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彈框是前端開發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經常在開發過程中需要使用到,其中,this.$alert是一款很不錯的彈框插件,下面從多個方面對此插件進行闡述。
一、使用方法
this.$alert(message, title, options)
此方法的使用方式很簡單,只需要在Vue的某個組件中使用this.$alert即可調用彈框,其中message為彈框的內容,title為彈框的標題,options則是一些選項,比如彈框的寬度、高度、是否有遮罩等等。
此插件支持傳入對象的方式,即可以直接將選項以對象的形式傳入,也可以使用第二個參數傳遞標題信息,第一個參數則是彈框的內容。大多數情況下,我們一般只需要使用前兩個參數即可完成大部分的彈框操作。
二、自定義樣式
不同的業務場景需要使用不同的彈框樣式,這時候我們可以使用options中的customClass屬性來自定義樣式,如下所示:
this.$alert('這是一條消息', '提示', { customClass: 'my-custom-class' });
上述代碼中,我們給options設置了一個名為my-custom-class的class,然後在css文件中定義了該class的樣式,當我們調用這個彈框時,彈框就會應用my-custom-class的樣式。
三、點擊按鈕事件
在我們的彈框中,往往會有一些操作按鈕,當我們點擊這些按鈕時需要觸發一些事件,這時候我們可以在options中使用callback屬性來實現這一功能,例如:
this.$alert('這是一條消息', '提示', { confirmButtonText: '確定', // 點擊確定按鈕時的回調函數 callback: action => { console.log('用戶點擊的是' + action) } })
上述代碼中,我們在options中為confirmButtonText設置了確定按鈕的文本,同時在callback屬性中定義了點擊按鈕時的回調函數,當用戶點擊按鈕時,彈框就會調用callback函數,並將用戶點擊的按鈕的標識作為參數傳入,開發者可以根據這個標識來進行下一步操作。
四、Promise調用
當我們需要使用Promise來處理彈框中的結果時,我們可以使用如下方式來進行調用:
this.$alert('這是一條消息', '提示') .then(() => { console.log('用戶點擊了確定按鈕'); })
上述代碼中,我們使用了Promise的方式來進行調用,當用戶點擊按鈕時,Promise對象就會被resolve,從而執行then方法中的回調函數,可以很方便的實現彈框結果的處理。
五、多種類型的彈框
除了基本的彈框類型以外,this.$alert還支持多種不同類型的彈框,例如:
- 成功類型彈框:this.$alert.success(‘恭喜你,操作成功!’);
- 錯誤類型彈框:this.$alert.error(‘很遺憾,操作失敗!’);
- 信息類型彈框:this.$alert.info(‘請注意,這是一條重要信息!’);
- 警告類型彈框:this.$alert.warning(‘請注意,這是一條警告信息!’);
以上幾種類型的彈框都有著不同的樣式和圖標,可以很好的區分不同的彈框類型,方便用戶進行操作。
六、小結
通過以上的介紹,我們可以看出來,this.$alert是一款功能很全面的彈框插件,它不僅支持基本的彈框功能,還支持自定義樣式、回調函數、Promise調用以及多種不同類型的彈框。這使得它在前端開發中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158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