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 1、java多線程有幾種實現方法
- 2、java多線程共同操作同一個隊列,怎麼實現?
- 3、java 多線程有幾種實現方法
- 4、在Java 中多線程的實現方法有哪些,如何使用
- 5、java多線程都有幾種方式實現??
- 6、java多線程有幾種實現方法,都是什麼?同步有幾種實現方法,都是什麼?
java多線程有幾種實現方法
繼承Thread類來實現多線程:
當我們自定義的類繼承Thread類後,該類就為一個線程類,該類為一個獨立的執行單元,線程代碼必須編寫在run()方法中,run方法是由Thread類定義,我們自己寫的線程類必須重寫run方法。
run方法中定義的代碼為線程代碼,但run方法不能直接調用,如果直接調用並沒有開啟新的線程而是將run方法交給調用的線程執行
要開啟新的線程需要調用Thread類的start()方法,該方法自動開啟一個新的線程並自動執行run方法中的內容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結果: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java多線程的啟動順序不一定是線程執行的順序,各個線程之間是搶佔CPU資源執行的,所有有可能出現與啟動順序不一致的情況。
CPU的調用策略:
如何使用CPU資源是由操作系統來決定的,但操作系統只能決定CPU的使用策略不能控制實際獲得CPU執行權的程序。
線程執行有兩種方式:
1.搶佔式:
目前PC機中使用最多的一種方式,線程搶佔CPU的執行權,當一個線程搶到CPU的資源後並不是一直執行到此線程執行結束,而是執行一個時間片後讓出CPU資源,此時同其他線程再次搶佔CPU資源獲得執行權。
2.輪循式;
每個線程執行固定的時間片後讓出CPU資源,以此循環執行每個線程執行相同的時間片後讓出CPU資源交給下一個線程執行。
java多線程共同操作同一個隊列,怎麼實現?
具體代碼如下:
以下是兩個線程:
import java.util.*;
public class Thread_List_Operation {
//假設有這麼一個隊列
static List list = new LinkedLi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hread t;
t = new Thread(new T1());
t.start();
t = new Thread(new T2());
t.start();
}
}
//線程T1,用來給list添加新元素
class T1 implements Runnable{
void getElemt(Object o){
Thread_List_Operation.list.add(o);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為隊列添加了一個元素”);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for (int i = 0; i 10; i++) {
getElemt(new Integer(1));
}
}
}
//線程T2,用來給list添加新元素
class T2 implements Runnable{
void getElemt(Object o){
Thread_List_Operation.list.add(o);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為隊列添加了一個元素”);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for (int i = 0; i 10; i++) {
getElemt(new Integer(1));
}
}
}
//結果(亂序)
Thread-0為隊列添加了一個元素
Thread-1為隊列添加了一個元素
Thread-0為隊列添加了一個元素
Thread-1為隊列添加了一個元素
Thread-1為隊列添加了一個元素
Thread-1為隊列添加了一個元素
Thread-1為隊列添加了一個元素
Thread-1為隊列添加了一個元素
Thread-1為隊列添加了一個元素
Thread-1為隊列添加了一個元素
Thread-1為隊列添加了一個元素
Thread-1為隊列添加了一個元素
Thread-0為隊列添加了一個元素
Thread-0為隊列添加了一個元素
Thread-0為隊列添加了一個元素
Thread-0為隊列添加了一個元素
Thread-0為隊列添加了一個元素
Thread-0為隊列添加了一個元素
Thread-0為隊列添加了一個元素
Thread-0為隊列添加了一個元素
java 多線程有幾種實現方法
1、繼承Thread類實現多線程
繼承Thread類的方法儘管被我列為一種多線程實現方式,但Thread本質上也是實現了Runnable介面的一個實例,它代表一個線程的實例,並且,啟動線程的唯一方法就是通過Thread類的start()實例方法。start()方法是一個native方法,它將啟動一個新線程,並執行run()方法。這種方式實現多線程很簡單,通過自己的類直接extend Thread,並複寫run()方法,就可以啟動新線程並執行自己定義的run()方法。例如:
[java] view plain copy
public class MyThread extends Thread {
public void run() {
System.out.println(“MyThread.run()”);
}
}
在合適的地方啟動線程如下:
[java] view plain copy
MyThread myThread1 = new MyThread();
MyThread myThread2 = new MyThread();
myThread1.start();
myThread2.start();
2、實現Runnable介面方式實現多線程
如果自己的類已經extends另一個類,就無法直接extends Thread,此時,必須實現一個Runnable介面,如下:
[java] view plain copy
public class MyThread extends OtherClass implements Runnable {
public void run() {
System.out.println(“MyThread.run()”);
}
}
為了啟動MyThread,需要首先實例化一個Thread,並傳入自己的MyThread實例:
[java] view plain copy
MyThread myThread = new MyThread();
Thread thread = new Thread(myThread);
thread.start();
事實上,當傳入一個Runnable target參數給Thread後,Thread的run()方法就會調用target.run(),參考JDK源代碼:
[java] view plain copy
public void run() {
if (target != null) {
target.run();
}
}
3、使用ExecutorService、Callable、Future實現有返回結果的多線程
ExecutorService、Callable、Future這個對象實際上都是屬於Executor框架中的功能類。想要詳細了解Executor框架的可以訪問 ,這裡面對該框架做了很詳細的解釋。返回結果的線程是在JDK1.5中引入的新特徵,確實很實用,有了這種特徵我就不需要再為了得到返回值而大費周折了,而且即便實現了也可能漏洞百出。
可返回值的任務必須實現Callable介面,類似的,無返回值的任務必須Runnable介面。執行Callable任務後,可以獲取一個Future的對象,在該對象上調用get就可以獲取到Callable任務返回的Object了,再結合線程池介面ExecutorService就可以實現傳說中有返回結果的多線程了。下面提供了一個完整的有返回結果的多線程測試例子,在JDK1.5下驗證過沒問題可以直接使用。
在Java 中多線程的實現方法有哪些,如何使用
1、 認識Thread和Runnable
Java中實現多線程有兩種途徑:繼承Thread類或者實現Runnable介面。Runnable是介面,建議用介面的方式生成線程,因為介面可以實現多繼承,況且Runnable只有一個run方法,很適合繼承。在使用Thread的時候只需繼承Thread,並且new一個實例出來,調用start()方法即可以啟動一個線程。
Thread Test = new Thread();
Test.start();
在使用Runnable的時候需要先new一個實現Runnable的實例,之後啟動Thread即可。
Test impelements Runnable;
Test t = new Test();
Thread test = new Thread(t);
test.start();
總結:Thread和Runnable是實現java多線程的2種方式,runable是介面,thread是類,建議使用runable實現java多線程,不管如何,最終都需要通過thread.start()來使線程處於可運行狀態。
2、 認識Thread的start和run
1) start:
用start方法來啟動線程,真正實現了多線程運行,這時無需等待run方法體代碼執行完畢而直接繼續執行下面的代碼。通過調用Thread類的start()方法來啟動一個線程,這時此線程處於就緒(可運行)狀態,並沒有運行,一旦得到spu時間片,就開始執行run()方法,這裡方法run()稱為線程體,它包含了要執行的這個線程的內容,Run方法運行結束,此線程隨即終止。
2) run:
run()方法只是類的一個普通方法而已,如果直接調用Run方法,程序中依然只有主線程這一個線程,其程序執行路徑還是只有一條,還是要順序執行,還是要等待run方法體執行完畢後才可繼續執行下面的代碼,這樣就沒有達到寫線程的目的。
總結:調用start方法方可啟動線程,而run方法只是thread的一個普通方法調用,還是在主線程里執行。
3、 線程狀態說明
線程狀態從大的方面來說,可歸結為:初始狀態、可運行狀態、不可運行狀態和消亡狀態,具體可細分為上圖所示7個狀態,說明如下:
1) 線程的實現有兩種方式,一是繼承Thread類,二是實現Runnable介面,但不管怎樣,當我們new了thread實例後,線程就進入了初始狀態;
2) 當該對象調用了start()方法,就進入可運行狀態;
3) 進入可運行狀態後,當該對象被操作系統選中,獲得CPU時間片就會進入運行狀態;
4) 進入運行狀態後case就比較多,大致有如下情形:
·run()方法或main()方法結束後,線程就進入終止狀態;
·當線程調用了自身的sleep()方法或其他線程的join()方法,就會進入阻塞狀態(該狀態既停止當前線程,但並不釋放所佔有的資源)。當sleep()結束或join()結束後,該線程進入可運行狀態,繼續等待OS分配時間片;
·當線程剛進入可運行狀態(注意,還沒運行),發現將要調用的資源被鎖牢(synchroniza,lock),將會立即進入鎖池狀態,等待獲取鎖標記(這時的鎖池裡也許已經有了其他線程在等待獲取鎖標記,這時它們處於隊列狀態,既先到先得),一旦線程獲得鎖標記後,就轉入可運行狀態,等待OS分配CPU時間片;
·當線程調用wait()方法後會進入等待隊列(進入這個狀態會釋放所佔有的所有資源,與阻塞狀態不同),進入這個狀態後,是不能自動喚醒的,必須依靠其他線程調用notify()或notifyAll()方法才能被喚醒(由於notify()只是喚醒一個線程,但我們由不能確定具體喚醒的是哪一個線程,也許我們需要喚醒的線程不能夠被喚醒,因此在實際使用時,一般都用notifyAll()方法,喚醒有所線程),線程被喚醒後會進入鎖池,等待獲取鎖標記。
·當線程調用stop方法,即可使線程進入消亡狀態,但是由於stop方法是不安全的,不鼓勵使用,大家可以通過run方法里的條件變通實現線程的stop。
java多線程都有幾種方式實現??
有三種:
(1)繼承Thread類,重寫run函數
創建:
class xx extends Thread{
public void run(){
Thread.sleep(1000) //線程休眠1000毫秒,sleep使線程進入Block狀態,並釋放資源
}}
開啟線程:
對象.start() //啟動線程,run函數運行
(2)實現Runnable介面,重寫run函數
開啟線程:
Thread t = new Thread(對象) //創建線程對象
t.start()
(3)實現Callable介面,重寫call函數
Callable是類似於Runnable的介面,實現Callable介面的類和實現Runnable的類都是可被其它線程執行的任務。
Callable和Runnable有幾點不同:
①Callable規定的方法是call(),而Runnable規定的方法是run().
②Callable的任務執行後可返回值,而Runnable的任務是不能返回值的
③call()方法可拋出異常,而run()方法是不能拋出異常的。
④運行Callable任務可拿到一個Future對象,Future表示非同步計算的結果。它提供了檢查計算是否完成的方法,以等
待計算的完成,並檢索計算的結果.通過Future對象可了解任務執行情況,可取消任務的執行,還可獲取任務執行的結果
java多線程有幾種實現方法,都是什麼?同步有幾種實現方法,都是什麼?
java中多線程的實現方法有兩種:1.直接繼承thread類;2.實現runnable介面;同步的實現方法有五種:1.同步方法;2.同步代碼塊;3.使用特殊域變數(volatile)實現線程同步;4.使用重入鎖實現線程同步;5.使用局部變數實現線程同步
。
其中多線程實現過程中需注意重寫或者覆蓋run()方法,而對於同步的實現方法中使用較常使用的是利用synchronized編寫同步方法和代碼塊。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157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