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許多用戶來說,UEFI 和 BIOS 的差異可能並不太明顯,但 UEFI 的出現卻讓電腦的硬體設置變得更加便捷。這兩種固件的主要目的都是:在操作系統載入之前,讓用戶能夠自定義硬體設置。
BIOS 歷史悠久,起源於上世紀 70 年代末,並在 80 年代的個人計算機革命中得到廣泛應用。而 UEFI 是一項相對較新的技術,其前身 EFI 始於上世紀 90 年代末,UEFI 規範則是在 2000 年初正式確立的。
UEFI 提供了更直觀的圖形界面,支持滑鼠和鍵盤操作,而傳統 BIOS 只能通過鍵盤進行菜單導航。
BIOS 簡介
傳統 BIOS 設置界面
BIOS 是基本輸入輸出系統 (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 的縮寫,是電腦在啟動時運行的第一個軟體,負責執行開機自檢 (POST)。BIOS 數據存儲在主板的非易失性內存晶元中,即使關機後配置也不會丟失。所有 PC 主板都會預裝 BIOS,你可以在 Windows 載入前或載入後進入 BIOS 設置。
在進入 BIOS 後,你可以修改許多設置,如硬碟啟動順序、日期時間、電源選項,還可以查看系統電壓、風扇轉速等信息。保存設置並退出後,電腦就會重啟並應用新的配置,BIOS 會指示硬體執行相應操作。
UEFI 簡介
華碩 UEFI 設置界面
UEFI 是統一可擴展固件介面 (Unified Extensible Firmware Interface) 的縮寫,是傳統 BIOS 的現代替代品。作為一個功能更強大的小型軟體,UEFI 不僅能夠讓用戶控制電腦硬體,有些甚至還能連網進行版本更新。UEFI 採用了圖形用戶界面,PC 製造商可以根據品牌需求對其進行定製。
UEFI 使用 GPT 分區標準,取代了舊的 MBR 標準。這讓 UEFI 可以從超過 2TB 的大容量硬碟啟動,而且理論上也沒有磁碟大小限制。它支持 32 位和 64 位系統啟動,並提供了安全啟動 (Secure Boot) 等功能,不僅啟動速度更快,還能檢測惡意軟體,確保啟動過程未被篡改。
在硬體監控方面,UEFI 也比 BIOS 更具優勢。它不僅能提供更詳細的內存和 CPU 信息,還支持更新的硬體,如 NVMe,並允許在預啟動環境中使用 USB 3.0 設備。
UEFI 與 BIOS 的主要區別
區別 | BIOS | UEFI |
---|---|---|
分區表 | 使用主引導記錄 (MBR) | 使用全局唯一標識分區表 (GPT) |
數據存儲 | 存儲在主板的 BIOS 晶元上 | 存儲在存儲設備的 EFI 文件中 |
運行模式 | 只能在 16 位模式下工作 | 可以在 64 位模式下運行,可定址內存更大 |
用戶界面 | 僅支持鍵盤導航的文本界面 | 提供更直觀的圖形界面,支持滑鼠操作 |
網路支持 | 無網路功能 | 有些具備網路功能,可在線更新固件,遠程排除故障 |
BIOS 的限制會影響現代電腦的性能,隨著技術的進步,它應該會在新硬體上被逐漸淘汰。相比之下,UEFI 提供了更多功能、更好的性能和更友好的用戶界面,是更優的選擇。綜上所述,UEFI 在各方面都優於傳統 BIOS,是現代 PC 的首選固件介面。
如何進入BIOS
開機後,出現黑屏白字時,連續按F2、F8、F10、ESC、DELETE等功能鍵進入。(不同廠商,按鍵不同,屏幕上一般會有按鍵提示)
進入BIOS設置界面,可以對硬體配置、系統時間和引導順序、電源管理等進行設置。
Win10如何進入UEFI
如果您的電腦使用的是UEFI固件,Win10中是如何進入UEFI呢?
右鍵單擊“開始”菜單,選擇“設置”。然後,選擇更新和安全。
2. 左側選擇恢復。在右側“高級啟動”部分,單擊“立即重新啟動”。然後系統將重啟。
3. 單擊疑難解答
4. 選擇高級選項Advanced options
5. 選擇UEFI固件設置(UEFI Firmware Settings)
6. 單擊重新啟動
通過以上6個步驟就可以進入到UEFI的設置界面。
MBR和GPT
- MBR = Master Boot Record 主引導記錄
- GPT = GUID Partition Table GUID分區表
MBR和GPT代表硬碟的兩種分區格式,一般來說,MBR搭配著BIOS來進行使用,GPT搭配著UEFI來進行使用。
原創文章,作者:簡單一點,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171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