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00X與14700K對比測評

如今,正值一年一度的雙十一購物節,各大電腦配件紛紛都迎來了一波優惠,對於計劃組裝電腦的用戶來說,這無疑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好時機。而作為PC當中最為核心的一個配件,CPU的選擇可以說是至關重要,在最近我們也是正好拿到了當下裝機非常熱門的兩款2-3K價位段的處理器,一邊是來自炙手可熱的AMD銳龍9000系列中的爆款產品-銳龍7 9700X,不僅升級了全新架構,而且近期雙十一大促價格也進行了調整,性價比非常高;另一邊則是酷睿i7-14700K/KF,雖然是上代產品,但其遊戲性能與全新的酷睿Ultra7 265K基本持平甚至更好,而且價格上更低。今天我們就來通過對比,來看看這兩款處理器,誰更適合廣大遊戲玩家。

9700X與14700K對比測評

先來簡單看看兩款處理器的規格參數,銳龍7 9700X處理器基於台積電4nm製程工藝打造,採用全新Zen 5架構,IPC同頻性能平均提升了16%,不僅性能得到了提升,而且功耗表現更為出色。它擁有8核心16線程,基礎頻率為3.8GHz,加速頻率可達5.5GHz,32MB三級緩存,基礎功耗由前代的105W下降到65W,而且PPT功耗僅為88W。值得一提的是,它是單CCD設計,所以沒有核間延遲的影響,更加適合玩遊戲,尤其是看重延遲的網路遊戲。

9700X與14700K對比測評

而它的對手酷睿i7-14700K則採用了intel 7製程工藝,擁有8顆性能核和12顆能效核,共20核28線程,性能核基礎頻率為3.4GHz,最大睿頻可達5.6GHz,33MB的三級緩存,基礎功耗為125W,滿載功耗為253W。

從核心參數上來看,銳龍7 9700X有著更為先進的製程工藝,基礎主頻更高,基礎功耗更低。而酷睿i7-14700K則有著更多的核心,性能核心的最高頻率領先0.1GHz,單從理論性性能上來說是要明顯強於銳龍7 9700X的,但這不代表實際的遊戲體驗一定可以贏,所以我們直接來看成績。

測試平台如下:

9700X與14700K對比測評

首先是6款熱門的網路遊戲,包括《戰爭雷霆》《英雄聯盟》、《DOTA 2》、《PUBG》、《魔獸世界:地心之戰》以及《永劫無間》,為了避免顯卡瓶頸,我這裡選擇了1080P解析度,最高畫質,結果如下:

9700X與14700K對比測評

從測試的結果來看,銳龍7 9700X在多數遊戲中都是領先於對手酷睿i7-14700K的,像《英雄聯盟》、《戰爭雷霆》的領先均超過了15%,除了《永劫無間》幀率基本相同外,其它幾款也有著小幅的領先。

9700X與14700K對比測評

接著我們再來看幾款大型單機遊戲,包括《黑神話:悟空》、《賽博朋克2077》、《荒野大鏢客2》以及《極限競速:地平線5》等。同樣是1080P解析度,結果如下:

9700X與14700K對比測評

在幾款大型單機遊戲的測試中,兩款處理器可以說是各有勝負,不過差距都不大,基本上處在同一個水平之上。

9700X與14700K對比測評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上面所有的遊戲測試銳龍7 9700X都是在最高88W的默認功耗(未在Bios解鎖105W模式)下進行的,而酷睿i7-14700K這邊在進行上面測試時,基本都有著100W+的功耗,前者不僅遊戲性能更好,而且功耗更低,能效比更為出色。當然,我們還可以通過在BIOS里開啟PBO還能進一步釋放其性能,從而提升遊戲的表現。

9700X與14700K對比測評

我這裡只是開啟了PBO,並沒有進行詳細的調節,開啟後,遊戲運行的功耗都會有所增加,大型單機遊戲的提升都不太明顯,就沒有列舉,網遊這邊有的遊戲會有比較明顯的提升,有的則小幅提升,當然也有部分沒有變化。

9700X與14700K對比測評

說到底,這部分性能可以說是“白來”的,大家可以根據需求在BIOS中開啟就行,也不用進行複雜的設置,是B650系列這樣的中端主板都擁有這樣的功能,解鎖更強的性能。

9700X與14700K對比測評

測試總結

從這次的對比測試可以看出,銳龍7 9700X在網遊這塊的表現明顯要優於其對手酷睿i7-14700K,大型單機遊戲這邊則基本持平,沒有拉開明顯的差距,而開啟PBO後還能進一步解鎖性能,網遊這邊的幀率獲得進一步的提升。

9700X與14700K對比測評

而且考慮到銳龍7 9700X在售價上要比酷睿i7-14700K/KF便宜幾百塊,對於廣大遊戲玩家來說是性價比更高的選擇。同時,銳龍7 9700X更低的功耗,對於主板和散熱器、電源等配件的需求要更低一些,即便是用B650系列這種中端主板,就能跑滿這顆處理器,開啟PBO功能,整體的裝機成本也會更低一些。這樣一套配置基本可以滿足用戶在2K解析度下,高畫質暢玩各種遊戲了。

最後,我們還可以往後想一想,與AM4平台的“長壽”一樣,銳龍7 9700X所使用AM5平台的支持將會到2027年+,這也就意味著後續的處理器依舊可以能夠沿用當下已有的硬體,升級成本更低,可選則的空間更大。而酷睿i7-14700K/KF則是LGA 1700的末代產品,後續想要升級酷睿Ultra 200S及後續的產品則需要連主板一起更換,而如果現在直接上酷睿Ultra 200S中的同級別產品的話,一方面新品的價格偏高,另外其遊戲性能並沒有提升,還是讓人有些糾結的。

原創文章,作者:簡單一點,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155992.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簡單一點的頭像簡單一點
上一篇 2024-11-17 05:48
下一篇 2024-11-17 05:48

相關推薦

  • 藍戟Intel銳炫B570顯卡測評

    Intel在2024年12月3日終於正式發布了代號Battlemage的第二代銳炫B系列顯卡,距離第一代銳炫A系列上市已經過去了2年9個月的時間,第二代銳炫B系列顯卡首發銳炫B58…

    2025-04-14
  • RTX4070S和RX7900XT對比測評

    伴隨著CES2025的正式開啟,皮衣男也如約帶來了RTX50系顯卡。當時看到價格表的時候,我的第一反應是RTX4070系列及以下型號應該要降價了,至於RTX4080及以上規格的顯卡…

    2025-04-14
  • GeForceRTX5070MASTER顯卡測評

    隨著NVIDIA GeForce RTX 5070的正式發布,各大AIC廠商紛紛推出對應產品。其中,一位“熟悉的陌生人”——AORU…

    2025-04-14
  • RTX5090D水雕顯卡測評

    作為NVIDIA RTX 50系列的“最強王者”,RTX 5090D不但為玩家們提供了當下最強勁的遊戲性能,同時32GB顯存也為生產力和AI提供了新動力。技…

    2025-04-14
  • 微星MPGB850主板測評

    電腦玩家都知道,AMD和Intel每一代的主板都會有低中高三個檔位系列,每個系列之間會有一定的差異,比如Intel的高端Z系列就支持CPU超頻,而中端的B系列則不支持。AMD則相對…

    2025-04-12
  • 銘瑄B860M終結者測評

    適配英特爾酷睿 Ultra 200 系列的 800 系主板已經正式上市,相較上代,800 系主板在多個方面進行了升級:它擁有更多的 PCIe 通道,支持更高頻率的 UDIMM DD…

    2025-04-12
  • 銘凡BD795iSE測評

    自己日常使用的電腦是小主機+顯卡塢,最近感覺性能,主要是CPU的性能弱了一些,加上裸露安置總是有灰塵落在上面,於是又有了改進的心思。沒有地方安置台式機龐大的身軀,ITX小電腦是我所…

    2025-04-12
  • 銘凡BD795M測評

    自從銘凡率先搞起了AMD的MODT之後,感覺已經越來越“喪心病狂”了——在如今7950X還要3000左右的時候,銘凡直接整了個大活:…

    2025-04-12
  • 華南金牌B760M測評

    圈內的人都知道,裝機大佬在給普通用戶裝機時,通常會選用像華南金牌的主板,一是做工紮實,性能很強,二是價格便宜,經濟實惠。並且售後有保障。 前幾天,在給一粉絲組裝電腦時,主板用的就是…

    2025-04-12
  • 華南金牌X99主板測評

    如今的各種軟體是越來越大型,對於配置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而我在公司的電腦還在用著I3-4130,主板也是同時期的產品,年代久遠,小毛病特別多,但是質量沒得說,就是不徹底趴窩。經過我…

    2025-04-12

發表回復

登錄後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