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Switch語句概述
Java Switch語句是一種控制結構,用於根據不同的情況執行不同的操作。它比連續的if else語句更加簡潔和易讀。
Switch語句的通用形式如下:
switch (expression) {
case value1:
// statements
break;
case value2:
// statements
break;
...
default:
// optional statements
}
其中,expression為被測試的表達式,它的值將被與case子句中的值進行比較,如果匹配成功,則執行相應的語句塊。如果沒有匹配成功,將執行default子句中的語句塊。
二、Switch語句的特性
Switch語句是一種非常靈活的控制結構,包括以下特點:
1、Switch語句中,case子句可以根據需要多次出現。當測試表達式的值與case子句中的任意一個值匹配成功時,將執行相應的語句塊。
2、每個case子句中的值必須是唯一的,並且必須是常量或字面值。
3、Switch語句中的default子句是可選的。如果沒有任何一個case子句中的值匹配成功,則執行default子句中的語句塊,或者直接跳出Switch語句。
4、在Switch語句中,可以使用任何類型的表達式(例如整數、字元、字元串等),包括表達式操作符(例如, =, ==, !=等)。
三、Switch語句用法示例
下面是一個簡單的Switch語句示例,該示例基於用戶輸入的月份,獲取該月份的天數:
import java.util.Scanner;
public class SwitchExampl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canner input = new Scanner(System.in);
System.out.print("Enter a month number: ");
int month = input.nextInt();
int days = 0;
switch (month) {
case 1: case 3: case 5: case 7: case 8: case 10: case 12:
days = 31;
break;
case 4: case 6: case 9: case 11:
days = 30;
break;
case 2:
System.out.print("Enter a year: ");
int year = input.nextInt();
if ((year % 4 == 0 && year % 100 != 0) || (year % 400 == 0))
days = 29;
else
days = 28;
break;
default:
System.out.println("Invalid input.");
break;
}
System.out.println("Days in month " + month + " is " + days);
}
}
在上面的示例中,我們根據用戶輸入的月份,使用Switch語句獲取該月份對應的天數。如果用戶輸入的月份為1、3、5、7、8、10、12,則該月份有31天;如果用戶輸入的月份為4、6、9、11,則該月份有30天;如果用戶輸入的月份為2,則需要再次詢問用戶輸入的年份,根據閏年和平年的規則來計算該月份的天數;如果用戶輸入的月份在1~12之間,但本身不是上述任意一個月份,則輸出「Invalid input.」。
四、Switch語句的性能考慮
雖然Switch語句是一種非常有用、靈活和易讀的控制結構,但如果對性能有所要求,則需要對其進行性能考慮。
首先,Switch語句在匹配時是使用「表驅動法」(可能使用哈希表或類似的結構)來實現的,因此,與使用if else語句相比,Switch語句可能會更快。其次,如果Switch語句的每個case子句中僅包含簡單的常量或字面值,則編譯器會自動將其轉換為一種高效的跳轉表(jump table)結構,以提高性能。
五、Switch語句的小結
Switch語句是一種非常有用、靈活和易讀的控制結構,它可以根據不同的情況執行不同的操作。Switch語句在匹配時是使用「表驅動法」來實現的,因此可能比使用if else語句更快。在編寫Switch語句時需要注意一些性能細節,但與大多數編程問題相比,這些細節並不算太複雜,因此可以放心使用Switch語句。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157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