以加快SQL語句的執行速度,可以使用CREATE INDEX語句創建索引,或者使用ALTER TABLE語句添加索引。
CREATE INDEX index_name ON table_name (column1, column2, ...); ALTER TABLE table_name ADD INDEX index_name (column1, column2, ...);
3、減少子查詢的數量:子查詢是比較耗費資源的操作,可以通過使用JOIN語句或者預處理查詢等方式減少子查詢的數量。
4、避免使用SELECT *:SELECT *會返回所有列的數據,會增加數據傳輸的開銷和查詢的時間,在使用SELECT語句時應該只選擇需要的列。
5、使用批量操作:可以使用INSERT INTO … VALUES(…), (…), (…)這樣的方式進行批量插入操作,或者使用UPDATE … WHERE … IN (…)這樣的方式進行批量更新操作,可以減少資料庫操作的次數,從而提高效率。
四、SQL注入漏洞
1、SQL注入漏洞是指攻擊者通過在SQL語句中注入惡意代碼,從而達到非法訪問、篡改數據的目的。
2、常見的防範SQL注入漏洞的方式包括:輸入數據過濾、使用參數化查詢、限制資料庫用戶的許可權等。
3、下面是一個存在SQL注入漏洞的例子:
$username = $_POST['username']; $password = $_POST['password']; $sql = "SELECT * FROM users WHERE username='" . $username . "' AND password='" . $password . "'"; $result = mysql_query($sql);
攻擊者可以在用戶名或密碼中輸入惡意代碼,從而實現非法訪問或者篡改數據的目的。
4、下面是一個使用參數化查詢防範SQL注入漏洞的例子:
$username = $_POST['username']; $password = $_POST['password']; $sql = "SELECT * FROM users WHERE username=? AND password=?"; $stmt = $conn->prepare($sql); $stmt->bind_param("ss", $username, $password); $stmt->execute(); $result = $stmt->get_result();
使用參數化查詢可以將要執行的SQL語句與參數分離,從而避免SQL注入漏洞的發生。
五、總結
Oracle SQL語句是資料庫開發中的重要工具,可以用於數據的查詢、插入、更新、刪除等操作。掌握SQL語句的基礎知識、高級用法和優化技巧,可以提高資料庫操作的效率和安全性,從而更好地管理數據和應用。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181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