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 1、MySQL簡單介紹——換個角度認識MySQL
- 2、《PHP與MySQL程序設計第五版》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 3、mysql的特點是什麼?
- 4、二級mysql資料庫程序設計在哪裡編寫sql語句並執行
- 5、vb+mysql用戶登錄界面程序設計
- 6、計算機二級的MySQL資料庫程序設計
MySQL簡單介紹——換個角度認識MySQL
1、InnoDB存儲引擎
Mysql版本=5.5 默認的存儲引擎,MySQL推薦使用的存儲引擎。支持事務,行級鎖定,外鍵約束。事務安全型存儲引擎。更加註重數據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存儲格式 : 數據,索引集中存儲,存儲於同一個表空間文件中。
InnoDB的行鎖模式及其加鎖方法: InnoDB中有以下兩種類型的行鎖:共享鎖(讀鎖: 允許事務對一條行數據進行讀取)和 互斥鎖(寫鎖: 允許事務對一條行數據進行刪除或更新), 對於update,insert,delete語句,InnoDB會自動給設計的數據集加互斥鎖,對於普通的select語句,InnoDB不會加任何鎖。
InnoDB行鎖的實現方式: InnoDB行鎖是通過給索引上的索引項加鎖來實現的,如果沒有索引,InnoDB將通過隱藏的聚簇索引來對記錄加鎖。InnoDB這種行鎖實現特點意味著:如果不通過索引條件檢索數據,那麼InnoDB將對表中的所有記錄加鎖,實際效果跟表鎖一樣。
(1)在不通過索引條件查詢時,InnoDB會鎖定表中的所有記錄。
(2)Mysql的行鎖是針對索引加的鎖,不是針對記錄加的鎖,所以雖然是訪問不同行的記錄,但是如果使用相同的索引鍵,是會出現衝突的。
(3)當表有多個索引的時候,不同的事務可以使用不同的索引鎖定不同的行,但都是通過行鎖來對數據加鎖。
優點:
1、支持事務處理、ACID事務特性;
2、實現了SQL標準的四種隔離級別( 原子性( Atomicity )、一致性( Consistency )、隔離性(Isolation )和持續性(Durability ));
3、支持行級鎖和外鍵約束;
4、可以利用事務日誌進行數據恢復。
5、鎖級別為行鎖,行鎖優點是適用於高並發的頻繁表修改,高並發是性能優於 MyISAM。缺點是系統消耗較大。
6、索引不僅緩存自身,也緩存數據,相比 MyISAM 需要更大的內存。
缺點:
因為它沒有保存表的行數,當使用COUNT統計時會掃描全表。
使用場景:
(1)可靠性要求比較高,或者要求事務;(2)表更新和查詢都相當的頻繁,並且表鎖定的機會比較大的情況。
2、 MyISAM存儲引擎
MySQL= 5.5 MySQL默認的存儲引擎。ISAM:Indexed Sequential Access Method(索引順序存取方法)的縮寫,是一種文件系統。擅長與處理,高速讀與寫。
功能:
(1)支持數據壓縮存儲,但壓縮後的表變成了只讀表,不可寫;如果需要更新數據,則需要先解壓後更新。
(2)支持表級鎖定,不支持高並發;
(3)支持並發插入。寫操作中的插入操作,不會阻塞讀操作(其他操作);
優點:
1.高性能讀取;
2.因為它保存了表的行數,當使用COUNT統計時不會掃描全表;
缺點:
1、鎖級別為表鎖,表鎖優點是開銷小,加鎖快;缺點是鎖粒度大,發生鎖衝動概率較高,容納並發能力低,這個引擎適合查詢為主的業務。
2、此引擎不支持事務,也不支持外鍵。
3、INSERT和UPDATE操作需要鎖定整個表;
使用場景:
(1)做很多count 的計算;(2)插入不頻繁,查詢非常頻繁;(3)沒有事務。
InnoDB和MyISAM一些細節上的差別:
1、InnoDB不支持FULLTEXT類型的索引,MySQL5.6之後已經支持(實驗性)。
2、InnoDB中不保存表的 具體行數,也就是說,執行select count() from table時,InnoDB要掃描一遍整個表來計算有多少行,但是MyISAM只要簡單的讀出保存好的行數即可。注意的是,當count()語句包含 where條件時,兩種表的操作是一樣的。
3、對於AUTO_INCREMENT類型的欄位,InnoDB中必須包含只有該欄位的索引,但是在MyISAM表中,可以和其他欄位一起建立聯合索引。
4、DELETE FROM table時,InnoDB不會重新建立表,而是一行一行的刪除。
5、LOAD TABLE FROM MASTER操作對InnoDB是不起作用的,解決方法是首先把InnoDB表改成MyISAM表,導入數據後再改成InnoDB表,但是對於使用的額外的InnoDB特性(例如外鍵)的表不適用。
6、另外,InnoDB表的行鎖也不是絕對的,如果在執行一個SQL語句時MySQL不能確定要掃描的範圍,InnoDB表同樣會鎖全表。
1.索引概述
利用關鍵字,就是記錄的部分數據(某個欄位,某些欄位,某個欄位的一部分),建立與記錄位置的對應關係,就是索引。索引的關鍵字一定是排序的。索引本質上是表欄位的有序子集,它是提高查詢速度最有效的方法。一個沒有建立任何索引的表,就相當於一本沒有目錄的書,在每次查詢時就會進行全表掃描,這樣會導致查詢效率極低、速度也極慢。如果建立索引,那麼就好比一本添加的目錄,通過目錄的指引,迅速翻閱到指定的章節,提升的查詢性能,節約了查詢資源。
2.索引種類
從索引的定義方式和用途中來看:主鍵索引,唯一索引,普通索引,全文索引。
無論任何類型,都是通過建立關鍵字與位置的對應關係來實現的。索引是通過關鍵字找對應的記錄的地址。
以上類型的差異:對索引關鍵字的要求不同。
關鍵字:記錄的部分數據(某個欄位,某些欄位,某個欄位的一部分)。
普通索引,index:對關鍵字沒有要求。
唯一索引,unique index:要求關鍵字不能重複。同時增加唯一約束。
主鍵索引,primary key:要求關鍵字不能重複,也不能為NULL。同時增加主鍵約束。
全文索引,fulltext key:關鍵字的來源不是所有欄位的數據,而是從欄位中提取的特別關鍵詞。
PS:這裡主鍵索引和唯一索引的區別在於:主鍵索引不能為空值,唯一索引允許空值;主鍵索引在一張表內只能創建一個,唯一索引可以創建多個。主鍵索引肯定是唯一索引,但唯一索引不一定是主鍵索引。
3.索引原則
如果索引不遵循使用原則,則可能導致索引無效。
(1)列獨立
如果需要某個欄位上使用索引,則需要在欄位參與的表達中,保證欄位獨立在一側。否則索引不會用到索引, 例如這條sql就不會用到索引:select * from A where id+1=10;
(2)左原則
Like:匹配模式必須要左邊確定不能以通配符開頭。例如:select * from A where name like ‘%小明%’ ,不會用到索引,而select * from A where name like ‘小明%’ 就可以用到索引(name欄位有建立索引),如果業務上需要用到’%小明%’這種方式,有兩種方法:1.可以考慮全文索引,但mysql的全文索引不支持中文;2.只查詢索引列或主鍵列,例如:select name from A where name like ‘%小明%’ 或 select id from A where name like ‘%小明%’ 或 select id,name from A where name like ‘%小明%’ 這三種情況都會用到name的索引;
複合索引:一個索引關聯多個欄位,僅僅針對左邊欄位有效果,添加複合索引時,第一個欄位很重要,只有包含第一個欄位作為查詢條件的情況才會使用複合索引(必須用到建索引時選擇的第一個欄位作為查詢條件,其他欄位的順序無關),而且查詢條件只能出現and拼接,不能用or,否則則無法使用索引.
(3)OR的使用
必須要保證 OR 兩端的條件都存在可以用的索引,該查詢才可以使用索引。
(4)MySQL智能選擇
即使滿足了上面說原則,MySQL也能棄用索引,例如:select * from A where id 1;這裡棄用索引的主要原因:查詢即使使用索引,會導致出現大量的隨機IO,相對於從數據記錄的第一條遍歷到最後一條的順序IO開銷,還要大。
4.索引的使用場景
(1)索引檢索:檢索數據時使用索引。
(2)索引排序: 如果order by 排序需要的欄位上存在索引,則可能使用到索引。
(3)索引覆蓋: 索引擁有的關鍵字內容,覆蓋了查詢所需要的全部數據,此時,就不需要在數據區獲取數據,僅僅在索引區即可。覆蓋就是直接在索引區獲取內容,而不需要在數據區獲取。例如: select name from A where name like ‘小明%’;
建立索引索引時,不能僅僅考慮where檢索,同時考慮其他的使用場景。(在所有的where欄位上增加索引,就是不合理的)
5.前綴索引
前綴索引是建立索引關鍵字一種方案。通常會使用欄位的整體作為索引關鍵字。有時,即使使用欄位前部分數據,也可以去識別某些記錄。就比如一個班級里,我要找王xx,假如姓王的只有1個人,那麼就可以建一個關鍵字為’王’的前綴索引。語法:Index `index_name` (`index_field`(N))使用index_name前N個字元建立的索引。
6.索引失效
(1) 應盡量避免在 where 子句中使用 != 或 操作符,否則將引擎放棄使用索引而進行全表掃描;
(2) 應盡量避免在 where 子句中使用 or 來連接條件,如果一個欄位有索引,一個欄位沒有索引,將導致引擎放棄使用索引而進行全表掃描;
(3) 應盡量避免在 where 子句中對欄位進行 null 值判斷,否則將導致引擎放棄使用索引而進行全表掃描;
(4)應盡量避免在 where 子句中對欄位進行表達式操作,這將導致引擎放棄使用索引而進行全表掃描;如select id from t where num/2 = 100;
(5) 應盡量避免在where子句中對欄位進行函數操作,這將導致引擎放棄使用索引而進行全表掃描;如:select id from t where substring(name,1,3) = 』abc』 ;
(6)應盡量避免在where子句中對欄位進行類型轉換,這將導致引擎放棄使用索引而進行全表掃描; 如果列類型是字元串,那一定要在條件中將數據使用引號引用起來,如select id from t where id = 1;如果id欄位在表設計中是varchar類型,那麼即使id列上存的是數字,在查詢時也一定要用varchar去匹配,sql應改為select id from t where id = ‘1’;
(7)應盡量避免在where子句中單獨引用複合索引里非第一位置的索引;
join 的兩種演算法:BNL 和 NLJ
NLJ(Nested Loop Join)嵌套循環演算法;以如下 SQL 為例:
select * from t1 join t2 on t1.a=t2.a
SQL 執行時內部流程是這樣的:
1. 先從 t1(假設這裡 t1 被選為驅動表)中取出一行數據 X;
2. 從 X 中取出關聯欄位 a 值,去 t2 中進行查找,滿足條件的行取出;
3. 重複1、2步驟,直到表 t1 最後一行循環結束。
這就是一個嵌套循環的過程,如果在被驅動表上查找數據時可以使用索引,總的對比計算次數等於驅動表滿足 where 條件的行數。假設這裡 t1、t2都是1萬行,則只需要 1萬次計算,這裡用到的是Index Nested-Loops Join(INLJ,基於索引的嵌套循環聯接)。
如果 t1、t2 的 a 欄位都沒有索引,還按照上述的嵌套循環流程查找數據呢?每次在被驅動表上查找數據時都是一次全表掃描,要做1萬次全表掃描,掃描行數等於 1萬+1萬*1萬,這個效率很低,如果錶行數更多,掃描行數動輒幾百億,所以優化器肯定不會使用這樣的演算法,而是選擇 BNL 演算法;
BNLJ(Block Nested Loop Join)塊嵌套循環演算法;
1. 把 t1 表(假設這裡 t1 被選為驅動表)滿足條件的數據全部取出放到線程的 join buffer 中;
2. 每次取 t2 表一行數據,去 joinbuffer 中進行查找,滿足條件的行取出,直到表 t2 最後一行循環結束。
這個演算法下,執行計劃的 Extra 中會出現 Using join buffer(Block Nested Loop),t1、t2 都做了一次全表掃描,總的掃描行數等於 1萬+1萬。但是由於 joinbuffer 維護的是一個無序數組,每次在 joinbuffer 中查找都要遍歷所有行,總的內存計算次數等於1萬*1萬。另外如果 joinbuffer 不夠大放不下驅動表的數據,則要分多次執行上面的流程,會導致被驅動表也做多次全表掃描。
BNLJ相對於NLJ的優點在於,驅動層可以先將部分數據載入進buffer,這種方法的直接影響就是將大大減少內層循環的次數,提高join的效率。
例如:
如果內層循環有100條記錄,外層循環也有100條記錄,這樣的話,每次外層循環先將10條記錄放到buffer中,內層循環的100條記錄每條與這個buffer中的10條記錄進行匹配,只需要匹配內層循環總記錄數次即可結束一次循環(在這裡,即只需要匹配100次即可結束),然後將匹配成功的記錄連接後放入結果集中,接著,外層循環繼續向buffer中放入10條記錄,同理進行匹配,並將成功的記錄連接後放入結果集。後續循環以此類推,直到循環結束,將結果集發給client為止。
可以發現,若用NLJ,則需要100 * 100次才可結束,BNLJ則需要100 / block_size * 100 = 10 * 100次就可結束,大大減少了循環次數。
JOIN 按照功能大致分為如下三類:
JOIN、STRAIGHT_JOIN、INNER JOIN(內連接,或等值連接):取得兩個表中存在連接匹配關係的記錄。
LEFT JOIN(左連接):取得左表(table1)完全記錄,即是右表(table2)並無對應匹配記錄。
RIGHT JOIN(右連接):與 LEFT JOIN 相反,取得右表(table2)完全記錄,即是左表(table1)並無匹配對應記錄。
注意:mysql不支持Full join,不過可以通過UNION 關鍵字來合併 LEFT JOIN 與 RIGHT JOIN來模擬FULL join。
mysql 多表連接查詢方式,因為mysql只支持NLJ演算法,所以如果是小表驅動大表則效率更高;反之則效率下降;因此mysql對內連接或等值連接的方式做了一個優化,會去判斷join表的數據行大小,然後取數據行小的表為驅動表。
INNER JOIN、JOIN、WHERE等值連接和STRAIGHT_JOIN都能表示內連接,那平時如何選擇呢?一般情況下用INNER JOIN、JOIN或者WHERE等值連接,因為MySQL 會按照”小表驅動大表的策略”進行優化。當出現需要排序時,才考慮用STRAIGHT_JOIN指定某張表為驅動表。
兩表JOIN優化
a.當無order by條件時,根據實際情況,使用left/right/inner join即可,根據explain優化 ;
b.當有order by條件時,如select * from a inner join b where 1=1 and other condition order by a.col;使用explain解釋語句;
1)如果第一行的驅動表為a,則效率會非常高,無需優化;
2)否則,因為只能對驅動表欄位直接排序的緣故,會出現using temporary,所以此時需要使用STRAIGHT_JOIN明確a為驅動表,來達到使用a.col上index的優化目的;或者使用left join且Where條件中不含b的過濾條件,此時的結果集為a的全集,而STRAIGHT_JOIN為inner join且使用a作為驅動表。註:使用STRAIGHT_JOIN雖然不會using temporary,但也不是一定就能提高效率,如果a表數據遠遠超過b表,那麼有可能使用STRAIGHT_JOIN時比原來的sql效率更低,所以怎麼使用STRAIGHT_JOIN,還是要視情況而定。
在使用left join(或right join)時,應該清楚的知道以下幾點:
(1). on與 where的執行順序
ON 條件(「A LEFT JOIN B ON 條件表達式」中的ON)用來決定如何從 B 表中檢索數據行。如果 B 表中沒有任何一行數據匹配 ON 的條件,將會額外生成一行所有列為 NULL 的數據,在匹配階段 WHERE 子句的條件都不會被使用。僅在匹配階段完成以後,WHERE 子句條件才會被使用。它將從匹配階段產生的數據中檢索過濾。
所以我們要注意:在使用Left (right) join的時候,一定要在先給出儘可能多的匹配滿足條件,減少Where的執行。
(2).注意ON 子句和 WHERE 子句的不同
即使右表的數據不滿足ON後面的條件,也會在結果集拼接一條為NULL的數據行,但WHERE後面的條件不一樣,右表不滿足WHERE的條件,左表關聯的數據也會被過濾掉。
(3).盡量避免子查詢,而用join
往往性能這玩意兒,更多時候體現在數據量比較大的時候,此時,我們應該避免複雜的子查詢。
(1)in 和 not in 要慎用,如:select id from t where num in(1,2,3)對於連續的數值,能用 between 就不要用 in:select id from t where num between 1 and 3很多時候用 exists 代替 in 是一個好的選擇:select num from a where num in(select num from b)用下面的語句替換:select num from a where exists(select 1 from b where num=a.num)
(2)Update 語句,如果只更改1、2個欄位,不要Update全部欄位,否則頻繁調用會引起明顯的性能消耗,同時帶來大量日誌。
(3)join語句,MySQL裡面的join是用小表去驅動大表,而由於MySQL join實現的原理就是做循環,比如left join就是對左邊的數據進行循環去驅動右邊的表,左邊有m條記錄匹配,右邊有n條記錄那麼就是做m次循環,每次掃描n行數據,總掃面行數是m*n行數據。左邊返回的結果集的大小就決定了循環的次數,故單純的用小表去驅動大表不一定的正確的,小表的結果集可能也大於大表的結果集,所以寫join的時候儘可能的先估計兩張表的可能結果集,用小結果集去驅動大結果集.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left/right join的時候,從表的條件應寫在on之後,主表應寫在where之後.否則MySQL會當作普通的連表查詢;
(4)select count(*) from table;這樣不帶任何條件的count會引起全表掃描,並且沒有任何業務意義,是一定要杜絕的;
(5)select * from t 這種語句要盡量避免,使用具體的欄位代替*,更有實際意義,需要什麼欄位就返回什麼欄位;
(6)數據量大的情況下,limit要慎用,因為使用limit m,n方式分頁時,mysql每次都是查詢前m+n條,然後捨棄前m條,所以m越大,偏移量越大,性能就越差。比如:select * from A limit 1000000,20這鐘,查詢效率就會非常低,當分頁的頁數大於一定的數量之後,就可以換種方式來分頁:select * from A a join (select id from A limit 1000000,20) b on a.id=b.id;
《PHP與MySQL程序設計第五版》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PHP與MySQL程序設計第五版》百度網盤pdf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
?pwd=hmag 提取碼:hmag
簡介:PHP與MySQL程序設計第5版全面講述PHP 與MySQL 的經典暢銷之作,不但詳細介紹了這兩種技術及其相關工具的核心特性,還講解了如何高效地結合這兩種技術構建出健壯的數據驅動的應用程序。書中大量實際的示例和深入的分析均來自於作者在這方面多年的專業經驗,可用於解決開發者在實際工作中所面臨的各種挑戰。
mysql的特點是什麼?
一、MySQL資料庫的特點和優勢:
(1)功能強大
MySQL 中提供了多種資料庫存儲引擎,各引擎各有所長,適用於不同的應用場合,用戶可以選擇最合適的引擎以得到最高性能,可以處理每天訪問量超過數億的高強度的搜索 Web 站點。MySQL5 支持事務、視圖、存儲過程、觸發器等。
(2)支持跨平台
MySQL 支持至少 20 種以上的開發平台,包括 Linux、Windows、FreeBSD 、IBMAIX、AIX、FreeBSD 等。這使得在任何平台下編寫的程序都可以進行移植,而不需要對程序做任何的修改。
(3)運行速度快
高速是 MySQL 的顯著特性。在 MySQL 中,使用了極快的 B 樹磁碟表(MyISAM)和索引壓縮;通過使用優化的單掃描多連接,能夠極快地實現連接;SQL 函數使用高度優化的類庫實現,運行速度極快。
(4)支持面向對象
PHP 支持混合編程方式。編程方式可分為純粹面向對象、純粹面向過程、面句對象與面向過程混合 3 種方式。
(5)安全性高
靈活和安全的許可權與密碼系統,允許基本主機的驗證。連接到伺服器時,所有的密碼傳輸均採用加密形式,從而保證了密碼的安全。
(6)成本低
MySQL 資料庫開放源代碼且無版權制約,是一種完全免費的產品,用戶可以直接通過網路下載,自主性及使用成本低。體積小,安裝方便。歷史悠久,用戶使用活躍,遇到問題可以尋求幫助,易於維護。
(7)支持各種開發語言
MySQL 為各種流行的程序設計語言提供支持,為它們提供了很多的 API 函數,包括 PHP、ASP.NET、Java、Eiffel、Python、Ruby、Tcl、C、C++、Perl 語言等。
(8)資料庫存儲容量大
MySQL 資料庫的最大有效表尺寸通常是由操作系統對文件大小的限制決定的,而不是由 MySQL 內部限制決定的。InnoDB 存儲引擎將 InnoDB 表保存在一個表空間內,該表空間可由數個文件創建,表空間的最大容量為 64TB,可以輕鬆處理擁有上千萬條記錄的大型資料庫。
(9)支持強大的內置函數
PHP 中提供了大量內置函數,幾乎涵蓋了 Web 應用開發中的所有功能。它內置了資料庫連接、文件上傳等功能,MySQL 支持大量的擴展庫,如 MySQLi 等,可以為快速開發 Web 應用提供便利。
二、相比其他資料庫的特點和優勢:
(1) 對事務的提交
MySQL默認是自動提交,不需要在寫commit指令或者點擊commit按鈕。
(2) 分頁查詢
MySQL是直接在SQL語句中寫”select… from …where…limit m, n”,有limit就可以實現分頁。PHP里還可以用SEEK定位到結果集的位置。
(3) 事務隔離級別
MySQL是read commited的隔離級別。
一個session讀取數據時,其他session不能更改數據,但可以在表最後插入數據。session更新數據時,要加上排它鎖,其他session無法訪問數據。
(4) 複製簡單
MySQL複製伺服器配置簡單。
(5) 自動增長的數據類型處理
MYSQL有自動增長的數據類型,插入記錄時不用操作此欄位,會自動獲得數據值。
(6) 單引號的處理
MYSQL里可以用雙引號包起字元串。
(7) 日期欄位的處理
MYSQL日期欄位分DATE和TIME兩種。
(8) 空字元的處理
MYSQL的非空欄位也有空的內容,NULL或空字元。
二級mysql資料庫程序設計在哪裡編寫sql語句並執行
結構化查詢語言(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簡稱SQL,結構化查詢語言是一種資料庫查詢和程序設計語言,用於存取數據以及查詢、更新和管理關係資料庫系統;
sql 語句就是對資料庫進行操作的一種語言
創建資料庫
CREATE
DATABASE
database-name
刪除資料庫
drop
database
dbname
創建新表
create
table
tabname(col1
type1
[not
null]
[primary
key],col2
type2
[not
null],..
7.
刪除新表
drop
table
tabname
8.
增加一個列
Alter
table
tabname
add
column
col
type
9 .
添加主鍵
Alter
table
tabname
add
primary
key(col)
刪除主鍵
Alter
table
tabname
drop
primary
key(col)
10.創建索引
create
[unique]
index
idxname
on
tabname(col….)
刪除索引
drop
index
idxname
11.創建視圖
create
view
viewname
as
select
statement
刪除視圖
drop
view
viewname
vb+mysql用戶登錄界面程序設計
/在模塊里編寫(新建模塊)
Public comm As New ADODB.Command
Public conn As New ADODB.Connection
Public uname As String
Public pwd As String
Public ulevel As Integer
Sub main()
conn.ConnectionString = “Provider=SQLOLEDB.1;Persist Security Info=False;User ID=sa;Initial Catalog=wow;Data Source=.”
conn.Open
Form1.Show
End Sub
‘判斷登陸是否成功(封裝函數)
Public Function isLogin(uname, pwd, ulevel) As Boolean
Dim flag As Boolean
comm.ActiveConnection = conn
comm.CommandType = adCmdStoredProc
comm.CommandText = “isLogin”
comm.Parameters(1).Type = adVarChar
comm.Parameters(1).Size = 50
comm.Parameters(1).Direction = adParamInput
comm.Parameters(1).Value = uname
comm.Parameters(2).Type = adVarChar
comm.Parameters(2).Size = 50
comm.Parameters(2).Direction = adParamInput
comm.Parameters(2).Value = pwd
comm.Parameters(3).Type = adInteger
comm.Parameters(3).Size = 4
comm.Parameters(3).Direction = adParamInput
comm.Parameters(3).Value = ulevel
comm.Parameters(4).Type = adInteger
comm.Parameters(4).Size = 4
comm.Parameters(4).Direction = adParamOutput
comm.Execute
If comm.Parameters(4).Value 0 Then
flag = True
Else
flag = False
End If
isLogin = flag
End Function
/在登陸窗體中調用封裝函數實現登陸判斷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uname As String
Dim pwd As String
Dim ulevel As Integer
uname = Text1.Text
pwd = Text2.Text
If Combo1.Text = “管理員” Then
ulevel = 1
Else
ulevel = 0
End If
If isLogin(uname, pwd, ulevel) Then
MsgBox “登陸成功”, vbOKOnly, “提示”
Form2.Show
Unload Me
Else
MsgBox “登錄失敗”, vbOKOnly, “提示”
End If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
Text1.Text = Clear
Text2.Text = Clear
Text1.SetFocus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3_Click()
Unload Me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4_Click()
Form3.Show
Unload Me
End Sub
Private Sub Form_Load()
Combo1.AddItem “管理員”
Combo1.AddItem “用戶”
End Sub
/在MYSQL企業管理器中編寫存儲過程:(選中以下編寫的內容並執行即可生成存儲過程)
create proc isLogin @uname varchar(50), @pwd varchar(50),@ulevel int, @flag int output
as
declare @count int
select @count=count(*) from [user] where
uname=@uname and pwd=@pwd and ulevel=@ulevel
if @count0
set @flag=1
else
set @flag=0
create proc AddUser @uname
計算機二級的MySQL資料庫程序設計
計算機二級mysql資料庫程序設計用軟體 MySQL資料庫程序設計是考的MySQL的內容,不是SQL的內容。
原創文章,作者:OJYP,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145413.html