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是一種廣泛使用的操作系統,包含了大量的命令工具,為Linux操作系統的管理和使用提供了非常好的支持。下面將對常用的Linux用戶命令及其使用方法進行詳細介紹。
一、文件和目錄命令
1、ls命令
$ ls [選項] [目錄名]
ls命令用於列出指定目錄中的文件和目錄名。選項包括:
- -l:以長格式列出
- -a:列出隱藏文件
- -h:在文件大小中使用易讀的單位
- -t:按修改時間排序
2、cd命令
$ cd [目錄名]
cd命令用於切換當前工作目錄。如果不帶參數,則切換到用戶的主目錄。
3、mkdir命令
$ mkdir [選項] 目錄名
mkdir命令用於創建新目錄。選項包括:
- -p:創建多級目錄
- -m:設置目錄許可權
4、cp命令
$ cp [選項] 源文件或目錄 目標文件或目錄
cp命令用於複製文件或目錄。選項包括:
- -a:複製目錄時保留目錄屬性
- -r:遞歸複製目錄
- -p:保留源文件屬性
5、rm命令
$ rm [選項] 文件名
rm命令用於刪除文件或目錄。選項包括:
- -r:遞歸刪除目錄
- -f:強制刪除
二、系統命令
1、ps命令
$ ps [選項]
ps命令用於列出當前系統進程信息。選項包括:
- -a:顯示所有進程
- -u:顯示進程所屬用戶
- -x:顯示沒有控制終端的進程
2、top命令
$ top
top命令用於動態顯示系統進程信息。在實時監測系統負載和進程佔用情況時非常有用。
3、free命令
$ free [選項]
free命令用於顯示系統內存使用情況。選項包括:
- -b:以位元組為單位顯示
- -k:以KB為單位顯示
- -m:以MB為單位顯示
4、df命令
$ df [選項]
df命令用於顯示文件系統的磁碟使用情況。選項包括:
- -h:以易讀的方式顯示使用情況
- -T:顯示文件系統類型
- -i:顯示inode使用情況
5、uptime命令
$ uptime
uptime命令用於顯示系統的運行時間和當前系統負載情況。
三、用戶和組命令
1、useradd命令
$ useradd [選項] 用戶名
useradd命令用於創建新用戶。選項包括:
- -d:指定用戶主目錄
- -s:指定用戶默認shell
- -g:指定用戶所屬組
2、usermod命令
$ usermod [選項] 用戶名
usermod命令用於修改用戶屬性。選項包括:
- -d:修改用戶主目錄
- -s:修改用戶默認shell
- -g:修改用戶所屬主組
3、userdel命令
$ userdel [選項] 用戶名
userdel命令用於刪除用戶。選項包括:
- -r:刪除用戶的主目錄
- -f:強制刪除用戶
4、groupadd命令
$ groupadd [選項] 組名
groupadd命令用於創建新組。選項包括:
- -g:指定組ID
5、groupmod命令
$ groupmod [選項] 組名
groupmod命令用於修改組屬性。選項包括:
- -g:修改組ID
- -n:修改組名
四、網路命令
1、ifconfig命令
$ ifconfig [網路介面名] [選項]
ifconfig命令用於設置和顯示網路介面信息。選項包括:
- up:啟動網路介面
- down:關閉網路介面
- hw ether:修改MAC地址
2、ping命令
$ ping [選項] 目的主機
ping命令用於測試網路連接。選項包括:
- -c:指定ping多少次
- -i:指定ping的時間間隔
3、netstat命令
$ netstat [選項]
netstat命令用於顯示網路連接狀態。選項包括:
- -t:顯示TCP連接
- -u:顯示UDP連接
- -p:顯示經過網路埠的進程
4、telnet命令
$ telnet 主機名或IP地址 [埠號]
telnet命令用於測試遠程主機能否連接和訪問。如果命令後接上埠號,則會直接連接該埠。
5、ssh命令
$ ssh 用戶名@主機名或IP地址
ssh命令用於以安全的方式遠程連接到主機,可以在命令行中執行遠程命令。
總結:Linux用戶命令涉及的領域非常廣泛,本文僅是對其中常用的命令進行了介紹,希望能夠幫助到讀者熟悉Linux操作系統的管理和使用。
原創文章,作者:RWMD,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147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