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 1、C語言邏輯關係運算符判斷題22-24題 詳細講解下啊
- 2、求C語言大神,24題怎麼做,那個*s=t-‘a’+’A’是什麼意思
- 3、C語言算24點
- 4、C語言求解 結果24,求詳細步驟
- 5、c語言,24題求解答
- 6、C語言,求大神詳解24 25 27
C語言邏輯關係運算符判斷題22-24題 詳細講解下啊
22. 值為0,也就是 false,假 的意思咯。
A 單引號『』 引起來,表示字元,肯定是真。
B x=3 y=4 ,真
C 根據優先順序:y=z 假, x 真, x || false 為 真; y-z=-1 真;所以 真 真, 最後為真,true
D (多了個括弧吧?) xy 為真,所以 !(xy) 為假;右側亦然;最後是 假假,最終結果為假,false,也就是0;
以上c答案需要注意的是,只有0才是false,其他都是true。
23.還是優先順序的問題。
a=3;
x=a+1 = 4
最終x=4,a=3; 因為變數a 未被重新賦值,所以a=3;
24.還是優先順序,括弧里從左到右 依次運算。
a=2; b=5; a*2 這步沒實際作用;
b++ 這裡b 加了1,5+1=6;
所以 a+b = 2 + 6 = 8
純手打,忘採納!
求C語言大神,24題怎麼做,那個*s=t-‘a’+’A’是什麼意思
將字元串中指定的字母轉換成大寫的。
s=「abcddfefdbd」 t=’d’
d的ASCII值:100,a的ASCII值:97,A的ASCII值:65
*s=t – 『a』 + 『A』;也就是拿d的ASCII值減去a的ASCII值,加上A的ASCII值,
*s=100 – 97 + 65 = 68,那麼ASCII值為68對應的字母是:D
所以此時*s=’D’,所以d就轉換成了D。
C語言算24點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math.h
char op[3], o[5]=”+-*/”;
float n[4], on[10];
int used[4] = {0}, top=0, tp=0, x;
void chk(float k);
void search24(int d);
float calc(float n1, float n2, char o);
void make(int i, float p, float q, char o, int d);
int main( void )
{
printf(“please input 4 card number:\n”);
scanf(“%f%f%f%f”, n[0], n[1], n[2], n[3]);
search24(0);
printf(“No answer.\n”);
return 0;
}
void chk(float k)
{
if( (tp != 3) || ( fabs(k-24.0) 0.000001 )) //沒有用完3個運算符或者結果不為24就退出.
return;
for(x=0; x5; x+=2) //這樣設計是為了使3個選中的符號都可以得到輸出.
printf(“%g%c%g=%g\n”, on[x], op[x/2], on[x+1], //分析得到的.
calc(on[x], on[x+1], op[x/2]));
system(“pause”);
exit(0);
}
float calc(float n1, float n2, char o)
{
switch(o){
case ‘+’: return (n1+n2);
case ‘-‘: return (n1-n2);
case ‘*’: return (n1*n2);
case ‘/’: return (n1/n2);
default: exit(0);
}
}
void make(int i, float p, float q, char o, int d)
{
if(fabs(q)0.000001 || o!=’/’) //除數不為0,或者為0的時候不能為除數.
n[i] = calc(p, q, o);
op[tp++] = o;
chk(n[i]);
search24(d+1);
tp–; //因為是全是全局變數,所以在做試驗性的循環遞歸問題時,如果失敗,要在遞歸函數後面重新恢復回原來的值
}
void search24(int d)
{
int i, j, k;
float p, q;
if(d=3) //控制遞歸深度,就是運算符的輸出個數.
return;
for(i=0; i4; i++)
for(j=0; j4; j++)
if( (i!=j) (used[i]+used[j] == 0) ) //i!=j是防止重複,(used[i]+used[j] == 0)是防止又再匹配已經用過的j,
//但是i可以新來.
{
used[j] = 1; //j得到匹配之後,賦值為1,表示已經使用
p=n[i];
q=n[j];
on[top++] = p;
on[top++] = q;
for(k=0; k4; k++) //運算符的循環試用.
make(i, p, q, o[k], d);
n[i] = p; //因為是全是全局變數,所以在做試驗性的循環遞歸問題時,
used[j] = 0; //如果失敗,要在遞歸函數後面重新恢復回原來的值
top -= 2; //
}
}
出處:
C語言求解 結果24,求詳細步驟
第一次循環,i=1;if不滿足,輸出++i,結果為2,輸出2,回到
for執行i5,值為真,i=2,執行,++i,結果i=3,if滿足,輸出++i,即輸出4,並break,退出循環,得到結果24
c語言,24題求解答
f是指向函數的指針,f(a,b)和(*f)(a,b)是等價的,但*f(a,b)相當於*(f(a,b)),因為f(a,b)的返回值是int而不是指針,再進行*運算當然有錯誤。
C語言,求大神詳解24 25 27
24.把a[0]是什麼搞清楚就好弄了:a[0]是第0行第0個元素的地址,p=a[0]後p就是第0行第0個元素的地址。那麼——
A:*(p+i)+j就是第0行第i個元素值+j,錯;
B:*(*(a+i)+j)是把第0行第i個元素值+j的和作為指針來用了,錯;
C:p[i]+j是第0行第i個元素值+j,這與A同義,只是寫法不同,錯;
D:p+4*i+j是第0行第0個元素的地址+一個整數(4*i+j),仍然是地址,且4*i+j表示第i行第j個元素相對第0行第0個元素的位置數,所以正確。
25.D正確。此題與24不同之處是求第i行第j列的元素值而不是地址,但分析完全可以參照24題。
27.此題要搞清p是指向有4個int型元素的數組的指針,就是說p+1要跳過4個int型數據所佔有的空間——所以:
A:p+4*i+j因4*i+j是個整型數使整體還是指向一個數組的指針而不會是元素a[i][j]的指針,所以錯,所以選A正確。
B:*(a+i)+j——a+i是第i行的指針,*(a+i)就是第i行第0個元素的指針,*(a+i)+j就是第i行第j個元素的指針,亦即a[i][j]的指針,正確。
C:p[i]+j——p[i]是第i行第0個元素指針,p[i]+j就是第i行第j個元素的指針,正確。
D:*(p+i)+j——*(p+i)不就是p[i]嗎?*(p+i)和p[i]是同一目標的兩種寫法而已,所以與C同,正確。
原創文章,作者:JRIS,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145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