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split方法原理
Python中的split方法可以將字元串根據指定的分隔符進行分割,返回分割後的字元串列表。例如:
str1 = "hello,world"
str_list = str1.split(",")
print(str_list)
輸出結果為[‘hello’, ‘world’],可以看到字元串被根據逗號拆分成了兩個字元串。
默認情況下,字元串會根據空格、製表符(\t)、換行符(\n)等進行分割。
二、split方法常用參數
除了默認的分隔符外,split方法還支持自定義分隔符,同時還有其他可選參數:
1. 分隔符
通過傳遞參數來自定義分隔符:
str1 = "hello|world"
str_list = str1.split("|")
print(str_list)
輸出結果為[‘hello’, ‘world’]
2. 分割次數
可以通過傳遞第二個參數限制分割次數:
str1 = "hello,world,python,java"
str_list = str1.split(",",2)
print(str_list)
輸出結果為[‘hello’, ‘world’, ‘python,java’],可以看到分割兩次之後停止了分割。
3. 去除空白符
使用split方法時,默認情況下分隔符兩邊的空格、製表符、換行符等會被保留。可以通過傳遞一個參數來移除分隔符兩邊的空白符:
str1 = "hello, world"
str_list = str1.split(",",2)
print(str_list)
輸出結果為[‘hello’, ‘ world’]
str1 = "hello, world"
str_list = str1.split(",",2," ")
print(str_list)
輸出結果為[‘hello’, ‘world’],可以看到空格被成功移除了。
三、優化分割效率
1. 使用生成器
對於大字元串的分割,如果使用split方法,會將整個字元串存儲到內存中,佔用大量的內存空間。可以使用生成器的方式,一次只生成一部分數據。
def split_str(string, delimiters=","):
start = 0
end = string.find(delimiters, start)
while end >= 0:
yield string[start:end]
start = end + len(delimiters)
end = string.find(delimiters, start)
yield string[start:]
調用split_str方法進行分割:
str1 = "hello,world,python,java"
str_gen = split_str(str1, ",")
for s in str_gen:
print(s)
輸出結果與使用split方法相同,但是分割時只會生成一部分數據,不會將整個字元串存儲到內存中,對於大字元串優化效果明顯。
2. 使用re模塊
對於複雜的字元串分割,可以使用re模塊中的re.split方法。
import re
str1 = "hello;world,python java"
str_list = re.split(";|,|\s", str1)
print(str_list)
輸出結果為[‘hello’, ‘world’, ‘python’, ‘java’],可以看到通過傳遞正則表達式的方式,可以在一個方法中實現多個分隔符的分割。
四、總結
Python中的split方法可以非常方便地實現字元串的分割,同時還有多種可選參數可以優化分割效率。對於大字元串的分割,可以使用生成器來優化內存佔用;對於複雜的字元串分割,可以使用re模塊中的re.split方法來實現多個分隔符的分割。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158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