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組基礎
元組是Python中的一種不可變序列,可以用圓括弧()包含多個數據項。元組中的每個數據項可以是所有數據類型,包括元組本身。
#創建元組 tuple1 = (1, 2, 3) tuple2 = ('apple', 'banana', 'orange') tuple3 = ('python', 3.7, True) #獲取元素 print(tuple1[0]) #輸出1 print(tuple2[-1]) #輸出'orange'
元組可以進行切片操作和使用in、not in進行成員測試。
#切片 print(tuple1[1:3]) #輸出(2, 3) #成員測試 print('apple' in tuple2) #輸出True print(False not in tuple3) #輸出True
元組是不可變的,因此無法對元組中的元素進行增、刪、改操作。但可以合併、重複使用、刪除整個元組。
tuple4 = tuple1 + tuple2 #合併元組 print(tuple4) #輸出(1, 2, 3, 'apple', 'banana', 'orange') tuple5 = tuple1 * 3 #重複使用元組 print(tuple5) #輸出(1, 2, 3, 1, 2, 3, 1, 2, 3) del tuple3 #刪除整個元組
二、元組的優點
與列表(list)相比,元組具有以下優點:
1、元組佔用的內存空間小,元組中的數據不可修改,因此不需要額外的空間來存儲修改歷史記錄。
2、元組可以作為字典(dict)中的鍵值使用,而列表不行。
3、在函數返回值時,返回一個元組可以同時返回多個值,而列表要轉化為元組才能這樣使用。
#元組作為字典鍵值使用 dict1 = {('apple', 'python'): 100} print(dict1[('apple', 'python')]) #輸出100 #函數返回多個值 def test(): return 1, 2, 3 tuple6 = test() #返回元組(1, 2, 3) print(tuple6)
三、元組的使用場景
元組的應用場景非常廣泛,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元組可以表示一個不變的記錄,如時間戳。
time = ('2022', '12', '31', '23', '59', '59') print('當前時間為%s年%s月%s日%s時%s分%s秒' % time) #輸出當前時間
2、元組存儲一個可以保護數據不被修改的數據序列。
3、元組可以作為字典(dict)中的鍵值使用。
4、在函數返回值時,返回一個元組可以同時返回多個值。
#輸出文件的路徑、文件名和擴展名 def get_file_info(filename): file_info = filename.split('.') return file_info[0], file_info[1], file_info[2] file_tuple = get_file_info('document.docx') print('文件路徑:%s,文件名:%s,擴展名:%s' % file_tuple) #輸出文件路徑:document,文件名:docx,擴展名:filename
四、結語
元組是Python中不可變序列的一種,可以表示一個不變的記錄,保護數據不會因代碼的錯誤修改,同時可以用於作為字典的鍵值和函數的返回值。掌握元組的基礎操作和使用場景對於Python編程非常重要。
原創文章,作者:RIQD,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148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