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是一門富有魅力的編程語言,擁有龐大的社區和海量的第三方庫,其中最大的特點是其簡潔易懂的代碼風格。在Python 3.6及以上版本中,我們引入了一種新的格式化字元串的方式——f-string。通過f-string,我們可以更加便捷地格式化輸出字元串,取代了舊有的format()和%操作符。
一、簡潔易懂的語法
在Python 3.6及以上的版本中,要使用f-string,只需要在字元串前面添加字母”f”或”F”即可。在字元串中,我們可以使用一種特殊的語法——花括弧{}來插入要輸出的變數,如下所示:
name = "Alice" age = 20 print(f"My name is {name}, I'm {age} years old.")
輸出結果為:
My name is Alice, I'm 20 years old.
可以看到,使用f-string可以讓代碼更加簡潔易懂,而且可以直接使用變數名,使得代碼更加易於維護。
二、使用表達式
在f-string中,我們可以直接使用表達式,如下所示:
x, y = 10, 20 print(f"{x} + {y} = {x + y}")
輸出結果為:
10 + 20 = 30
我們可以看到,在輸出字元串的同時,直接使用表達式計算並輸出結果。這種使用表達式的方式,可以使得我們的代碼更加簡潔,使得邏輯更加清晰。
三、格式控制符
在f-string中,我們可以使用格式控制符來控制輸出格式,如下所示:
num = 1234.56789 print(f"{num:0.2f}")
輸出結果為:
1234.57
格式控制符用於指定輸出的類型、寬度、精度等信息,其中”:0.2f”表示輸出類型為小數,寬度為0,精度為2。
四、對象屬性和方法
在f-string中,我們可以直接輸出對象的屬性和方法,如下所示:
class Person: def __init__(self, name, age): self.name = name self.age = age def say_hello(self): print(f"My name is {self.name}, I'm {self.age} years old.") p = Person("Alice", 20) print(f"{p.name} is {p.age} years old.") p.say_hello()
輸出結果為:
Alice is 20 years old. My name is Alice, I'm 20 years old.
我們可以看到,在f-string中直接使用對象的屬性和方法,可以使得我們的代碼更加簡潔明了。
五、變數命名規則
在f-string中,變數名的命名規則與普通變數是一樣的,只需要遵循Python的命名規則即可。注意,在f-string中不能使用”.”作為變數名中的一部分,因為”.”是用於分隔變數名和屬性名的。
六、總結
通過本文的介紹,我們了解到了f-string的一些基本用法,包括簡潔易懂的語法、使用表達式、格式控制符、對象屬性和方法以及變數命名規則等。使用f-string可以讓我們更加方便快捷地輸出字元串,使得我們的代碼更加簡潔明了。在實際編寫代碼時,我們可以靈活運用f-string,提高我們的編程效率。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181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