誕生七年來,AMD銳龍處理器已經逐漸深入人心,尤其是搭載3D堆疊緩存的X3D系列,更成為大量遊戲玩家的首選,屢屢被冠以“神U”的名號。
AMD銳龍X3D系列確實無愧於這個榮譽,確實是革命性的產品,3D緩存的加入使之在眾多遊戲中的表現一騎絕塵,而且功耗控制得當,往往還有不錯的性價比,很難不讓人心動。
X3D的強悍甚至讓常規銳龍處理器都有點小尷尬,比如即便是最近的銳龍9000系列,玩遊戲都不是銳龍7 7800X3D的對手。
不過,世界上沒有一款產品是百分之百完美的,更沒有任何一款產品同時適合所有人。
銳龍X3D系列在被捧上神壇的同時,這方面的話題可能我們很少會去思考。
當然啦,X3D黨不要激動,這裡不是要否定X3D系列的優秀,而是希望有著不同需求的用戶不要衝著它的名氣買回去了,才發現並不適合自己。
一、“偏科”嚴重 只適合硬核遊戲玩家
AMD X3D系列被稱為“遊戲神U”不是沒有原因的,憑藉/1632MB原生三級緩存、64MB 3D堆疊緩存,再加上6-8MB不等的二級緩存,總容量往往可以超過100MB。
我們知道,CPU緩存的速度遠高於系統內存,而足夠大的緩存可以大大減少CPU核心訪問內存的幾率,從而節省時間、提高效率,性能自然就上去了。
尤其是沙盒類、在線競技類、策略類、模擬經營類遊戲,以及需要頻繁切換場景的3A類遊戲,CPU的作用非常重要,三級緩存的作用更是特別明顯,加大緩存可以顯著提升幀率的上限和下限。
但是,並非所有的應用都需要大容量緩存,事實上非遊戲類應用從大緩存中獲得的提升普遍非常小,反而更依賴於核心頻率、核心數量等指標。
無論是從事生產力創作、音頻視頻剪輯、2D/3D渲染等專業工作,還是壓縮解壓、Office辦公等日常操作,X3D系列都會有些相對力不從心,並非最佳選擇,尤其是對內容創作相關人士而言。
可以說,如果不是深度遊戲愛好者,面對電腦的大部分時間都在玩遊戲,畢竟還要工作,面對X3D系列都要冷靜一下。
二、不是所有遊戲都能從3D緩存中獲益
即便是作為遊戲神U,X3D系列也不能讓所有遊戲的幀率都得到立竿見影的提升,而市面上的遊戲類型五花八門,優化情況各不相同,所以是否需要X3D系列,仍然得看看你玩的是什麼遊戲。
目前來看,X3D系列在玩模擬經營類、角色扮演類遊戲的時候,性能相對並沒有特殊優勢。
比如說《城市天際線》、《模擬人生》、《騎馬與砍殺2:霸主》等等,相比隔壁的酷睿系列普遍有一定的差距。
即便是一些3A單機遊戲,X3D也不是全部都很擅長。
比如說流行代表作《賽博朋克2077》,它的表現就略遜一籌,特別是打開光追之後。
另外在不少遊戲中,X3D與常規處理器的水平也基本相當,並無太明顯的過人之處,比如《CS:GO》、《坦克世界》、《刺客信條》、《戰神》等等。
當然,X3D在這些遊戲中的表現都遠遠說不上拉胯,更多的是3D緩存沒有帶來明顯加成,白白浪費。
總的來說,如果你什麼遊戲都嘗試,如果你更偏向於網遊,X3D系列幾乎可以無腦入,但如果你只玩某幾款甚至某幾款特定遊戲,一定要提前了解清楚X3D的優化情況,避免一場空歡喜。
原創文章,作者:簡單一點,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175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