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星黑競 M480固態硬碟

現在不同於此前,行業生態初生階段的概念性產品,全面鋪開的PCIe 4.0 SSD,或者說是第二代PCIe 4.0 SSD,在性能表現和實際應用層面,有著明顯的進步。無論是PCIe帶寬的利用率,還是SSD本身的性能表現,亦或是基於性能提升後的應用體驗,在平台生態和第二代PCIe 4.0主控的助推下,滿血、成熟且全能的PCIe 4.0 SSD時代就此到來。

微星黑競 M480固態硬碟
微星SPATIUM黑競 M480 HS PCIe 4.0 SSD

那麼,到底如何衡量二代PCIe 4.0 SSD呢?性能數據無疑是最直觀的,其中7000MB/s的連續讀取,可謂是成熟PCIe 4.0 SSD的准入門檻,也是用於區分初生和成熟的最重要標誌。當然了,除了性能數據,隨著PCIe 4.0 SSD主控在功耗上提升,更大容量快閃記憶體顆粒植入帶來的熱量聚集,都考驗著PCIe 4.0 SSD在散熱機制上的科學設計,以及由此帶來的穩定性能表現。

01微星SPATIUM黑競 M480 HS PCIe 4.0 SSD 內外結構

近日,我們收到了硬體大廠MSI送來的全新微星SPATIUM黑競 M480 HS PCIe 4.0 SSD,從命名上看,這是一款全面支持PCIe 4.0協議的旗艦SSD,下面我們就以此為例子,深度剖析二代PCIe 4.0 SSD在性能、溫控、穩定性等諸多方面的技術創新。

微星黑競 M480固態硬碟
標準2280設計

先來看內外構造,外觀方面,MSI spatium M480 PCIe 4.0 SSD採用標準的2280設計,M.2介面能夠兼容各大主流主板,值得注意的是,為了發揮此款SSD的全部潛能,建議購買Intel或AMD最新支持PCIe4.0 SSD的主板+CPU套件;當然了,即使沒有最新PCIe 4.0硬體生態,用戶也可以直接將微星SPATIUM黑競 M480 HS PCIe 4.0 SSD插入PCIe3.0主板之上,同樣也能發揮PCIe 3.0協議的性能表現。

微星黑競 M480固態硬碟
高效金屬散熱器模組

微星黑競 M480固態硬碟
高效金屬散熱器模組

除了本體,微星SPATIUM黑競 M480 HS PCIe 4.0 SSD還隨機附贈了高效金屬散熱器模組,該模組能夠覆蓋正反兩面,共同實現為主控、緩存顆粒等主要控制項降溫,持續穩定的性能輸出,根據官方提供的信息,在裝載了該散熱模組後,主控溫度下降了近20°C左右,而緩存顆粒也下降了6°C,當然這個溫度差異,會根據系統配置和空間環境有所變化,而今天我們的體驗中也會通過計算機溫控晶元,進行溫控性能的測試。

微星黑競 M480固態硬碟
PS5018-E18主控

內部結構上,揭開表面的產品貼紙,可以看到微星SPATIUM黑競 M480 HS PCIe 4.0 SSD採用了獨立DRAM設計,主控方面採用群聯旗下的PS5018-E18主控,該主控也是群聯旗下第二代PCIe 4.0旗艦主控,相較於第一代,該主控最大特性便是性能的大幅提升,具體參數上,採用台積電12nm工藝製程,8通道設計,最大支持8TB存儲容量,同時兼容3D TLC/QLC等主流顆粒,理論最大連續讀取速度達到7400MB/s,最大連續寫入速度也到了7000MB/s。

微星黑競 M480固態硬碟
鎂光封裝3D TLC快閃記憶體顆粒

顆粒方面,採用編號為IA7BG64AIA快閃記憶體顆粒,根據軟體查詢可知,這是來自快閃記憶體原廠鎂光封裝的3D TLC快閃記憶體顆粒,單顆容量256GB,共8顆,組成2TB的存儲容量。

緩存方面,採用三星原廠DRAM顆粒,單顆容量1GB,共2顆,組成2GB的緩存容量。

從主控晶元到顆粒,全原廠設計,為絕對性能提供了理論基礎,下面進入測試環節。

02微星SPATIUM黑競 M480 HS PCIe 4.0 SSD基準測試

在測試部分,我們將從連續性能、4K隨機、SLC緩存策略、綜合性能四個維度進行全面測試。

微星黑競 M480固態硬碟
參數一覽

測試之前,我們通過CrystalDiskInfo了解關於微星SPATIUM黑競 M480 HS PCIe 4.0 SSD的各種性能參數,傳輸模式,協議標準,以及基礎的功能支持。
 

測試平台方面,為了更好發揮微星SPATIUM黑競 M480 HS PCIe 4.0 SSD性能,我們採用對PCIe 4.0支持更完善的AMD平台,主板和顯卡方面,全是採用MSI自家產品搭配使用。

微星黑競 M480固態硬碟
測試平台

在連續性能方面,我們採用基礎的CrystalDiskMark進行測試。這是一款經典的測試軟體,能夠根據測試需要,進行不同隊列深度的自定義測試,快速的呈現測試結果。

微星黑競 M480固態硬碟
連續性能測試

連續性能中,微星SPATIUM黑競 M480 HS PCIe 4.0 SSD最大連續讀取速度達到了7214MB/s,而連續寫入速度也達到了6671MB/s。

相較於第一代PCIe 4.0 SSD不到5000MB/s的性能表現,以微星SPATIUM黑競 M480 HS PCIe 4.0 SSD為代表的二代PCIe4.0 SSD有著顯著的性能提升。

在4K性能測試中,我們採用AS SSD進行測試。這同樣也是一款經典的4K性能測試軟體,它擁有較為簡潔的測試界面,並且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進行隊列設置,單位顯示等自定義模式。

微星黑競 M480固態硬碟
4K隨機測試

在4K隨機測試中,微星SPATIUM黑競 M480 HS PCIe 4.0 SSD最大4K隨機讀取達到了735K iops,最大連續寫入也達到了恐怖的1422K iops,近乎是傳統PCIe 3.0 SSD的兩倍吞吐量,對於用戶日常的存儲體驗,有著顯著的提升。

03微星SPATIUM黑競 M480 HS PCIe 4.0 SSD緩存策略測試

除了極致性能,穩定的性能輸出同樣是關鍵。尤其是當處理諸如遊戲、內容創作等大規模、複雜度更高的IO存儲任務時,持續穩定的IO性能,能夠顯著提升處理效率,發揮旗艦產品的真實效能。

在穩定性測試中,我們採用老牌HD Tune PRO進行測試。在基準測試中,進行寫入測試,並記錄寫入過程中的速度變化,以此判別這款SSD在大規模寫入場景下的緩存策略。

微星黑競 M480固態硬碟
HD Tune PRO測試

在HD Tune PRO測試中,可以看到微星SPATIUM黑競 M480 HS PCIe 4.0 SSD始終保持在6000+的高位水準運轉,直到寫入數據達到220GB左右,開始出現性能回落,由此可以了解,微星SPATIUM黑競 M480 HS PCIe 4.0 SSD採用的動態SLC緩存技術,緩存容量大致在220GB左右。

04微星SPATIUM黑競 M480 HS PCIe 4.0 SSD綜合測試

最後,我們將通過經典的PC Mark10專業版內置的完整系統盤基準測試,進行綜合維度的性能測試。 

該項測試能夠模擬固態硬碟日常的各種應用場景,包括辦公軟體、後期設計、遊戲電競等諸多場景,進行模擬計算,和設定基準後,得出最後的分數和結果。它能有效的反映,固態硬碟的真實綜合效能。

微星黑競 M480固態硬碟
PC Mark10測試

在完整系統盤基準測試中,微星SPATIUM黑競 M480 HS PCIe 4.0 SSD總分來到了2597分,最大帶寬也達到了424MB/s,而平均存取時間達到了66μs,這樣的性能,在一眾PCIe 4.0 SSD中,絕對是頂級水準了。

這樣的性能,也表明在實際的應用體驗維度,微星SPATIUM黑競 M480 HS PCIe 4.0 SSD也將會有相當出彩的表現。

05微星SPATIUM黑競 M480 HS PCIe 4.0 SSD溫控表現

聊完性能測試,再來看看溫控表現。在進入PCIe 4.0時代後,無論是主控晶元還是存儲顆粒,在絕對性能方面都實現了長足的突破,與此同時硬體的功耗,溫度的控制難度,也在極大的膨脹和提升,如何讓固態硬碟保持一個科學安全的工作溫度,持續穩定的實現性能輸出,成為了一個新的難題。

微星黑競 M480固態硬碟
散熱套件

微星SPATIUM黑競 M480 HS PCIe 4.0 SSD的解決方案便是外置組合散熱器套件,即在SSD主體部分進行全包裹,利用堆疊式鰭片結構,人為製造散熱風道,實現高效散熱。

那麼問題來了,這樣的散熱究竟效果如何?下面我們將通過簡單的控制變數法,藉助專業的溫度監控軟體進行對比實測,具體方式,在室溫下將裸條和帶有散熱馬甲的微星SPATIUM黑競 M480 HS PCIe 4.0 SSD,分別進行同樣的軟體操作,即在IO Meter軟體下進行30分鐘左右的128K QD32的連續性能測試,並利用專業溫度監控軟體分別記錄二者在工作時間段的溫度表現。

微星黑競 M480固態硬碟
裸條溫度監控(測試時間從17:12始)

微星黑競 M480固態硬碟
裝載散熱馬甲溫度監控(測試時間從17:55始)

微星黑競 M480固態硬碟
溫控對比測試

通過半小時的溫度實測,可以看到裝載有散熱馬甲的微星SPATIUM黑競 M480 HS PCIe 4.0 SSD在溫度波動上浮動較小,無論是最高溫度,還是絕對溫差方面,散熱馬甲內置的散熱風道,確實能夠顯著的提升SSD產品的散熱效能,實現更好的溫度控制,也為用戶持續穩定提供性能輸出,奠定硬體基礎。

06微星SPATIUM黑競 M480 HS PCIe 4.0 SSD應用場景

能夠解決應用問題,提升產品體驗,數據才顯得有意義。微星SPATIUM黑競 M480 HS PCIe 4.0 SSD,作為二代PCIe 4.0 SSD,它主要目標受眾依舊聚焦在,對於高負載存儲任務有著嚴苛需求的電競玩家,以及內容創作者。
 

對於電競玩家而言,更大的帶寬、更高的性能,能夠顯著提升遊戲載入速度,避免大範圍多元素的遊戲畫面載入引發的畫面撕裂,保證電競玩家能夠暢快舒心的進行遊戲;

至於內容創作人群,對於大帶寬的PCIe 4.0 SSD的需求就更為顯著了,無論是常規的TB級別素材載入,還是載入後全景素材的快速預覽,相互切換,亦或是多元素多場景的素材剪輯,乃至於特效疊加後的預覽和回看,都需要存儲產品能夠穩定提供高效IO,為數據載入提供效能,這也是高性能PCIe 4.0 SSD最重要的應用場景,即讓內容創作人群可以心無旁騖的進行創意輸出,畫面落地,而不用擔心因存儲性能不足引發的畫面撕裂,素材失幀等問題出現。

07總結

從核心控制項的大廠製造,到性能輸出的全能穩定,再到溫控表現的科學調配,微星SPATIUM黑競 M480 HS PCIe 4.0 SSD的出現,展現了第二代PCIe 4.0 SSD的核心競爭力,以及發展方向,即除了極致的性能輸出,高功率高效能帶來的科學控溫更是決戰關鍵。

原創文章,作者:簡單一點,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177343.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簡單一點的頭像簡單一點
上一篇 2024-11-22 04:39
下一篇 2024-11-22 04:39

相關推薦

  • 外星人AW2725QF評測

    不同於以往幾年,近期許多玩家在選擇遊戲PC的時候提出了更多個性化的要求。例如面對《CS2》這樣的FPS競技類遊戲時,1080p解析度就可以,400、500FPS遊戲幀率都不嫌低。但…

    2025-04-14
  • 泰坦軍團P2711V顯示器評測

    最近忽然發現,現在的顯示器這麼便宜了嗎。僅一千出頭就能擁有一台27英寸4K144Hz的IPS面板顯示器,更是支持一鍵切換到1080P288Hz的雙模模式。在FPS遊戲中享受一秒一波…

    2025-04-14
  • 優派VX27G81評測

    隨著玩家PC性能的逐步提升,對於顯示器畫面的表現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既需要在遊玩3A遊戲時擁有超高解析度,有希望在玩類似CS2這類競技型FPS遊戲時擁有足夠高的刷新率,為此在去年就有…

    2025-04-14
  • RX9070顯卡首發評測

    從2022年底AMD RDNA 3架構發布以及Radeon RX 7900系的首發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兩年多,在這兩年多的時間內,AMD其實一直在對RDNA 3架構的產品進行各種&ld…

    2025-04-14
  • 萬麗星際GeForceRTX5070評測

    相比RTX5080/RTX5090這些旗艦顯卡,RTX5070的用戶關注度更高一些,畢竟四千元價位型號才是主流選擇,更適合還在用RTX20系/RTX30系的老玩家升級。 本文和大家…

    2025-04-14
  • 狼蛛HERO68HE評測

    今年鍵盤圈最炙手可熱的關鍵詞無疑是“磁軸”。與傳統機械軸體不同,磁軸鍵盤的工作原理基於霍爾效應,通過磁場變化來觸發按鍵信號。當按鍵按下時,內置磁鐵靠近霍爾傳…

    2025-04-11
  • 咪鼠MK87評測

    相信日常接觸過AI的小夥伴都會對它的印象非常深刻,而在實際的工作又或是生活當中有了AI的應用後一些事情就變得簡單了許多,比如說我們常使用的外設產品-鍵盤,有了AI功能後可以說是如虎…

    2025-04-11
  • 森海塞爾初音未來禮盒版評測

    如果要提一下今年以來令人印象深刻的真無線TWS耳機,森海塞爾MOMENTUM True Wireless 4一定可以算上其中一檔,愈發完善的設計和連接的穩定性,以及優化的單元結構和…

    2025-02-24
  • 金士頓內存評測

    隨著DDR5內存速度的不斷攀升,制約內存速度的已經不再是顆粒體質,而是時鐘信號在傳輸過程的衰減、抖動和信噪。為應對這一挑戰,JEDEC(內存標準化組織)於2023年正式公布了JES…

    2025-02-24
  • 亦逍遙DDR5評測

    雖然目前DDR5高頻內存已經相當普及了,但還是有一些用戶始終對頻率不怎麼敏感。他們追求更為親民的裝機成本,對超頻了解也有限,單純希望內存可以做到穩定兼容,到手即用。對於這類用戶來說…

    2025-02-24

發表回復

登錄後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