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水解酸化池的原理及作用
1、水解酸化池的原理:污水進入水解酸化池後,水解池出水氨氮高於進水。根據污水處理廠實際運行情況,水解酸化池水力停留時間為4.4小時,污泥齡在6d左右,水解酸化池氨氮平均去除率達到42.34%,凱氏氮去除率為40.1%,總氮去除率為37.92%。
同化實現後,同化去除率一般小於10%,沒有硝化反硝化的一般條件,如溶解氧、水力停留時間等。因此,必須有另一種形式的氨氮脫除反應,並初步分析可能存在的厭氧氨氧化現象。但還需要進一步的分析和研究。
2、水解酸化池的作用:
(1)提高廢水可生化性:能將大分子有機物轉化為小分子。
(2)去除廢水中的COD:既然是異養型微生物細菌,那麼就必須從環境中汲取養分,所以必定有部分有機物降解合成自身細胞。
3、水解酸化池的運行過程:厭氧發酵過程可分為四個階段:水解階段、酸化階段、酸降解階段和甲烷化階段。在水解酸化池中,反應過程分水解和酸化兩個階段進行控制。在水解階段,複合填料可將固體有機物降解為可溶性物質,將大分子有機物降解為小分子物質。
在產酸階段,碳水化合物和其他有機化合物降解為有機酸,主要是乙酸、丁酸和丙酸。水解和酸化反應進行得相對較快,通常很難將其分離。這一階段的主要微生物是水解酸化菌。
擴展資料:
水解酸化池的穩定性:
水解酸化池具有較強的抗衝擊負荷能力,在進水COD為1000mg/l時,仍能保證出水在200mg/l,起到很好的緩衝作用;水解酸化池水力停留時間短,土建造價低,操作成本低。
額定成本低,能耗低,污泥水解率高,降低脫水機運行時間,降低能耗。因此,水解酸化池的穩定性和經濟性遠遠高於其他預處理工藝。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水解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水解酸化
水解酸化池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水解酸化池的原理:污水進入水解酸化池後,水解池出水氨氮高於進水。
根據污水處理廠實際運行情況,水解酸化池水力停留時間為4.4小時,污泥齡在6d左右,水解酸化池氨氮平均去除率達到42.34%,凱氏氮去除率為40.1%,總氮去除率為37.92%。
目前污水處理中所使用的提高廢水可生化性的方法有水解酸化法和催化氧化——Fenton試劑等方法。由於Fenton試劑法使用大量的藥劑,會使運行成本大大提高因此,水解酸化法相對經濟優選。
水解酸化池的穩定性:
水解酸化池具有較強的抗衝擊負荷能力,在進水COD為1000mg/l時,仍能保證出水在200mg/l,起到很好的緩衝作用;水解酸化池水力停留時間短,土建造價低,操作成本低。
額定成本低,能耗低,污泥水解率高,降低脫水機運行時間,降低能耗。因此,水解酸化池的穩定性和經濟性遠遠高於其他預處理工藝。
求一cass工藝處理屠宰廢水的CAD圖,有調節池,CASS池,水解酸化池,格柵等!
這個我有啊,你加我吧,我的聯繫方式我資料裡面有,這裡留會被屏蔽~
原創文章,作者:CDOH,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147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