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Ie 4.0 SSD在經歷了近兩年的高速發展後,逐漸被眾多用戶所熟知和認可。在完成了初步的技術亮相和概念打造後,各大存儲廠商都開始從成本和工藝上進行演變,試圖將束之高閣的PCIe4.0 SSD拖拽下來,成為普通用戶能夠消費和使用的普及品。
於是,可以看到2022年開始,以DRAMless為核心,支持PCIe 4.0技術,兼具性能和成本優勢的PCIe 4.0 SSD大行其道。
今天,我們評測的產品,微星SPATIUM黑競M450固態硬碟,就是一款兼具PCIe 4.0協議高性能,同時基於DRAMless帶來的低成本的PCIe 4.0新品。
按照慣例,在評測之前總結一波該款產品的主要特點,隨後一一剖析。
DRAMless為核心,PCIe 4.0為軸,性能和成本兼備
連續性能夠用,隨機性能驚艷,綜合效能優勢顯著
性價比極高,降維打擊PCIe 3.0
01 內外解析
先來看外觀部分,依舊採用標準2280設計,由於沒有外置的散熱馬甲設計,微星SPATIUM黑競M450可以完全兼容各式電腦主機,筆記本,超極本甚至超薄本,不用擔心因尺寸或厚度問題,導致無法安裝。
2280設計
在產品正面,延續了微星SPATIUM黑競系列的家族標籤,撕開正面標籤後,可以看到內部主要核心架構,非常簡明,一顆來自群聯的PS5019-E19T主控晶元,兩顆3D TLC快閃記憶體顆粒構成1TB的存儲空間,再無其他部件。
內部核心架構
具體方面,群聯PS5019-E19T主控,是群聯新近發布的一款DRAMless設計的PCIe 4.0主控晶元,內置HMB機制,支持NVMe1.4協議,採用台積電28nm製程工藝,4通道設計,最高支持2TB存儲容量,並支持3D TLC在內的主流快閃記憶體顆粒,最大連續讀取速度3600MB/s,最大連續寫入速度也到了3000MB/s。
顆粒方面,採用3D堆疊技術的TLC快閃記憶體顆粒,單顆容量512GB,兩顆快閃記憶體組成1TB的總存儲量。
02 性能實測
實測部分,我們將從連續性能、4K隨機、綜合效能、SLC緩存測試等維度,進行全面解析。
在測試之前,按照慣例,我們通過CrystalDiskInfo查詢和了解微星SPATIUM黑競M450固態硬碟的基本信息。
CrystalDiskInfo
在CrystalDiskInfo中,我們可以看到微星SPATIUM黑競M450固態硬碟的一些基本參數信息,包括介面、傳輸模式、充電次數等信息。用戶可以根據這些信息,對固態硬碟的健康狀況進行監測。
連續性能方面,將採用CrystalDiskMark最新8.0版本進行測試。
CrystalDiskMark是一款經典的硬碟測試軟體,它能夠在保證了連續讀寫、512KB和4KB數據包隨機讀寫性能,以及隊列深度(Queue Depth)為32的情況下的4K隨機性能等常規測試外,在隊列設置,性能描述,以及測試數據塊選擇上都進行了優化,更符合當下硬碟的測試需求。
CrystalDiskMark測試
在CrystalDiskMark測試中,微星SPATIUM黑競M450固態硬碟的最大連續讀取速度達到了3594MB/s,而最大連續寫入速度也達到了3196MB/s,和官方宣稱的水準基本一致。這樣的連續性能,能夠滿足入門用戶對於日常存儲的帶寬需求。
在4K隨機測試中,我們採用CrystalDiskMark進行換算測試,測量Q16T16下,IOPS的實際表現。
4K隨機測試
在4K性能方面,微星SPATIUM黑競M450固態硬碟最大4K隨機讀取達到了437K IOPS,而最大4K隨機寫入也達到了767K IOPS,對於一款DRAMless的固態硬碟而言,這樣的4K隨機性能堪稱恐怖,更高的4K隨機性能顯著提升普通用戶在處理細碎任務的效率,對於用戶的實際體驗有著相當的指導意義。
在綜合測試方面,採用新版PC Mark10專業版內置的完整系統盤測試,該測試能夠模擬正常系統的運行場景,通過程序的內部計算,將磁碟在真實系統環境下的表現以數值的形式展現出來,有著相當的參考價值。
PC Mark10綜合測試
在該測試下,有三個數值值得參考,總得分上,微星SPATIUM黑競M450固態硬碟得到了2308分,展現了在綜合的系統環境下微星SPATIUM黑競M450的性能優勢,至於在硬碟帶寬和平均存取時間維度上,微星SPATIUM黑競M450同樣憑藉著新主控和新顆粒在製程工藝和IO隊列上的優勢,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成績。
03 緩存策略分解
眾所周知,當下消費級存儲行業,slc緩存模式的存在,已然成為用戶和廠商都能接受的方案,它能夠解決絕對性能和成本採購之間的矛盾,加快固態硬碟產品的普及。緩存策略的異同,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用戶在實際應用中的體驗感受。
在此項測試中,我們將藉助常用於企業級存儲上的IO Meter測試軟體,進行更加精準的緩存測試。具體測試流程是,在無文件模式下,128KBQD32條件下連續寫入15分後,記錄每秒的性能變化,從而探究微星SPATIUM黑競M450的緩存容量大小。
緩存測試流程
通過IO Meter測試可以發現,在37秒之前,微星SPATIUM黑競M450始終維持在平均3830MB/s的高位寫入水準;當寫入時長超過37秒後,微星SPATIUM黑競M450開始出現顯著的性能下降,這表明其內置的SLC緩存已經接近飽和,開始正式進入緩外性能。
通過簡單的秒數和速度的乘法計算,我們可以粗略的得出微星SPATIUM黑競M450的SLC緩存大致在138GB左右,更大容量緩存空間,能夠為用戶帶來更持久的巔峰寫入表現,而微星SPATIUM黑競M450高達138GB的緩存容量,就目前的用戶使用習慣而言,足以應對日常存儲需求。
04 DRAMless+PCIe 4.0的現實意義
實際上,回顧PCIe 4.0 SSD短短數年的發展歷程,可以發現,“如何加速普及”,“如何讓所有用戶能夠用上”逐步替代PCIe 4.0初現時標榜的“超高性能”、“更低延遲”,尤其是在消費級存儲領域,PCIe 4.0帶來的震撼高速,在大多數入門級用戶的常規應用中,很難有所體驗,這樣就導致產品下沉和普及的難以推進。
技術改變行業,這一次業界通過將DRAMless和PCIe 4.0相結合的方式,開闢了一條新路子,在兼具高性能、低延遲的用戶體驗之上,顯著降低了採購成本,使得用戶在抉擇SSD之時,更加傾向於“買新不買舊”,從而曲線式的完成了PCIe 4.0的普及。
微星SPATIUM黑競M450固態硬碟,也就應運而生了。
總結:本篇文章就到這裡了,希望能夠給你帶來幫助,也希望您能夠多多關注的更多內容!
原創文章,作者:簡單一點,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177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