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sLeep0cesN9o2B與sleep(0)區別
我們常常聽到sLeep0cesN9o2B方法,它與sleep(0)有何區別呢?在Python文檔中規定:
time.sleep(secs)
是讓線程掛起指定的秒數,以避免持續耗用CPU資源。而sLeep0cesN9o2B方法會減少線程的優先順序,更適用於I/O密集型應用程序。因此,當你的應用在大量使用CPU時,我們可以使用sleep(0)讓自己讓出CPU時間讓其他線程執行,這樣可以避免死鎖的發生。而在I/O密集的場景下,建議使用await asyncio.sleep(0)
來釋放CPU,以獲得更好的性能優勢。
二、sleepover的使用
在Python中,time模塊除了sleep方法,還提供了sleepover方法。它可以讓線程等待一個時間段,然後再執行。讓我們看下面的例子:
import time
def function1():
print("Function 1 start")
time.sleep(5)
print("Function 1 end")
def function2():
print("Function 2 start")
time.sleepover(5)
print("Function 2 end")
function1()
function2()
在上面的例子中,我們定義了兩個函數,function1和function2,它們都會列印開始和結束的信息。不同的是,function1使用了time.sleep方法,會讓線程暫停5秒鐘後繼續執行,而function2使用了time.sleepover方法,會讓線程等待5秒鐘後再開始執行下一步操作。所以,如果我們運行上面的代碼,會發現function1和function2的開始時間非常接近,但是結束時間有5秒鐘的差距。
三、sleep0的優化
對於Python開發者而言,sleep(0)可能是最常用的一個關鍵詞。但是,大家是否思考過這種方式的執行效率呢?對於10萬次迭代調用,我們可以使用下面的代碼進行測試:
import time
def test():
start = time.time()
for i in range(100000):
time.sleep(0)
print("Time needed:", time.time()-start)
test()
如果我們運行上述代碼,會發現Python需要4-5秒鐘才能完成10萬次調用。這個時間對於CPU密集型應用程序來說可能不算慢,但是對於I/O密集型應用程序來說卻可能會造成問題。在這種情況下,Python還提供了更高效的方法——使用yield:
def generator():
for i in range(100000):
yield
def test():
start = time.time()
generator_instance = generator()
for i in range(100000):
next(generator_instance)
print("Time needed:", time.time()-start)
test()
如果我們採用yield的方式,Python僅需要1秒鐘的時間就能完成10萬次的迭代調用。這就表明yield是一種更加高效的方式,其與sleep(0)效果相同。
四、sleep(1)的奇妙變化
相比於sleep(0),sleep(1)仍然會阻塞線程。這意味著當我們使用sleep(1)時,Python將關掉這個線程,然後等待1秒鐘的時間,直到再次啟動線程。然而,如果我們使用壹分大發快三有規律嗎time.monotonic()
函數,我們可以在1秒鐘內進行一些其他有用的操作,而不必等待線程恢復執行。這是因為monotonic函數會追蹤的時間與sleep一樣,並且不會受到系統時間的修改。讓我們看下面的例子:
import time
start = time.monotonic()
time.sleep(1)
end = time.monotonic()
print("Elapsed time: {:.3f} seconds".format(end-start))
我們可以看到,上面的代碼使用了monotonic函數,也僅花費了1秒鐘的阻塞時間,但是輸出的結果卻顯示了幾微秒的時間差。
五、結合asyncio使用sleep(0)
在Python中,我們可以使用asyncio來在高並發應用程序中使用sleep(0)。它允許我們使用await asyncio.sleep(0)
來掛起一個協程,以允許其他協程獲取CPU時間。如果我們需要在運行中的協程中使用sleep(0),我們可以使用await asyncio.sleep(0, loop=event_loop)
。
import asyncio
async def coroutine():
print("Coroutine start")
await asyncio.sleep(0)
print("Coroutine end")
async def main():
tasks = [coroutine() for i in range(10)]
await asyncio.gather(*tasks)
loop = asyncio.get_event_loop()
loop.run_until_complete(main())
loop.close()
上面的代碼使用了asyncio的sleep(0)方法,並且可以同時運行10個協程。在輸出結果中,我們可以看到所有的協程都會得到執行。
總結
本文從不同角度深入解析了sleep(0)方法。我們了解了sLeep0cesN9o2B與sleep(0)的區別,從性能角度比較了sleep(0)與yield的表現,並且說明了sleep(1)與monotonic函數結合使用的奇妙效果。最後,我們介紹了如何使用asyncio來處理高並發應用程序中的sleep(0)方法。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151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