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體部分的詳細解釋
設計
iPhone 6 搭載了蘋果最新的iOS8系統。而 iOS 8 同樣為 iPhone 6 和 iPhone 6 Plus 帶來了特有的變化,就像蘋果從 3.5 英寸的 3:2 顯示屏過渡到 4 英寸的 16:9 顯示屏一樣,這些類似的改變都是為了讓 iOS 8 增加對 iPhone 6 的支持。在 iPhone 6 的主屏上,你可以看到多了一行圖標,同時所有的系統圖標都經過了更新,並充分利用了大屏高解析度的優勢。 就像計算器應用,其界面相比 4 英寸的 iPhone 有了更大的顯示空間。其它像設置和備忘錄等應用也經過重新適配,並可以顯示更多的元素和內容。與 iPhone 5 和 之前的 iPhone 使用同樣的寬度,此次顯示內容的增加是沿著坐標軸進行延伸的。天氣應用就可以很好地說明這個問題,無論是每小時的天氣情況水平顯示還是垂直的每 7 天的天氣預告都比之前的 iPhone 可顯示更多的內容。
最新的為新 iPhone 而打造的新功能名叫 Display Zoom(放大顯示)。Display Zoom 增加了顯示內容的大小,所以界面可以顯示像 iPhone 5(解析度1136×640)同樣的數量。這意味著所有大圖標,按鍵等都比默認的視圖設置變得更大。因為所有東西都被放大到了 1334×750,而界面會顯得有一些模糊感,所以你可以看到很多的第三方應用都還沒有適配新的 iPhone。這個功能似乎是為那些上了年紀或者是希望閱讀更大的顯示內容的用戶而設的。
另一個值得一提的功能就是蘋果基於 iPhone 6 和 6 Plus 內的 NFC 硬體而設的 Apple Pay 服務了。目前 Apple Pay 也已經在一些地方上線。其它像文本信息轉發和 iCloud 照片圖庫等的 iOS 8 功能也已經在 iOS 8.1 中出現。
用戶體驗
儘管 iOS 8 的功能我們已經知道不少了,但說到用戶體驗的話還是挺複雜的一件事,而受影響的方面也包括了來自硬體和軟體的。就 iPhone 6 來說,這些問題實際上要歸結為 RAM 和 1334×750 粗化的顯示屏布局。
例如 Trillian 是一個即時通信的應用,這個應用已經有一年沒有更新了,因為它缺少對於 iOS 7 中後台刷新 API 的功能支持。而該應用在 iPhone 6 的 iOS 8 上也有一些比較嚴重的問題,那就是間距的問題,並且不支持第三方應用。再一次,對於要理解這不是蘋果的不作為十分重要,但這些問題確實展現了在改善系統同時帶來的限制,並強調了應用開發者保持更新應用的需要。
而其它問題也有進一步嚴重化的可能。儘管 iOS 的軟體架構是更節能的RAM理念,但是由於手動垃圾的收集和預編譯的二進位文件的使用,這會使得有時候在使用 Safari 的時候導致崩潰的情況。例如移動設備上的 6 個常用網站標籤不可以一直保存在內存中。如果繼續打開所有 6 個標籤,則至少有一個標籤需要重新載入。在我第一次進行這個測試的時候,Safari 在當我連續打開 6 個標籤並佔用內存的時候就會奔潰,而同樣的問題則不會在新的 Moto X 中出現。除此之外,在日常的使用中,是很少會覺得 iPhone 6 的內存不夠用的。
除了這些問題之外,iOS 還是能夠提供一貫的流暢體驗的。一些在 iPhone 5s 中出現的問題現在也得到了解決。例如像通知中心的當前通知和未讀通知分欄也已經被修正等。
此外,大屏的確對於觸摸的準確性會有所幫助。儘管目前還沒有用過 Apple Pay,但使用 NFC 的解決辦法似乎十分新穎和吸引,而我也期待著 NFC 在戶外的進一步擴展使用。Touch ID 再次成為了關鍵的因素,它對於 Apple Pay 的驗證也會再次展示蘋果在硬體和軟體方面整合的能力。
網路/定位系統/雜項
正如之前宣布的一樣,iPhone 6 和 iPhone 6 Plus 都支持載波聚合和 VoLTE。載波聚合是一種同時使用結合了多個頻段的技術方法,所以是有可能將一個 10 MHz 和另一個 10 MHz 頻段拼湊起來從而實現同一速率,這樣就會得到一個單一的 20 MHz 頻段的 LTE 網路。而 VoLTE 則是通過 LTE 傳送的下一代語音服務,從而不需要複雜的電路轉換機制到現行的 WCDMA 或者 GSM。這些都要歸功於高通的 MDM9x25 Gobi 調解器,這都是基於 28HPm(高功率微波)建立起來的,因此帶來了比 MDM9x15 更低的功耗。
全球導航衛星系統
因為 iPhone 6 配備了高通的 Gobi MDM9x25 調解器,所以也內置了 IZat Gen 8B。儘管不可能強迫“僅僅 GPS 定位”和“定位”在飛行模式開啟的時候禁用,WiFi 關閉和無 SIM 卡的時候,位置鎖定大約耗時11秒。
雜項
儘管我們通常會進行一個 WiFi 性能的測試,但出於某些原因將不可能為 iPhone 6 得出一個好的測試工具。這可能是因為我們正在尋找一個單一的空間流解決方案,而鑒於博通過去的設計贏得過 WiFi/BT 整合型晶元設計,似乎是 BCM4339 的解決方案。此外蘋果還繼續在耳機聽筒整合了降噪演算法,並至少整合了兩個麥克風到手機上。主觀上說單個的揚聲器音量是可以達到可接受的程度,目前我們還沒有必要的設備來測試最高音量值。
完結篇
總體而言,iPhone 6 相對於 iPhone 5s 是一次顯著的升級。首先,最值得關注的一個明顯變化在於手機外觀的工業設計。不同於iPhone 5方形硬朗的邊緣,iPhone 6 採用了圓滑的側面設計,整體手感更加舒適自然,而且令人嘆服的一點在於它將金屬背部機身向屏幕玻璃銜接過渡的處理效果幾近完美。iPhone 6 的屏幕尺寸契合了單手操作的可行性,這種平衡度的拿捏進一步增強了設備的手感。
雖然iPhone 6在外觀設計上令人讚不絕口,但如果突出的相機鏡頭能夠通過增加機身整體的厚度來改善的話可能會更加實際一些,因為採用這樣設計的同時還可以增大電池容量。此外,機身背部採用的白色條形塑料帶也是槽點之一,用戶的貶責之聲更是大於褒獎之意,基於設計上的考慮,的確難以兩全。
iPhone 6屏幕本身也獲得了改善升級,包括原生對比度、高亮度、大視角以及更強的校準。儘管不少人希望可以獲得更高的像素密度使其成為“完美”的顯示屏,但很顯然由於系統的原因,iOS設備在解析度的選擇上似乎總存在一些限制。儘管這項特性無法改變,但iPhone 6的顯示屏依然是今年眾多同類機型中最優秀的。
SoC也是一個顯著的提升,不過幅度不如A6升級到A7般重大。在大體上,全新CPU內核的架構仍然沒有大的改善,但GX6450核心的採用幾乎等同於Adreno 420圖形處理器的水平,因此GPU性能獲得了顯著的升級。蘋果在CPU和GPU的集成選擇上依舊繼續領航市場中的其他競爭者,因為不少的跑分測試明顯表現出蘋果的系統十分高效,而且在同樣的高性能測試中依舊保持良好的機身溫度。可見其NAND快閃記憶體同時也具備高性能,不過隨機I/ O性能並不如連續性能那樣令人驚訝。
在電池續航方面,儘管電池容量相對較小,但蘋果公司因再一次成功地保持了良好的電池續航時間。iPhone 6的電池壽命在同類機型中的表現依然處於前列。在GFXBench跑分測試中,iPhone 6強大的持續性能彌補了電池容量小的短板。
除了基本的用戶體驗之外,iPhone 6相機還存在更大的改進。新相機比前代擁有更好的低光性能,而且對焦速度顯著提升。相位檢測自動對焦技術的採用帶來了連續自動對焦功能,這絕對是一項殺手級的功能,特別是在拍攝視頻時結合使用改進的防抖功能後,攝錄效果更令人驚嘆。蘋果在iPhone 6中成功駕馭了仍然相對較小的感測器性能,而且明顯不輸搭載了相對較大尺寸鏡頭的同類機型。新iPhone 6在日光、低光以及更多環境條件下的成像能力更強。
在音頻質量方面,蘋果iPhone 6對於音頻質量的提升已經向HTC高端優質的解決方案看齊,從而成功置身於已測試機型中的頂級行列。雖然音頻硬體上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比方說讓信噪比值達到 -120dB 或更高,或是將串擾值提升到 -110dB 以上。不過考慮到普遍的使用性來說,這樣的升級似乎意義和價值不大。
最後,蘋果的軟體體驗仍然是最棒的。蘋果推出的全新大屏為觸摸的準確性帶來了幫助,升級後的iOS 8系統帶來了更多豐富的功能和特性,而Touch ID更是被深度整合到軟體中。儘管目前還深入體驗 Apple Pay,但基於 NFC 技術的解決辦法似乎十分新穎而且吸引人,而第三方的引入也是值得期待的看點。整體而言,Touch ID 依然是關鍵的因素,它對於 Apple Pay 的驗證也會再次展示蘋果在硬體和軟體方面整合的能力。
總體而言,iPhone 6已經成為一個驚喜。雖然表面上並非所有的元素都得到了改善,但這款新機是我們全年評測的所有機型中,第一款令人挖掘越深收穫越多的機型。在此,iPhone 6有資格宣稱自己在同類競爭中的絕對優越性。
以上就是iPhone6史上最全面專業評測,文章內容很長,但非常全面,謝謝大家閱讀!
原創文章,作者:簡單一點,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162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