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數組擴容的概念
在Java中,數組是一種非常常用的數據結構,它可以存儲同一類型的多個元素,但是在實際的應用場景中,我們可能會遇到如下問題:
1. 數組長度不夠,無法存儲所有的元素;
2. 數組長度過長,導致內存的浪費。
針對這些問題,我們需要對數組進行擴容操作,擴容的本質就是新建一個更大的數組,並將原數組中的元素拷貝到新數組中。
二、數組擴容的實現
在Java中,數組擴容的實現通過Arrays.copyOf方法實現,該方法的源碼如下:
public static T[] copyOf(T[] original, int newLength) { return (T[]) copyOf(original, newLength, original.getClass()); } private static native Object copyOf(Object original, int newLength, Class newType);
從源碼可以看出,該方法可以複製任意類型的數組,需要傳入兩個參數:
1. 原數組;
2. 新數組長度。
該方法返回值為複製後的新數組。
在實際應用中,通常會將原數組的長度翻倍作為新數組的長度,這樣可以提高擴容效率。
三、為什麼數組長度翻倍擴容?
我們知道,在Java中,數組是一段連續的內存空間,如果無法找到足夠的連續內存空間,就無法完成數組的申請。
因此,在擴容數組時,需要重新申請一塊連續的內存空間,並將原數組元素拷貝到新申請的內存空間中。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要將數組長度翻倍擴容?
我們知道,在內存空間中,相鄰的內存單元之間有著一定的關聯性,相鄰的內存單元通常在物理存儲空間上也是連續的。
如果原數組長度為n,則其已經佔用了n個連續的內存單元,而如果需要將其擴容至2n個元素,那麼新數組需要佔用的內存單元至少是2n個。
因此,為了保證新數組佔用連續的內存單元,新數組的長度需要是原數組長度的兩倍。
四、數組擴容的時間複雜度
在Java中,數組擴容的時間複雜度是O(n),其中n為數組長度。因為數組擴容需要重新創建新數組,並將原數組中的元素拷貝到新數組中,這個過程的時間複雜度是O(n)。
在實際應用中,可以通過設置初始容量來減少數組擴容的次數,從而提高效率。
五、完整代碼示例
import java.util.Arrays; public class ArrayResize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ay = new int[10]; // 初始化數組 for (int i = 0; i < array.length; i++) { array[i] = i; } // 擴容數組 array = Arrays.copyOf(array, array.length * 2); // 輸出擴容後的數組 for (int i = 0; i < array.length; i++) { System.out.print(array[i] + " "); } } }
該示例代碼中,首先初始化一個長度為10的數組,然後將其擴容至20,最終輸出擴容後的數組。
從代碼中可以看出,數組擴容的本質就是創建一個新的更大的數組,並將原數組的元素拷貝到新數組中。
六、小結
本篇文章主要介紹了Java數組的擴容原理,分別介紹了數組擴容的概念、實現、為什麼數組長度翻倍擴容、數組擴容的時間複雜度以及完整的代碼示例。
在實際應用中,需要注意數組的擴容次數,通過設置初始容量可以減少數組擴容的次數,從而提高效率。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159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